陈瑞婷
[摘要]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是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时期共产党员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创建以及国民革命高潮期间,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和组织广大民众投身反帝反北洋军阀等革命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实现共产党组织上和政治上的领导权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国民革命 共产党员 党部 统一战线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合作大力开展民众运动,同时注重对地方党部的建设。笔者在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台北)挖掘相关资料,对这一时期共产党员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
一、推动和维护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创建和运行
(一)积极推动省党部的创建。1923年12月30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筹备处在共产党员刘伯垂主持下成立。1924年3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在各省建立党部,并指派刘伯垂为湖北筹备员。4月28日,国民党湖北省临时党部在汉口吉庆街德润里23号秘密成立,董必武、刘昌群、刘光国、许鸿、张继渠等为委员,余世颂任干事,除许鸿是国民党员外,其他几人都是中共党员。5月14日,临时省党部机关被军阀当局破坏后,临时省党部由董必武主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临时省党部中居主导地位。1924年北京政变后,临时省党部的活动半公开,省党部创办了《武汉评论》。1925年春,通过举行悼念孙中山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五卅运动中,临时省党部多次举行大规模群众集会,声援青岛、上海、广州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要求严惩制造汉口“六·一一”惨案的凶手。
(二)全力维护省党部的组织机构正常运行。1925年7月15日至20日,中国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各县市代表28人出席,代表党员1000余人。大会听取了各种报告,并就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国民运动等方面作出相应决议。选举了执行委员9人,候补委员4人,其中董必武、陈潭秋、李子芬、刘季良、蔡以忱、钱介磐、吴德峰、徐全直、刘昌绪、张国恩等10人是中共党员,张培鑫、胡彦彬、张朗轩等3人是国民党员。省党部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这次会议还选举了监察委员和候补监察委员。
由于共产党人占主导地位,故湖北省党部受到右派组织西山会议派的攻击。西山会议派伪中央曾派人到武汉另立省党部,因湖北省党部的坚决斗争而失败。面对西山会议派的攻击,湖北省党部做出了坚决的回击。1925年,湖北省党部在致上海党部电中表示要铲除北京的反动分子,反对西山会议,通电说:“转北京伪执行委员会电展阅之下,愤慨异常,贞有国民革命之重大责任,帝国主义者之下应如何严密组织绝对服从纪律竟先总理未责之志,北京少数反动分子违反议案破坏纪律实属有意分散革命势力,以破坏本党、延长帝国主义之侵略”[1]。此举为团结国民革命,为反帝反北洋军阀扫清障碍。1926年1月初,西山会议派张知本、居正、石瑛致函郭肇明宣称:“查湖北省党部为共产党所把持,立即依照决议,将该部解散。”[2]对此,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发表声明,指出西山会议派的命令为非法。2月25日至26日,国民党湖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大会传达了国民党“二大”的精神,报告了省党部的工作,通过了6项决议,调整充实了执、监两会。出席大会的有l5个县、市的37名代表。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董必武,汉口特别市临时党部代表黄立生、刘一华、秦怡君,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代表冯任,以及省党部执监委员、农民部和妇女部的特别委员共33人列席了大会。大会健全省党部的工作机构,增设了商民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和临时指挥部。选举陈潭秋、刘季良、蔡以忱、钱介磐、吴德峰、徐全直等11人为执行委员,刘昌绪、陈荫林、刘子谷、袁溥之等7人为候补执行委员,黄镜、李子芬、王平章、陈卫东、谢远定等7人为监察委员,候补监察委员5人。3月24日,省党报《楚光日报》创刊,社址设在汉口洪益巷内,董必武任经理,宛希俨任主编。报社于1926年7、8月间曾遭汉口警察查封,北伐军攻占武汉后,报社移到汉口特一区四维路7号,由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接办,刘芬(刘伯垂)任总编。会后,省党部工作机构增设商民部,宣传、农民、妇女各部之下又分设委员会。董必武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份驻鄂指导,“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相继发生后,董必武辞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一切职务。
1926年7月13日至15日,中国国民党湖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各地代表45人出席。大会的报告和决议把迎接北伐列为重点,也贯彻了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精神,选举的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中共产党人仍占多数。8月22日,董必武、邓演达在长沙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和湖北、湖南两省执行委员的联席会议上,提出促成湖北省党务具体方案,并获通过。12月31日,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到会者有吴德峰、江子麟、张眉宣、钱介磐、董必武、周延墉、罗贡华、邓希禹、陈卫东、张朗轩、刘季良、刘昌绪。会议通过了召开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多项议案,修改了代表大会决议草案;决定了代表大会主席团之组成人选由董必武、徐季龙、邓演达、张眉宣、钱介磐和县市党部代表二人组成;议决由董必武担任代表大会开幕式主席,由刘季良报告中央及各省联席会议情况,由邓希禹作全省党务工作报告。本届执行委员由蔡以忱、何翼人、钱介磐等11人组成,候补委员7人;监察委员由徐全直、谭芝仙等7人组成,候补监委5人。省党部增设军事部,其中设立军事运动委员会,积极配合北伐军进军湖北。全省克复以后,颁布了《湖北目前最低限度政纲》,作为当前全省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共产党员在省党部开展宣传组织活动
(一)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完善省党部的组织机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专门成立了宣传部,出版了省党部机关刊物《武汉评论》,汉口特别市党部出版了《汉声》,此外还有《武汉工人》《励进》《商鐘》《湖北农民》《湖北妇女》《湖北青年》等,配合各种活动;同时印刷了各种革命传单和印刷品,宣传国民革命,使国民党的政治主张深入人心。在宣传工作中,还探索了民主革命的规律性问题,共产党员鲜明地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3]p3这样的革命的首要问题。并且指出: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民族革命中,确占有领导地位”。农民与工人阶级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他们受压迫最深,因此革命是最坚决的,是革命的基本力量。爱国学生属于知识阶层,“最易接受革命之宣传,亦为革命中之有力分子”[4],但他们在斗争中,往往缺乏革命的坚韧性,在军阀压迫剧烈时,往往不知所措,容易动摇。国民党湖北省党部通过公开的宣传,使湖北民众逐渐地认识到国民革命的基本问题即明确敌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阶级觉悟,为湖北迎接北伐和掀起国民革命的高潮作了思想的准备。自五卅运动后,省党部广泛地发动湖北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使革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工农商学各阶层参加的“革命的联合战线”,为迎接北伐军进入湖北奠定了群众基础。
在组织工作方面,湖北省党部也做出积极回应。1927年8月21日,湖北省党部召开改组委员会第八次常会,就人事组、组织部、宣传部、农民部、工人部等部门的工作作出详细指示,出席会议人员罗贡华是国民党员,张国恩、朱齐青、李汉俊、邓希福、孙庚都是共产党员。“张国恩委员提出以熊庆庚为秘书处书记,张迪生为秘书处特务科干事,郭雨青为秘书处文书科干事”;“组织部报告警卫第二团政治指导员沈天白呈请补发七月份欠饷决议函省政府如数拨发”;宣传部提出“黄克谦因事不能到部工作请杨玉清接充案”;农民部提出“省农协改组委员会郭树勋辞职,丁陶庵久未到会不知去向所遗职务应如何处理案”[5]。
在国民革命高潮期间,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组织发展工作,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起到了支配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共产党人被选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主要领导人。共产党人协助党部设置完善的机构,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秘书处、秘书处特务科、党务干部学校、组织部、宣传部、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完善的组织机构为其后中共的独立宣传以及担负起更具挑战性的革命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组织广大民众投身反帝反北洋军阀的革命运动。1926年5月下旬,董必武出席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会,汇报了湖北党务和政治情况,敦促国民政府出兵北伐。同时,湖北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再次呈请国民党中央:“现吴佩孚已积极预备进攻湖南,以动摇我国民政府根据点。武汉居全国中心,又为吴之巢穴,就时与地论实关全国政局,故仍请中央依照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党务总报告决议第二条丁项之规定准予设立政治指导机关。”[6]p2781926年7月,北伐战争爆发。同月,国民党湖北省“三大”召开。刘伯垂与董必武等省市党部成员一起,竭力发展工人组织,宣传北伐意义,发动工人罢工,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7月13日至15日,国民党湖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中心议题就是发动民众,组织民众,迎接北伐。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指出:“北伐是本党执行国民革命使命的特殊工作,尤其是北方民众处于水火的唯一救星。”“领导全省民众一直拥护北伐,促成北伐成功建立统一全国的民国政府,由结束湖北人民之压迫进而使全国民众在双重压迫之下解放下来。”[6]p3239月,北伐军取汉阳,克汉口,兵临武昌城下,刘伯垂和董必武与攻城部队司令梁瑞堂联系,利用各种统战关系,策动了守军宋大霈部6个营起义,为北伐军攻克武昌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伐军攻占武汉后,担任中共湖北区委委员和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双重领导责任的刘伯垂,积极领导武汉的工人斗争,使武汉地区的革命运动进入了新的高潮。1927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刘伯垂与董必武等一批在国民党省、市党部和政府工作的共产党人,于7月18日登报申明,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并遵照党的批示转入地下。
三、共产党员在省党部革命活动中的作用评价
(一)实现了组织上的领导权。主要表现:
一是改变了过去不赞成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错误认识,开始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在1923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三届一中全会上,中央驻鄂委员报告说:武汉“国民党有成立支部的可能,但多为工学界的新分子,旧党员可靠者极少”。《中央局报告》指出:“湖北与国民党交涉中”[7]p32。同年12月30日,共产党人刘伯垂和项英在汉口成立了国民党汉口市党部筹备处,由刘伯垂担任主任,廖乾五和李慎广担任副主任。同时,刘伯垂、项英与武汉国民党人协商,推选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共产党人刘伯垂、李立三、廖乾五分别当选为湖北和汉口特别区的代表。并在国民党“一大”会议上作了湖北省党务报告。汉口执行部由林伯渠主持,它是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工作机构,以中央直属机构的名义全权领导湘、鄂、陕的党务,直接领导了湖北省党部的筹建。周恩来曾说:“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我们的同志”[8]p112。
二是由共产党人主持湖北省党部的工作。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的省党部中,董必武当选为执行委员,“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负责人”[9]p178,实际上主持国民党省党部的工作。1927年上半年,在中共湖北区委负责“国民运动”的董必武,以主要精力领导统一战线工作。1月上旬召开的国民党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的新的省党部,董必武、钱亦石、何翼人(均共产党员)为常务委员,秘书长钱介磐(中共党员)、组织部部长陈卫东(中共党员),宣传部部长钱亦石(中共党员),工人部部长吴德峰(中共党员),农民部部长张国恩(中共党员),商民部部长吴德峰(兼,中共党员),军事部部长吴德峰(兼),妇女部部长李哲时(中共党员),青年部部长李子芬(中共党员)。在省党部的领导机构中,共产党人占据了绝对优势。
1926年7月,中共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组织问题决议案进一步规定“党团的作用是为实现党的政策,加重党的影响于各种非党的组织,党团的组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或自成的系统,而是依随党的组织,在各级党的机关之下成立,并受其管理”。并规定:“党团的工作,便是整個代表党的意见,贯彻党的政策,其中没有各分子的单独意见。党的机关对于党团有决议时,就必须执行,党团中的每个分子,就为这个决议而动员。”[10]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湖北区委在国民党省党部建立了党团组织,由钱介磐担任党团书记,从而加强了共产党对省党部的领导。湖北中共组织在国共合作中的成绩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在192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中表示:“湖北党部的国民运动颇能努力进行,在国民党中完全占有主持的地位,领导群众的政治运动,均有相当的成绩。”[11]对于共产党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工作,国民党右派孙科指出:“原来湖北党务的基础,是建立于秘密时代,是共产党从中组织,是共产党湖北区执行委员会董用威(即董必武——笔者注)等包办,所以多数的党员不是cp,就是cy”[12]。湖北省国民党党部中,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占据了绝对优势,共产党人在组织上实现了领导权。
(二)实现了政治上的領导权。由于组织上领导权的实现,继而确保了政治上的领导。主要表现为:共产党通过省党部参与领导了全省的反帝反北洋军阀的革命群众运动,参与了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以及进行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1924年,国民党湖北省临时党部的建立,标志着湖北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中共汉口地委和武昌地委运用这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团结广大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1927年1月3日,英国帝国主义制造的汉口“一三”惨案发生后,国民党省党部参与指导了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4日,省党部和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200多个团体的代表召开紧急会议,以省总工会的六条要求为基础,决定了八项对英办法,并组织了有省党部等十团体参加的武汉市民对英外交委员会。6日举行的代表大会发出通电表示:“本会誓本不妥协之革命精神,与英帝国主义者作殊死战,收回英租界,对英经济绝交,实行为死难同胞复仇,深望一致努力,坚持到底,以争得最后之胜利。”[13]7日,代表大会为“一三”惨案在武昌阅马场举行武昌市民对英大示威活动,到会群众20余万人,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董必武(中共党员)担任主席,他在报告中号召说:“现虽英租界收归,我政府军警管理,而束缚我们之一切不平等条约尚多,英国帝国主义者仇视我们民族益甚,所以我们要求生存,就要于今日大会集中力量,续死难同胞精神,以与英国帝国主义者奋斗”[13]。湖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形成了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这是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而这种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这一组织形式来实现的。
(三)成功地领导了农民运动。共产党通过国民党省党部支持农民运动。在1925年7月,省党部正式成立时,即设立了农民部和农民运动委员会。11月,农民部组织了省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1926年2月,农民部指导省农协召集紧急代表大会,通过了对省政治主张宣言,政治报告决议案。4月,农民部派人巡视或常驻各县指导农民运动,尤其注意开展铁路沿线和城市附近的农民运动,以配合北伐军的进军。1927年3月,在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农民土地问题。5月下旬,省党部通过了省农协提出的农民问题议案十二条,指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迫切性:“农民由减租减息的运动进而要求解决土地和资本问题”[14]。值得注意的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湖北农民运动是全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这是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而国共合作的实现又为农民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共产党对农民运动的组织发动工作,在很多方面是通过国民党的组织进行的。
国民革命时期,尤其是北伐军攻下武汉之后,是中国政治形势出现新变化、新特点的重要时期。湖北省党部以董必武、陈潭秋为首的中共党员尽可能团结国民党中的革命派,真正做到了“站在国民党中心地位”发挥领导作用。共产党员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中不仅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专门人才,而且为其后共产党的独立宣传以及担负起更具挑战性的革命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1925年湖北省党部致上海党部电.典藏单位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B],馆藏号汉9021.26.
[2]湖北省党部改组委员会致中央党部函,改组委员会第三次常会议事录1926-01-06.典藏单位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B],馆藏号汉5803.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青沪汉血案中对于国际及国内各阶级之总观察,中国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B],1925年8月印行.
[5]湖北省党部改组委员会致中央党部函,改组委员会第八次常会议事录1927-08-21.典藏单位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B],馆藏号汉5803.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董必武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0]党史研究资料(6)[J],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11]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2]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速记录.典藏单位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B],馆藏号4602.
[13]汉口民国日报[N].1927-01-08.
[14]汉口民国日报[N].1927-05-26.
责任编辑/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