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彩霞
[摘要]灾难片是好莱坞重要的类型片之一。就题材来说,美国灾难电影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前者聚焦于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龙卷风、暴风雪、炎热等;后者则青睐于追逐科技文明进步历程中,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手段导致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等。文章从自然灾难的预演与生态危机意识,生态恶化后的“反噬”与科技文明的困境,灾难片人文生态的启示与意义三方面,分析美国灾难片的生态主题。
[关键词]灾难电影;美国;生态主题
灾难片是好莱坞重要的类型片之一。所谓灾难片,是指以人与自然为塑造主体,表现二者之间矛盾冲突的电影,其突出特征是将自然视为与人类对立的个体,充分关注它的能动性与破坏性。[1]那些以人与人之间矛盾为主线的战争、科幻、生化等类型片,尽管也以呈现人类大灾大难为中心,但从本质上看是不属于灾难片的。因灾难片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学界常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判定这类影片的价值和意义。就区域来看,美国灾难片在全球影坛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引领电影事业大步前进的佼佼者。就涉及题材来看,美国灾难电影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前者聚焦于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龙卷风、暴风雪、炎热等;后者则青睐于追逐科技文明进步历程中,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手段导致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从而引发了巨大灾难等。在生态视域下,“天灾”题材是自然灾难的预演,美国导演并不是徒以天马星空的想象和惊悚来吸引人眼球,而是积极地传达生态危机意识,从而呼吁人们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人祸”题材是生态恶化后的“反噬”,人们不顾自然承受能力,肆无忌惮地破坏和一味贪婪地索取,终有一天大自然会还以重手。
一、自然灾难的预演与生态危机意识
小如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大如恶性蔓延的疾病,都可以称为灾难。但在有着重大毁灭性的地震、海啸等面前,这些灾难显得微不足道。素以建构宏大叙事题材出名的美国灾难片在视野开阔层面显得气势磅礴。它们常以整个地球的未来为使命,站在拯救人类物种命运的高度,逐步展开故事情节。美国本土的各种自然灾难都可能成为影片素材。
就破坏性猛烈程度来说,首推地震与海啸。盘点这类影片是离不开“灾难”二字的,其逼真猛烈与巨大破坏的程度决定着影片的成败。2015年上映的《末日崩塌》无论是场面的壮观,还是演员身临其境的表演,都达到了无可挑剔的水平。在呈现地震场景时,导演布拉德·佩顿延续这一题材惯用的由近及远、微观与宏观对比的方法。先是近距离晃动的镜头特写:屋内桌椅的东摇西荡,人群的混乱跌撞,上空不时有东西砸下,尖叫哭喊声、物体撞击声、夹杂着电视广播断断续续的嘈杂等;接着是高空或制高点远距离的俯视,整片大地皆如死灰般陷入沉沦,倾斜坍圮的高楼大厦,一声声炮炸的天然气管道,如蚂蚁般涌动的人群,一道道冲天烟尘从地底深处直蹿云霄。在情节结构上,同样延续静—动—静的模式,洛杉矶还沉寂在宁静中,旧金山已成一片废墟,透过艾玛的眼睛,定格在眼前的是科学家曾经预言的圣安地列斯断层。这样的画面已足够惨不忍睹,可佩顿似乎意犹未尽,硬是在废墟上掀起滔天巨浪,由地震引发的海啸瞬间将整个旧金山吞没。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脆弱和渺小。
就题材广泛性来说,美国灾难片可谓包罗万象。《飓风袭击美国》讲述的是赌城拉斯维加斯、芝加哥等地在超级飓风肆虐下的惨绝人寰;《后天》则在全球变暖的前提下,夸张地上演了冰河世纪;《芝加哥大火记》《风暴大火》将森林大火搬上银幕;《2012》更是以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为切入点,将整个地球置于水深火热之中。除了地球自身内部的灾难,人们还面临着广阔太空星球的各种威胁。《量子启示录》就以彗星偏离轨道,撞击并毁灭地球为题材展开叙述。不必再赘述这类影片中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手足无措、命如草芥,或许我们只是将其当作虚构想象,以一饱眼福和视听享受的态度付之一乐。但必须警惕,这些夸张的描绘很可能是将来的现实,这正是此类影片灌输的生态危机意识。暂且不去理会这一危机产生的科学根据,如果摆在面前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地震海啸、飓风暴雪,人们该何去何从?没有紧迫的危机意识,就不会有系统自救常识的普及,如《末日崩塌》中布莱克在全城停电下对无线电、对讲机等的使用,在地震中从容淡定、积极求生的自信。没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科学家劳伦斯和助手也就不会以生命为代价只身潜入地震带收集预测的证据。同样,全球变暖并非一国一人的推动,它是世界性的命题,如果仍然没有对地球生存环境的危机感,气候变化带来的噩梦恐怕真的会如实上演。美国灾难片强调危机意识并不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它是建立在认真的社会观察和科学合理的推测之上的虚构,是对当下生态问题的侧面反思。[2]
二、生态恶化后的“反噬”与科技文明的困境
如果说“天灾”的发生机制纯属地球自身和星球运转等客观因素所致,在这一前提下,人们除了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掌握必备的自救能力外,其他是无所适从的。那么,由“人祸”造成的灾难就不仅是“意识”这么简单,人类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重代价,这也进一步促使所有人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回归生态文明。
“人祸”之一,科技进步下的生态恶化。人类有今天发达的文明生活,离不开科技的长足发展,在感谢科学工作者付出辛苦劳动的同时,也需要提醒他们谨遵探索利用自然的清规戒律,否则文明的探索将演变为落后灭绝的杀戮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水深火热》中,海底研究中心的存在是科学家们研究老年痴呆症的实验室,因研究需要,用鲨鱼脑中的蛋白质作为激活人类坏死细胞的“良药”本也无可厚非,但由于资金短缺,眼看成功在望的成果或将付诸东流,麦博士违背研究宗旨,过渡地捕杀鲨鱼,大量地提取白鲨脑细胞。为了活命,鲨鱼越来越“狡猾”,求生的本能使它们“团结”起来,群起而攻之,以致实验室被水湮没,众多搜救人员命丧深海,造成不可挽回的人间悲剧。此次事件已经在提醒人们,以生态恶化为代价的科技进步是不可取的。这并不是说完全抛弃利用自然生物去开发生命动力,只是在摄取他物的同时,必须适度,注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否则人类必遭“反噬”。《侏罗纪世界》就是最好的例证,掠食者恐龙DNA的合成本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其目的只是视觉娱乐,整个纳布拉尔岛主题公园也不过是度假游玩的好去处。但在利益的刺激下,投资者违背科学本质,胡乱制造,其恶果是整个公园的混乱和大量参观者、警员被吞食。这再一次验证物极必反的客观道理。
“人祸”之二,核试验背后的潜在隐患。原子能量的挖掘进一步推动了军事、电力、交通等各方面的进步,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它潜在的危害,或是大面积的伤亡,或是辐射带来的变异等。而美国灾难片在这些危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核试验对生态系统的威胁问题。1998年上映的《哥斯拉》中怪物的原型本是一只蜥蜴,因核辐射发生基因变异,成年哥斯拉已然如怪兽般威胁人类安全。更可怕的是,怪兽已在隐秘巢穴产下数以万计的卵,如果这些卵都成功孵化,那么整个地球的命运将可能被改写,幸有尼克·塔多鲍罗斯博士对蜥蜴的深入研究,得以焚毁所有隐患。故事的情节比较平淡,除了特效夺人耳目外,值得关注的正是影片传达的核试验背后的生态隐患。今天看来,这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很少有人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这类题材综合考量。与生命、辐射等局部威胁不同的是,生态视域下的核试验已经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环境系统,这势必造成更激烈的“反噬”。哥斯拉只是反噬的一种生物,如果不排除核威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哥斯拉”和其他生物群体出现。
如何把控文明进步与生态系统之间平衡,是美国灾难片提出的重要议题。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势必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果单纯从生态角度分析,科学将进入持续发展的困境。不必给出准确的答案,或者这本来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但这正是灾难片反思生态命题的可贵之处。
三、灾难片人文生态的启示与意义
以上主要从生态和谐美角度对灾难片进行深入解读,所谓生态和谐,指的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顺应环境的变化规律,不以破坏的原则胡乱建设,既满足不同人类需要,又在环境自身净化的范围之内,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程度。[3]与此类“绿色生态”相对立的是“黑色生态”,美国灾难片中黑色生态主要集中在贪婪人性、道德缺失两个方面。在黑色影像的背后还夹杂着美国文化的“强制阐释”,他们总是以优越感和救世主的身份向世人传达没有他们的存在世界就岌岌可危,这种文化宣扬本身就是生命不平等的表征,更何谈生态平衡。
首先,对贪婪人性的批判。美国灾难片不徒以展露灾难见长,其还将目光锁定在生死抉择下人性的善恶美丑上。从大量影片情节中可以提取出反面人物的母体,即他们是一群有着至高政治背景、雄厚财力的成功人士,在感情上轻易插足普通家庭,用貌似优雅的举止博得女主角的好感。可一旦自身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会不择手段地抛弃“爱情”,保全自我,毫无责任担当意识。《末日崩塌》中艾玛的新男友就是典型,“成功人士”地震后的黑暗内心完全暴露,他不顾艾玛和女儿布莱克的生死,只身逃命。当大楼坍塌的冲击波临近时,为求自保,他直接将躲在路边墙后的受难者拉开。同类人物还有《2012》中的副总统,《侏罗纪世界》中西蒙·马斯拉尼、Vic Hoskins等。贪婪的人性已经吞噬了他们的道德灵魂,从生态角度看,影片中的这群成功人士的生命如跳梁小丑般卑贱,与那些身份卑贱却有着高尚灵魂的英雄形成鲜明对比。《海啸奇迹》中玛丽亚与亨利在海啸中失联后,当他们第一次接通电话,得知二人皆活着时,那种发自生命深处的开心和释然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更可贵是他们二人对待卢卡斯、托马斯、西蒙三个孩子的不舍,亲情的真挚无邪成为影片最耀眼的闪光点。
其次,美国文化的“强制阐释”。《量子启示录》是宣扬美国文化的典型,影片的情节实在乏善可陈,就主题而言,大体有三,一是展现美国人人平等的事实,如黑人与白人的婚姻结合、和睦相处,航天局中不同种族人士的和谐工作就是明证。但今天的媒体不还在滚动报道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恶性事件,这无疑是对人人平等主题的一种讽刺。二是生命平等。在《2012》中,诺亚方舟成为拯救生命的最后堡垒,但哪些人可以进入成为影片的重要议题,最后的结果是不管政府首脑,还是普通平民,都享有平等权利。电影中的美好蓝图在现实面前显得相对脆弱。三是美国扮演的救世主角色。美国灾难片传达的核心思想是只要地球出现人类无法躲避的“天灾”或“人祸”,唯有美国有能力化险为夷。这些文化宣扬的命题都存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致命缺陷,导演们没有认清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健康。[4]如果不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点,人类的生态系统终究要被破坏。
回顾近百年来的美国灾难片,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态困境是其对当下文明的重要启示意义。当然,在吸收美国灾难片有益因子的同时,也要警惕其西方文化宣扬的缺陷。英雄主义的推崇是无可厚非的,但普遍宣传以美国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就有失生态和谐的本质。万物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孰主孰次。就个体而言,无论是否有灾难,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生态危机意识,无论对环境有多大的影响,人人都应以主人公的身份保护生态。在构建美好家园的同时,也不应忘了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当把自然作为与人同等的个体,把生态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球村”时,灾难也将远去,这才是美国灾难片的当代启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纪.数字化电影的宠儿——灾难片的美学及相关问题[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02).
[2] 李业超.当代灾难片的生态意蕴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 赵成.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J].学术论坛,2007(11).
[4] 陈素娟.从好莱坞电影中看美国文化霸权[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