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初探

2016-02-25 06:28皮馨玥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设多媒体信息技术

皮馨玥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拓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课堂、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学技术也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地理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给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地理学科特点是知识跨度大,空间性、综合性强。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不科学、手段落后等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加多样。下面就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中学地理教育的优化,谈一些见解。

一、关注非智力因素,突破视觉限制

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兴趣,动机,毅力,性格等方面心理因素对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新的成功公式表明:100%成功=20%IQ+80%EQ。传统教学虽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期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但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后效果更加明显,它高度模拟,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环境保护这一课题的讲授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河水清澈,流水潺潺,生机勃勃的动态景象,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和谐美;另一幅是被污染的自然景观,河水发黑,景色荒凉的图片。优美的自然山水与被污染后的景色作出强烈的对比,带来极大的情感反差。这种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感,通过情境的创设,完美地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问题的提出做好了情境铺垫,优化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地理学科具有时空的广远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许多地理现象无法或很难看得到,又不宜演示或实验。如大气运动、天体运动、火山地震等。学生不理解感到难以学懂,再加上传统教学呈现形式单一,加剧了这种状况的出现。现代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具有高度的感染力。所以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外部特征,内部构造,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实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如太阳高度角一直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以往,教师只用一个地球仪很难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地球的公转、自转、太阳的高度及变化动态的演示出来,变抽象为形象具体,这样把难以理解的文字表述转换为直观演示,使学生很快理解了不同纬度的不同太阳高度角,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教法单一、缺乏直观性的问题,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创设有价值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是前后联系并抽象于生活中的,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所以最好获取知识的方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获得。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地理情境,带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协同,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入其境,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授中国河流中长江与黄河两个专题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事先在网络上查找到的长江黄河的图片和对长江黄河正源探索的视频,黄河文明发育的历史资料等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进入长江黄河学习的情景,又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实践活动。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可以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和开放的课外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到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统一协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像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教学中搭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桥梁主动参与的地理学习和地理实践。

例如,在学习“崇明岛未来将如何变化”的教学时,可以课前布置研究型作业,让学生收集河流堆积地貌,地转偏向力等相关知识的科普读物、论文、图片等资料(可以事先提供可供学生搜集的科普网站),分小组探究崇明岛的变化,并交出未来后崇明岛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模型图及相关依据的小论文,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分享成果。培养学生对此类活动的兴趣,好奇心,良好的合作意识,不懈的求知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课堂外,可以把相关的拓展性学习资源(相关的电子资源、网站、视频等)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天地,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深入研究,拓展学习深度。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运为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科学精准地传递大量地理信息,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开阔了学生视野,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可匹敌的作用。因此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中学地理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多媒体时既要遵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又要注意服从于教学目标,学生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只有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才会让中学地理课堂发挥其最大功效,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结合的地理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轶群《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http://www.doc88.com/p-117413842734.html

马艳丽《科技信息(学术研究)》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G633.55,2007年第21期

孟静上海师范大学高中地理多媒体情境教学研究教育, 2012,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