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瑜(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江苏常州 3000;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53)
浅析UI设计中拟物化和扁平化的发展
钱瑜(1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江苏常州 213000;2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123)
摘 要:在注重实物体验的时代,平易近人的拟物化设计是UI设计的必经趋势。随着实物体验的弱化,到了注重交互体验的现在,扁平化设计被推至UI设计的风口浪尖,成为饱受争议的设计形式,成为了UI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扁平化;拟物化;交互体验;界面设计;ISO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103
扁平化设计是自2013年以来最为流行的设计风格,自拟物化设计的引领者——苹果公司新扁平界面面世以来,更成为了关注焦点,越来越多的设计被拍“扁”,同时也出现了大篇幅的争论与批判。为此UI设计趋势是继续“拟物”还是转变“扁平”,有待考证与思索。
数字媒体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应用被迅速推广,用户体验要求日益增涨,UI设计便显得任重道远:它并不是单纯的平面设计,它需要整合使用者的心理、地理位置、使用环境、使用方式,是纯粹科学性的设计形式。使用者和评价者是实际的、具体的正在体验的用户。所以UI设计必须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并且不断更新满足用户操作体验和视觉感受。
1.拟物化设计
维基百科上对拟物化设计的定义:借用已有的实体,即使新设计中并不需要原来的功能,但使得新设计满足一定的亲和度需要。
ibook是ios拟物化设计时代交互界面的典型代表。从界面逼真的视觉效果到细腻的感官手势,连翻书的“唰唰”的声音都模拟得惟妙惟肖,体验的过程更具趣味性和亲和力。不得不说ios系统开创了拟物化设计形式,并将其发展到了极致。
由此得出拟物化设计在界面上强调模拟实物的材质、质感、细节、明暗等,在交互上做到了模拟现实中的操作形式。这种设计学习成本低,带有丰富的感性化色彩的交互设计,即使是老年人也能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较快的学会操作。正如《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里提到:“当你应用中的可视化对象和操作按照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与操作仿造,用户就能快速领会如何使用”。诚然,拟物化引领了设计趋势,但其本身存在一定的约束,所以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2.扁平化设计
百度百科对扁平化的定义:属于二次元,用更加简单直接的方法将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现,减少认知障碍的产生,其核心是摒弃一切装饰效果。
扁平化后的图标的各个元素不添加修饰,如阴影、斜面、浮雕、渐变、羽化等特效。ios7的系统图标采用简单到极致的色块组合,附以欢快明亮的纯色,配上粗重醒目的字体,简化了诸如按钮、图标一类的界面元素。在交互体验上取其核心价值,注重对功能本身的使用,去掉了冗余的界面和交互。界面和交互简约,信息更直观。
例如ios7系统中所有的通讯APP都采用统一的绿色和白色组合,对于使用者来说在长期的交互过程中会形成固定思维模式,绿色和白色的组合即通讯,只需简单条件反射便可迅速找到图标。这种让过度的设计沉下去,让便易的交互浮出来,一目了然的方式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与此同时却提升了学习成本,显得过于陌生、冰冷。
拟物化的核心是模拟逼真,扁平化的核心是去除装饰,注重功能。
例如,当我们在看房屋户型图时,若3D效果图形式展现,在表达结构的同时呈现安排与设置,但是由于透视,空间发生了透视扭曲,对于具体数值和比例大小并不明确。它就像拟物化系统,仅仅只是模拟,缺少内容的延展性和想象的空间。受众在看图时比较容易接受,但延伸拓展的范围为零。所以拟物化设计天然就是一条狭窄的道路,设计师经过实践的磨练,都可以画出极为逼真的图标和界面,这也同时意味着走上了末路。刻意的在交互上拟物,有时候反而降低了效率。随着数码的普及,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拟物化设计在审美上追求太过单一,对于人的认知和感受,并不仅仅只是美。
但当以结构图形式展现,在房屋格局、比例大小、具体参数上都有了清晰的呈现,没有其他过多的缀饰。当然看图的人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训练,在大脑中建立起基于二维布局对应的三维空间。对于受众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塞进无数种布置方案,承载数种效果图。
当然它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同时存有问题。拟真的东西会让人觉得更可亲一些。从孩提时代起,我们都是通过观望、触摸具体实物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且在这种实物的影像和触感的基础上建立自身与世界的联系。但扁平化设计不然,它无疑是当前争论最多的设计形式,自拟物化设计的引领者——苹果公司ios7系统面世以来更是将扁平化的讨论推向风口浪尖。更新后大量设计师对此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满与批判,甚至使用“丑陋”、“粗糙”和“琐碎”等贬义词形容其界面,但最终用户选择了紧“更”潮流。对此不能对说拟物化与扁平化孰褒孰贬,只能说扁平化设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万物发展有其规律。文字是最早的符号语言,也是最初的设计形态。人用绘图形式画出看到的物体,以此作为符号纪录,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把想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描绘出来,整合、概括、演化,从象形字到繁体直至今日的简体,这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产物。
UI设计的发展规律亦如此。人对未知的世界总是抱有陌生与恐惧,通过逼真的描摹可以记录、考察并掌控未知。当智能手机的出现,人的认知返回儿童时代,面对全新的未知物体,如何能引导人较快地建立起人机联系、主动学习、引导体验,这就需要注重交互界面仿真的设计。
在最初的阶段,为驱逐受众用户恐惧,拟物化设计宛若救世主。最早最常见的拟物化或许就是按钮,突起表示可以下按,凹陷的表示已经被下按,通过弹性的反馈直观且易懂。所以只有赋予其逼真的实物形态与交互体验,用户才能在尝试体验中较快学会并操控。这也是拟物化设计存在的必然价值。
但是随着数码设备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手机既可以是计算器、播放器、阅读器,也可以是相机、地图,甚至是钱包,这便成了拟物化没落的起始点。也许若干年后的不会出现电话座机,但是人们仍能理解图标的涵义,完成对话过程。所以当数码渗入生活,不再需要降低学习成本时,拟物化设计便开始产生视觉累赘变成审美失效。UI设计也必然会慢慢会抛弃华丽的外皮,而更专注于信息和功能本身。
拟物化设计在审美上是非常初级的一种形态,扁平化设计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虽然说扁平化的今天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不可能在手机的方寸天地里模拟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扁平化设计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用新的设计元素和方案去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