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模式探讨

2016-02-25 17:38刘俊梅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机构养老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刘俊梅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



中国养老模式探讨

刘俊梅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

摘要:随着经济发达的今天,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养老问题不仅仅是关乎老人个体,更是关系国家健康稳定发展的大问题。现今养老的模式是多元化的,就目前形势下,大体分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三种模式,本文主要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发面探讨现阶段的国内的养老模式情况以及机构养老所面临的挑战,揭示出现阶段中国养老模式存在的多维结构以及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模式

据统计,到2014年年底,国内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达到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人数量将超过4亿,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人里就有一位老人,而且国内老年人的数量约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将达到“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状态。

传统的居家养老依然是当前最重要的养老方式,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里,家是生活的核心,居家养老是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现在仍然保留这种传统的观念——“养儿防老”,老人自己也习惯家庭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出门有熟悉的邻居,熟悉的环境。另外,传统的居家养老是在家庭原有的平台上进行,养老成本相对也比较低。然而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追求增加的趋势,今天的居家养老随着这样生活结构的变化也有所改变,现在居家养老更趋近于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包括医疗、娱乐、保健等。

机构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模式,在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生活方式时,接收的老人多是三无老人和独居老人,根据现在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机构养老也趋近于专业化发展,分为民办机构和公办机构,养老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养老院养老以后必将成为大部分老人选择的生活方式。近两年,沈阳市新增加了许多民办养老机构,老人的入住率高达80%,服务的标准也参差不齐,老人的入住状况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而定,居住环境分不同等级,民办养老机构大都接收的是大众人群,而公立养老机构多是机关单位的退休的老人。现阶段的机构养老主要是趋近于以医养结合为标准,以“有病治病,无病养老”为方针,使医院和养老院相结合,更专业化的推进养老事业。

然而,现阶段的养老机构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子女照顾年迈的父母是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子女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的表现,养老院在人们心中更多的是负面、消极的偏见。现如今家庭小型化、老人空巢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养老机构快速发展,老人虽然会选择入住养老院,但对养老院的认同感却普遍偏低。要想高效发展养老机构,势必要改正传统的观念,帮助老人正确对待养老机构以及适应社会时势。其次是单纯的居家养老已经被弱化,从纯粹的居家养老逐渐的走出家庭,走向社区,社区的居家养老也逐渐形成专业化向养老机构方向发展,形成市场性和经济性的养老模式,从政府角度讲,居家养老是为政府推脱掉养老福利的嫌疑,养老更多的是社会责任而非个人的,这也是养老逐渐变得专业化、规范化的原因。对于我们现在面临的也正是从居家养老全面转变成机构养老的挑战,从当前国情来看,政府应该作为主力推动养老机构的发展,包括养老机构的宣传、建设和机构的管理,养老机构本是让很多迟暮老人安度晚年,这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和文明的象征。再有是现在养老机构发展的参差不齐,养老院的发展呈现出一冷一热的状态,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的养老机构要么收费高,要么服务差,而且这种现象在基层民办机构分化相对明显。这种分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养老院的等级之分,老人的入住条件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而定,但大部分老人的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持高额的养老院费用,致使现在的高质量的养老院入住率普遍偏低,而低费用的养老院入住率相对较高,但服务质量相对较差,不能达到养老院的实质目的——让老人颐养天年。所以规划养老机构收费的标准也是现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最后是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的非专业化,由于老年人中慢性病发病率高、机能减退、心理和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使得老年人需要更为专业化的服务,但现在普遍的养老机构还达不到这种专业化的服务要求。机构中的服务人员多是中年女性,文化普遍偏低,缺乏专业培训,更不具备专业知识,只能帮助老人做一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水平有限。

小结

我们已经进入了银发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增进社会文明的象征,而养老模式从居家走向社会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基于我国养老机构起步相对较晚,又是在近两年才迅速发展起来,发展的数量远远大于其质量,在发展过程难免遇到许多的瓶颈,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政府也制定了许多的法律法规,明确了政府和养老机构的关系,规范了养老机构的制度,使养老机构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在未来,机构养老将成为养老模式的主体,政府的管理和社会的监督帮助养老机构更加完善,使得老人达到真正安度晚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艳春.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河北:河北学刊,2011,31(1):129-132

[2]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吉林:人口学刊,2007(5):40-43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084-01

作者简介:刘俊梅(1992.01-),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机构养老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机构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系统论视角下对各种不同养老机构类型的比较研究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