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悦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现代性发展
——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宁 悦*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整体理解和哲学解读,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当今的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单纯的自然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生态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通过一种理论的方式,而必须诉诸社会改造的历史性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就将构成当代生态思想的积极动力和强大后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把握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现代性发展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诞生于19世纪,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虽过去了150多年,但它的思想精华对于理解当今中国与世界严重的生态危机仍然深具洞见,对于我们的学术创新与理论构建仍然深具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整体理解和哲学解读,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现代性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资源。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现代性特征是其自身现代性发展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哲学必须从天上降到地上,反对德国的思辨哲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自然界的客观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的根本性问题,自然界在人的参与下不断变化,可变化中又保持自身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基础就是世界的物质客观实在性。正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每时每刻在证明有一个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人和自然的真实关系,其“实践中介主体与客体关系”“实践中介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识,为正确理解主体的能动作用、形成实践的生态观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的生活要依靠自然界,脱离自然性的人、脱离自然界而生存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正像劳动的主体是自然的个人,是自然的存在一样,他的劳动的第一个客观条件表现为自然、土地……作为他之外的自然存在,是他的前提”①。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比喻为有机体,把自然比喻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说明自然比人具有优先的客观实在性。 另一方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向人类发出这样的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②
以此证明,人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如果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 人与人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必然遭到破坏。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性、整体协调性,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物质变换性
马克思关于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分析的一个主要原理就是他的物质变换理论③。第一次把劳动的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时候深受李比希的影响,通过解释大工业和大农业的共同作用使土地和工人变得枯竭和贫困,对资本主义大农业得出结论——其核心的理论概念就是由于去除了土壤的构成元素而造成“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或者“由生命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断裂”,从而要求其“系统性恢复”④。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是对李比希物质变换思想的继承与拓展,指明物质生产实践(劳动)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实践是导致物质变换断裂即生态环境失衡的根本原因。其中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大量论述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资本和利润的运行逻辑,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所以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基于生产者自由联合起来的公共社会的可持续生产,才能克服物质变换断裂的现象,为当代发展循环经济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可持续性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一个本质方面就是为生命的持续成为可能建立了一个基础,论证资本主义大农业在人类和土壤之间产生了这样一种物质变换,就是论证可持续性的基础条件已经被破坏,由此引申出了一个更加广泛的生态可持续性概念。其实,马克思在强调为了人类的世世代代而需要保持土地的时候,就揭示了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马克思曾高度赞扬通过资源的“再循环”而实现的节约。“关于生产条件节约的另一个大类, 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指的是生产排泄物, 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⑤。马克思的可持续性思想解答了“如何从社会这一方面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平衡进行调节”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目前实施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人是自然的产物,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城乡分离导致物质变换的断裂,进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揭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为我们指导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当今的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单纯的自然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生态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通过一种理论的方式,而必须诉诸社会改造的历史性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就将构成当代生态思想的积极动力和强大后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把握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自然价值的生态理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对自然价值存在片面、错误的看法,认为自然是没有价值的,是供人任意获取的。这种看法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失去了其维持生态系统本身内部平衡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纠正了以往对自然价值、生态观念的偏差,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多的倾向于自然价值的维度,为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新的视角。自然价值是作为客体的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对作为主体的人类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效应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任何需要的满足都建立在自然界的基础之上,所以无视自然环境的价值,人自身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价值本质上是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或整体性关系,是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的满足。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根本转变的过程,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在此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重视自然价值,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的方针,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但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可持续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五年计划这样的大形势之下,在环保成为经济增长“动力”兼“阻力”的背景之中,不能忽视作为“十三五”规划中十大目标之首的“保持经济增长”。2015年5月初,我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五化协同”,“绿色化”的提出要求我国的发展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为应对气候变化,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中国而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无疑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重要举措。
低碳城市示范区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效益的合理规划。低碳城市建设,主要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产业,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目前国内低碳城市示范区包括上海崇明东滩、重庆低碳产业园、天津中新生态城等。中国的低碳城市发展,需要以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的协调为目标,需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低碳产业的选择来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⑦。
在循环发展中,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重视污染预防和废物循环利用以及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对“物质变换”的“断裂”进行系统性修复。资源价值论对我国逐渐完善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循环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大特色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突出强调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4年只是在论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时,提出“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2015年要求“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2016年则专题阐述,要“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并且发出了“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的号召。
(三)强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
“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亿万中国人未来的大事,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使绿色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更扎实的前进。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质上说是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的学说,是围绕人来考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理论,重视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意识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关系到中国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头等大事”,这些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离不开党的各级干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主体的积极参与。拓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渠道,加强舆论引导,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公众参与热情,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挥公众的监督、协调环保的作用,处理好“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把握现有的资源环境状况,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需要全党和广大人民更具生态敏感性和负责精神,去共同创造和实现“美丽中国”。
继往开来展宏图,砥砺奋进谱新章。大时代需要大智慧,大智慧谋划大格局。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自觉认识与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制约和生态规律的生态理性的建设过程。引领执政兴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既立足当下、规划现实蓝图,又着眼长远、勾勒未来规划。中国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历史的启示、改革的力度、增长的潜力,将共同铸就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心。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9页。
③④J.B.福斯特(美):《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M],人民出版社,第108页,第15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⑥赵玲:《马克思生态观视阈下人与自然的矛盾透析》[J],《文教资料》,2013年第23期,第69页。
⑦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4期,第27页。
〔责任编辑:贺朝霞〕
宁悦,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理论教研部2015级硕士研究生。
X2
A
1671-4741(2016)05-00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