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2016-02-25 07:08傅振磊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

傅振磊

(广西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傅振磊

(广西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是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访谈等方法,了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应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依据,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任务,以建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为方向。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基本形成了网格状的组织架构,并以会员关系相连接,但组织架构链条不完善,会员关系有待充实。“接地气”是保持其活力的源泉,“组织管理制度”是激发其活力的保障。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发展

0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后,“社会组织”一词在我国党和政府重要会议和政策文件中的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多,并成为我国当前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1]。上述重要会议,既绘制出了我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蓝图,又透露出了党和国家对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重视力度、迫切性。

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改革背景下,它也同样面临着形成现代组织体制、改革组织管理制度、激发组织活力的一系列问题,以缓解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1.1 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为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是指导我国各行各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依据。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就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三步走”发展战略所确立的战略步骤与目标也是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据。

1.2 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任务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所提出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所召开的重要会议,均要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也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党的十八大”也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又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还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2013年8月31日,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3]。由此看来,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角度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提供支持,应成为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任务。

1.3 以建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为方向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而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元素相互交织共存。然而,我国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则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因此,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也是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1.3.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格局差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行政与计划一体”的管理体制格局。行政管理体制:无所不包的、全能式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表现为全能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不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行为活动都由行政计划控制;社会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不分,社会组织的行为、活动都属于国家行政计划一部分,社会组织也被称为“二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行政、计划与市场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格局。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有限式的行政管理体制,有限型、服务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尊重市场规律、政企分开,采购、生产、销售等行为活动属于企业、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交给企业、市场解决;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监管、评估等;社会管理体制:政社分开,社会组织的行为、活动属于它们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交给社会组织解决,政府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监管、评估[4]。

1.3.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应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行政、计划与市场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格局。行政管理体制:体育行政部门应转变政府职能,向有限型、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将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自己能够解决的社会行为、社会活动,交给各级各类相关体育社会组织自己解决,而体育行政部门的关键职能在于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监管以及评估。

2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运行的条件与保障

若要完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所赋予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与任务,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相互关系、管理制度等条件。

2.1 基本形成网格状的组织架构

目前,以我国行政体系为依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其相关协会为主体的体育社会组织,基本形成了全国——省级——地市级——县级的纵向体系,并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将同级的各单项、人群、行业体育协会横向联系起来,基本形成了网格状的体育社会组织架构体系(见图1)。

图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架构体系

另外,在实际调研中看来,体育社会组织架构建设还存在两种特例。一是,在我国某些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部分单项、人群和行业体育协会的链条已延伸到了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乒乓球协会、体育舞蹈协会均在部分乡镇成立了乒乓球协会组织或俱乐部。苏州市在全民健身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横向无盲点,纵向无断层” 体育组织建设思路,通过与省民政部门协调、沟通,采用“备案制”方式,在乡镇、街道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的分会,在社区和行政村成立俱乐部,称为健身站(点、队)体育组织。二是,某些省级单项体育协会直接与各体育活动队伍建立联系,并将其纳为会员,形成“两级”架构组织。广东省龙狮协会并未按照省、市、县逐级设立分会,而是直接与各龙狮队伍建立联系,并将其纳为会员。

2.2 以会员关系相连接

各级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以及人群体育协会之间的关系存在以业务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会员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作为专项体育类社会团体法律法规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2001)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体育总局管理的社团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类体育社团的关系是“业务指导”关系;该“暂行办法”中的社团包括由国家体育总局发起成立的全国性体育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基金会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5]。这就从法律法规角度确立了我国体育类社会组织中的体育类社会团体(含基金会)之间不是上下级隶属关系,而是以业务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会员关系。

另一方面,从调研情况来看,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龙头的各级体育总会都将在本级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全国性各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吸收为自己的会员,较高一级的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又将较低一级的同类协会吸收为自己的会员。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单位会员,广东省体育总会,将惠州市体育总会、省信鸽协会吸收为自己的单位会员,地市、县级体育总会、信鸽协会以此类推。在省信鸽协会领导下,各地市、县级信鸽协会把体育部门的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团结广大群众。

2.3 有相关法规条例作保障

早在1998年,国务院就发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两部社会组织管理条例。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也先后发布了《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2000)、《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2001)两部专门法规。它们构成了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保障。另外,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也适时地修订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2009),以专门指导、规范其会员的社会行为与活动。

3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运行平台的存在问题

3.1 组织架构链条不完整

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要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应成为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6]。然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而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7]。全民健身属于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根据党的十八大所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全民健身领域也理应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它同样也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而应是全国人民都能公平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健身公共服务,其核心是健身机会均等。

就全民健身服务要求而言,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应能够了解并反映我国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人群的健身需求,这就要求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组织架构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然而,从目前的组织架构来看,各级体育总会及其相关协会似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由于历史原因,在县级以下行政区域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架构链条建设不完整,仅“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的某些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存在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等少量体育社会组织。

3.2 会员关系有待充实

从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2009)来看,我国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下级隶属关系,而是会员关系。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会员法”,各体育社会组织多依赖各自的“协会章程”约束、规范各会员的行为活动。那么,各级体育总会及其相关协会以什么方式与会员相联系呢?《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2001)规定: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体育总局管理的社团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类体育社团的关系是“业务指导”关系[5]。也就是说,上一级体育社会组织对下一级体育社会组织的会员关系表现形式为“业务指导”。

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来看,“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属于我国所确立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在这个全民健身体系中,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各会员之间应保持一种全方位的互动,既能使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的任务与要求顺利传达到乡镇(街道)乃至社区(行政村)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又能将乡镇(街道)乃至社区(行政村)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所掌握的全民健身需求信息,顺畅地反映到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显然,以“业务指导”为表现形式的会员关系,在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中略显单薄。应结合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需求,进一步充实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会员关系,使其在表现形式上实现互动。

3.3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两部社会组织条例均于1998年发布。《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2000)、《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2001)两部专门法规,也是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先后于2000、2001年发布。作为指导、规范协会及其会员行为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也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2009修订的。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会员法”。

然而,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提出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勾勒出了我国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的蓝图。并进一步提出: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机关脱钩,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显然,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体育行政部门须根据新的社会形势和矛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指导、规范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4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

从上述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促进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应主要从组织架构链条延伸、组织管理制度激励两方面着手。

4.1 “接地气”是体育社会组织保持活力的社会源泉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积极联系、指导各省级体育总会、全国性各类(单项、人群、行业)体育协会等各级会员开展工作,将其所需要的业务指导、体育服务送它们中间去;各省级体育总会、全国性各类(单项、人群、行业)体育协会也同样将地(市)级会员所需要的业务指导、体育服务送其中间去;……;以此类推,直达乡镇、街道,乃至城乡社区老百姓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只有老百姓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才最了解老百姓的体育需求,老百姓的体育需求就是“地气”。

如何使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接地气”呢?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做实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会员关系。强化在国家、省、地市、县等各级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或备案的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会员关系,使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会员关系”,在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奖惩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涵。二是延伸体育社会组织链条。将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架构体系的链条进一步向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延伸,县级体育总会、各类(单项、人群、行业)体育协会,承认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合法地位,并主动积极地将乡镇、街道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为会员,乡镇、街道体育社会组织再将城乡社区老百姓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纳为会员,与此同时,保持、强化与老百姓身边体育社会组织的会员关系,以了解老百姓的体育需求,即接地气。

4.2 以“组织管理制度”激发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国基本勾勒出了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的蓝图,即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顺利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国家还相继发布了一些政策方案、行政决定。

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主导意见》;2013年11、12月份,国务院下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13年,将社会组织纳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畴,部分省市率先启动。浙江、上海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社会组织信用记录、共享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登记、年检、(第三方)评估、执法等情况成为评价社会组织信用状况的重要信息。

然而,现阶段,我国体育部门还没有根据国家社会组织改革发展蓝图、政策方案以及行政决定制定出相关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层面的管理制度为我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制定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提供了政策指导与参考依据。目前,国家体育部门已将研制出台《中国群众体育组织发展报告》、《关于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群众体育组织活动指南和管理服务规范》以及《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文件,列为2014年度的重要工作内容。拉开了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的大幕,并将为激发其活力奠定制度基础。

5合理定位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

一般而言,政府是第一部门,市场(企业)是第二部门,社会组织属于第三部门[4],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力量,都属于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见图2)。也就是说,社会组织仅仅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之一。

图2 公共服务供给系统组成引自:董新光教授:《2012年全国体总秘书长工作会议讲稿》

因此,在讨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时,不能过度强调或夸大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性,而忽视、甚至否定政府部门、市场(企业)的积极作用,应将三者的改革与发展整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探讨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也应当在这一框架下来认识、理解。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020年全面建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目标指引下,明确哪些责任、权利与义务归体育社会组织?哪些责任、权利与义务归体育行政机构?哪些责任、权利与义务归市场(体育企业)?并统筹、协调体育社会组织与体育行政机构、市场(体育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三大部门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6结论与建议

6.1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应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依据,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任务,以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为方向。

6.2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基本形成了网格状的组织架构,相互之间以会员关系相连接,并有相关法规条例作保障。部分发达地区的体育社会组织的链条已延伸到了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某些省级单项体育协会形成了“两级”架构组织。

6.3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架构链条不完整,会员关系有待充实,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6.4“接地气”是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保持活力的社会源泉,“组织管理制度”是激发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活力的保障。

6.5合理定位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应将行政、市场(企业)、体育社会组织三者整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探讨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EB/BL].http://www.xinhuanet.com.

[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习近平.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R].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的讲话.2013-08-31.

[4]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全国性体育社团暂行管理办法(体人字273号).2001.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11-08.

[7]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9号).2012.

Reflect on th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FU Zhen-lei

(Sports Department,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College, Nanning 530023, China)

Abstract:Th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social organizations was a key to our countryssports development.By the means of analyzing documents and interviewing related persons, the passage intended to learn about th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sport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findings showed: th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sport social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based on realization our country modernization, take the national fitness and the people physical fitness as the main task, establish the management system adapting our market economy as the direction. It formed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linked by the membership. Moreover, there was imperfe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membership need further enrich. To keep its dynamic by holding the basic requirement, to stimulate its dynamic by build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asonable positioning the sport social organizations.

Key words:sport social organization; reform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6)01-0008-05

作者简介:傅振磊(1973-),男,山东聊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09-05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