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最优化模式探究

2016-02-24 16:16李笑岩
西部皮革 2016年14期
关键词:最优化大学生

李笑岩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



大学生网络社交最优化模式探究

李笑岩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人际交往模式中存在低效率、高成本、形式单一的状况,而网络社交的信息获取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真实社会交往功能与传播形式多样化的整合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不足。部分同学不敢参与网络社交,而部分参与网络社交的同学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社交的便捷高效。因此,为了给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舒适的人际交往环境,应在社交活动中引入网络社交这一新观念并极力探索出适合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最优化模式,实现人际交往的高效、全能、互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交;人际交往模式;最优化

1前言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传统社交的现代转型,是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通过探究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的最优化模式,我们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以及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最后提出了网络社交与传统社交手段相结合的模式。

2营造干净的网络社交环境

2.1倡导与反对

整个网络社交调查中,大学生是绝对的主体。因此,在实际推行大学生网络社交模式的过程中,倡导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在大学生意识到传统社交模式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倡大学生去主动接受新的模式,并引导他们正确的进行网络社交并学会利用最优化模式。

2.2监督与政策

网络伦理道德危机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在全球化、经济变革、政治多样化等多种冲击中表现出的种种非道德言行在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延展,不能跳出现实社会,它需要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监督。这种监督来源于我们心底的舆论意识和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意识。同样在网络社交环境里,我们也可以在通过相关法律手段来确保我们法制建设的完善,网络市场的规范和繁荣。因此,政府应提升社交网网络理念、在网络上坚持社会主义、进行相关网络法制建设和网络管理,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并提出制定相应政策维护网络社交秩序。

3人际交往模式的转型设计与优化

首先,我们要继承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内在精神,网络伦理道德对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的继承不是原原本本的继承,而是有所扬弃的继承。其次,每个人都是伦理道德的责任主体,我们要坚守网络伦理道德底线并遵守相关法律。

3.1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倡议全体大学生在论坛上发表言论是真实的表达自己观点,但不违反国家法令,不违反社会公德,提倡网络文明用语。大学生一定要注意,信息资源与物质和能量资源一样,都是有限的,必须充分予以利用。在上网是要树立浪费资源可耻,破坏资源犯罪的观念。同时,对一些学术性的网络和站点不得进行商业性使用,以保证这些信息的最大化有效使用。

3.2在知识产权与信息共享之间搭起桥梁,最大可能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下的知识都是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有效信息。在因特网上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必须优先考虑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更多更好的信息出现。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媒介,它不仅可以出色完成既有人际传播媒介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拥有更多更强大的传播功能。同时社交网站的安全性就需要社交网站开发者与广大社会媒体应肩负起引导责任。

3.3加快教育改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

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德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建立网络德育师资队伍,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强化对网络知识和网络伦理道德掌握和理解。改革现有的计算机教育,增添网络伦理道德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加入将受网络道德和相关的网络规章制度的专题,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增强网络法制道德观念。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的自律行为,使网络交往真正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

4网络社交中大学生本身所要注意正确上网的模式

4.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养成道德自律

网络负面影响,虽然有其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一些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内因。要利用高校思想教育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力,学会选择、识别良莠。

4.2进行科学健康的网络社交学习

有的聊天室有专门的学习房间,比如合理使用聊天室,专业知识聊天室,有的BBS有对专门的技术问题的讨论和留言,大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学习到很多东西,既使有的实在不懂,还可以向有关专家学者发邮件咨询。对于网络集体游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加强自己的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有些网络BBS上,就某个热点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同学们辨明是非,增强集体荣誉感。使用网络做作业、学外语、了解课外知识,同时要针对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进行讨论、讲解或开展健康的网络比赛,将注意力引到健康的网络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向欣.网络人际互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和挑战[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3]陈明龙.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4]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陈晓开等译)[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李宁.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

作者简介:李笑岩(1994-),女,汉,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大学本科,河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156-01

猜你喜欢
最优化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小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音乐课堂中互联网运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再迈一步,实现教学设计效益的最大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