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包头市农机推广站
浅议包头市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
李岩
包头市农机推广站
文章针对农机装备存在问题,调查和分析了包头市所具备的农机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优势,并提出了包头市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措施。
包头市 农机装备制造
农机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工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机工业的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农用水泵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农机工业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进出口贸易额连续多年增幅均在20%以上。
与此同时,农机的应用方面呈现出快速推进态势,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为例,201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164万千瓦,拖拉机3.65万台,机具配套比例1∶1.5;全市机耕、机播、机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4.2%、92%、77.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4%。多项指标列全区前茅,主要农作物的耕整地、播种、收获等主要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尽管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从全球范围看,国外农机产品种类已达7000多种,并基本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而我国农机产品的品种只有3500多种,仅实现了粮食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丘陵地区、经济作物中的很多领域的农机产品的空白点还很多;除了品种不足,我国农机产品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制造水平、产业组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就自治区范围看,表现为“三多三少”的问题非常突出,即使用多、制造少,自用多、社会化少,种植业多、畜牧业少。我区农机机械总动力在全国排名第十位,但农机制造产值不足全国总量的1%;特别是根据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畜牧、园艺等产业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亟待提高。通过近几届农机展会的反馈情况看,能够满足农牧民实际需要的农机并不是很多。
利用好本土优势,主动了解、分析、遵循农业生产新需求和农机装备发展新趋势,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紧紧围绕如何服务好农牧业生产这一核心,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创新产品、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相互融合,不断满足农业纵深发展对农机产品的需求,成为当前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包头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市委“6421”战略定位,制定了《包头市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大力引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保持了年均30%左右的增速,已跃居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包头市已经集聚了众多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拥有良好发展环境条件,并已凸显出洼地效应。
一是产业集群方面,全市已形成年产10万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产能,5000台各种非公路矿用车、1000台装载机、2000台液压挖掘机、1000台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及配套产能,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等行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集群。
二是高端装备方面,全市拥有各种机械设备2.5万台(套)、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2千多台(套),其中大型铸造、锻造设备和高精尖机床1千多台(套);以及3.6万吨垂直挤压机等国家新时期行业领先技术装备。
三是研发创新方面,全市院士工作站13家,创新型装备制造企业达到42家,拥有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自治区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和8个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均居自治区首位;此外在科研机构、科研和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基地等方面优势也很突出。
四是科技示范方面,近年来,包头先后引进了中科院、北大、浙大在包头设立研发中心或研究院,实施了34项科技项目,完成20项以上标志性产业化技术,实现成果转化20亿元以上。
除了产业技术装备和研发人才优势明显,包头市还有三个核心工业园区,即以车辆及配套发动机、变速箱等整车生产为重点的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稀土高新区;以发展机械加工基础零部件等产业为重点的金属深加工园区。园区的装备制造业集约集聚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持续提升。而且,依托一机集团、北重集团的军工技术优势,已经研制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诸如环保、消防、园林园艺等特种工程机械类产品。
包头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总思路是依据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政策,积极承接项目,发挥比较优势,强化招商引资,依托企业主体,突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把包头打造成为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一是明确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招商引资重点、方向,制定完善相应的鼓励政策,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本土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开发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合作、并购、参股国内外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先进的研发、制造核心技术。目前,包头市在项目建设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如引进了京城控股和北京第一机床厂,签订合作协议,与一机集团、北重集团成立网络协同制造公司,合作建设电站辅机和数字化机床改造项目,对2万台机床进行数字化改造,使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包头市中德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始招商,北大包头科技园开园。下一步,要以项目合作为主要手段,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对包头农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有重大提升作用的大型合作项目,以及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著名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吸引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到包头建立研发中心、管理营运中心和地区总部。
二是在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研发方面寻求更加深度的发展,使两化融合水平得到更大提升。要紧紧跟踪前沿科技,建立开放、兼容的参与理念,结合“互联网+”计划,机器人、3D打印等一批新兴成长性产业工程,开展工业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搭建合作平台,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转型。主要是依托包头云计算中心的工业云平台和5万名在线工程师为企业提供管理、设计和加工服务,使云计算与生产制造和服务创新结合。
三是积极创建企业技术和工程中心、实验室,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提升服务农机装备制造的能力。以自治区农机研究和推广机构、农科院所、大学和龙头企业作为基点,协同建立农机装备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作为农机制造业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而且加强制造与推广两环节的互动互进。制造重点目标要积极配合当前推广机械方向服务,推广工作要及时反馈引导制造的改进工作,特别是近年来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农牧业机械技术示范、装备集成和机具研究开发等工作成果。
四是发挥区位优势,做好试验示范服务。包头市因地形多样而形成了农牧业生产类型多样性特点,据此提出的“三带六区”农牧业发展规划:北部草原生态畜牧业;中部丘陵地带旱作节水农牧业;南部有土默特平原黄河灌溉区和现代都市设施农牧业区;此外各类规模化养殖、水产、林果园艺等均有涉及。几乎集聚了自治区所有类型的农牧业生产方式,特别是率先提出建设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具有承担农机专业(区域)实验室、农机装备试验基地的绝佳条件。而且每年包头市都承办国家或自治区的农机现场会,通过在农田实地作业演示的方式推广示范一些新式、先进的农机具,对农机具的普及运用能起到非常显著效果。
五是继续举办好农机装备展览会。包头市自2014中国(包头)首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来,每年7月8日都会在中国国际牛羊肉大会上举办农机展览会,通过搭建集产品展示、贸易订货、学术交流、投资洽谈和技术合作为一体的高效展示平台,以“展示、交流、合作”为主线,充分展示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成就,反响良好。今后将逐步打造成中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有影响力的盛会,为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升级优化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在包头市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支撑,通过科技创新、积极创造,一定会实现农机装备制造业新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