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琳 梁锐 王晚璞 陈天星
【摘要】 目的 分析肠型白塞氏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以期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将11例肠型白塞氏病患者的病变肠组织做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镜下病理改变为溃疡伴淋巴细胞性、中性粒细胞碎屑性、坏死性小血管炎。结论 肠型白塞氏病是一种少见疾病, 口腔溃疡为必发症状, 多有消化道症状, 病理特点为溃疡伴小血管炎, 溃疡周围黏膜下淋巴组织增生, 无溃疡处组织无明显血管炎改变。
【关键词】 肠型白塞氏病;临床;病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73
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 BD)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病变, 特点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炎症, 也可累及消化道、神经、关节等器官[1]。肠型BD是临床少见的特殊型BD, 大部分为不完全型, 口腔黏膜阿弗它溃疡为必发症状, 多数缺乏眼部症状, 合并神经BD者极少见。病变主要位于回肠及回盲部, 形成局灶或弥散性溃疡, 易穿孔、大出血, 手术复发率高, 常引起致命后果[2]。现将本院收治的11例肠型BD患者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 探讨肠型BD的临床病理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1994~2014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肠型BD患者 11例, 女6例, 男5例;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43岁, 病程1~6年。11例均伴有口腔溃疡, 并有多种症状伴发。其中, 伴有腹痛9例, 腹泻8例, 皮肤红斑8例, 外阴溃疡7例, 消化道出血4例, 关节炎4例。本组11例均符合1990年白塞氏病国际研讨会诊断标准。11例均为不完全型。病变位于小肠6例, 其中5例为回肠末段, 位于结肠5例。11例均行肠镜检查, 肠腔黏膜均可见直径0.5~3.0 cm不等的多发性溃疡, 底附白苔, 周围呈炎性红晕及水肿, 四周黏膜纠集。部分溃疡较深, 但无融合。1例因腹痛伴严重腹泻, 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进行手术治疗。
1. 2 方法 10例为肠镜活检标本, 1例为手术切除标本。取病变部位小肠组织, 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梯度乙醇脱水, 二甲苯透明, 石蜡包埋, 切片, HE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镜下检查。
2 结果
2. 1 巨检 肠镜活检组织4~6块, 每块直径0.2~0.3 cm, 灰白色, 质地软。手术切除部分肠管一条, 灰红色, 长约20 cm, 直径3 cm, 肠管黏膜面可见散在分布的多个溃疡, 溃疡直径0.5~2.0 cm, 多位于肠系膜附着对侧的肠壁, 表面被覆白苔, 质地软, 局部肠壁出血。
2. 2 镜检 肠镜活检组织切片镜下示:病变以溃疡坏死处最为明显, 主要为黏膜深层组织的血管炎, 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管壁增厚, 可见纤维素样物沉积及小灶坏死, 管壁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管腔内较多中性粒细胞, 间质大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手术切除肠组织见多处黏膜至肌层坏死形成多个溃疡, 部分溃疡较深, 溃疡较深、较大处的血管炎病变尤为明显, 小静脉扩张充血, 内皮肿胀, 管腔内中性粒细胞聚集, 小动脉管壁增厚, 管壁内炎细胞浸润伴纤维素样物沉积, 间质大量淋巴、中性粒细胞浸润, 溃疡周围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淋巴组织增生显著。部分肠壁微小溃疡处, 黏膜下仍可见较重的血管炎病变。无溃疡处肠壁组织无明显血管炎改变。
3 讨论
3. 1 白塞氏病概述 白塞氏病是根据土耳其皮肤科医师Behcet1937年的病例报告而命名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3]。复发性口腔、外阴溃疡、皮肤及眼病变四项均存在者为完全型, 缺少某项为不完全型。我国BD的发病率约为14/10万[4]。多为14~40岁的青壮年。遗传、免疫异常在B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LA-B51与消化道受累密切相关[5]。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及某些微生物也参与了BD的发病。肠型BD患者早期消化道症状以功能障碍为主, 呈腹部隐痛、腹胀、纳差。随着病情进展, 可以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右下腹包块及便血。部分呈全腹痛并转移至右下腹而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进行手术治疗。
3. 2 临床病理特点 肠型BD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均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消化道症状明显, 多因复发性溃疡出现腹痛等症状就诊。病理改变为溃疡伴淋巴、中性粒细胞碎屑性小血管炎, 局灶呈坏死性小血管炎。溃疡周围黏膜下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无溃疡处肠壁无明显血管炎改变。本组11例除平均发病年龄偏大以外, 其余临床、病理特点均与肠型BD临床病理特点相符。
3. 3 辅助检查 针刺试验特异性较强。用20号针头刺入前臂皮肤后, 24~48 h后该部位出现>2 mm红色丘疹为阳性。肠镜检查特征性改变为肠管黏膜尤其是在回肠末段或回盲部有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单个或多个溃疡。溃疡底部多有黄白色苔被覆。X线检查常在回盲部发现黏膜集中的溃疡龛影。本组11例, 7例针刺试验阳性, 11例肠镜均见溃疡病变, 2例X线见溃疡龛影。
3. 4 鉴别诊断 ①克隆氏病:腹部包块多见, 口腔、外阴溃疡及皮肤病变极少见:溃疡常见于肠系膜附着侧;肠壁增厚、僵硬、狭窄;镜下呈结节病样肉芽肿, 淋巴细胞浸润全层, 黏膜下纤维化。②溃疡性结肠炎:以弥漫性炎症为特征, 结、直肠多见;病变肠段无相间的正常黏膜;溃疡浅;镜下无血管炎。据以上特点, 可与肠型BD鉴别。
3. 5 治疗 肠型BD是白塞氏病的治疗难点之一, 除非合并严重并发症, 一般不手术治疗。近年研究发现免疫抑制剂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肠型BD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6]。
参考文献
[1] Cantarini L, Lopalco G, Caso F, et al. Effectiveness and tuberculosis-related safety profile of interleukin-1 blocking ag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Behcet's disease. Autoimmun Rev, 2015, 14(1):1-9.
[2] 张淑坤, 王建国, 周世英, 等. 肠型白塞氏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3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16):1689-1692.
[3] McGonagle D, McDermott MF.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immunological diseases. PLos Med, 2006, 3(8):e297.
[4] 许伟红, 吴华香. 白塞氏病的诊治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 2014, 31(10):668-671.
[5] Demirseren DD, Ceylan GG, Akoglu G, et al. HLA-B51 subtypes in Turkish patients with Beh?et's disease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Genet Mol Res, 2014, 13(3):4788-4796.
[6] 黄新翔, 郑文洁. 白塞病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5, 19(2):138-141.
[收稿日期: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