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榕蔓 陈声权
【摘 要】忠言也需顺耳。卡耐基认为,要“多用奖励来取代鞭打,用抚慰代替责骂”。对我们的孩子应该这样,对他的批评指正委婉含蓄,让他喜欢听你的话,再平心静气地指出其不足,孩子是会乐于接受并进行自我矫正的。这其实是一种艺术,而绝非谈话的技巧。
【关键词】中学生 忠言 逆耳 顺耳 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41-01
近来许多家长诉苦、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听不进一点反面意见,一听到反面意见就做脸做色、发脾气、摔东西,大声申辩。家长生气,老师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
详细了解发生这种不愉快的情形,大致是家长、老师想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让他们明白什么地方做错了,便于以后改正,没想到却弄巧成拙。
是啊,“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那便是孩子的自尊心。我们的批评、数落过于直接,或是太重,孩子脆弱的自尊受到伤害,便会表现出反感甚至抵触,我们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弄得双方都不愉快。
其实,忠言也需顺耳。卡耐基认为,要想指出别人的缺点,与其给他当头一棒,莫若旁敲侧击,给他一点暗示。在责备他之前,先说其优秀之处,不吝褒奖,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他告诫我们要“多用奖励来取代鞭打,用抚慰代替责骂”。对成人如此,对我们的孩子更应该如此。对孩子的批评指正要委婉含蓄,让他喜欢听你的话;再平心静气地指出其不足,孩子是会乐于接受并进行自我矫正的。这实在是一种艺术,而绝非谈话的技巧。
陶行知的“奖你四块糖”便是这种批评艺术的佳话。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中学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办公室等候。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等在那里。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接过糖来。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低下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次,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多高明的教育家!没有一句批评,却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行为的失当,同时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被激活了。
笔者前不久也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个书写一向潦草的男生,在黑板上抄的名言比作业本上的字好看,但有一个字少了一点。学生们在指指点点,这男生一脸的不服气,嘴里嘟囔着:“不就少了一点嘛,大惊小怪!”我拿起粉笔把那一点添上,并说:某某同学的书写大有进步而且敢在黑板上书写,勇气可嘉,老师很佩服这种挑战自我的勇气。停顿一会又说:“哪一个人病死是头上长疮、脚下流脓才死掉的?不,是因为一个器官坏了!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十几亿的经济损失就无可挽回;美国的太空三号无法成功抵达月球,就是因为几美元的电池坏了,便造成几十亿美元的巨大损失。生活中没有大事,只有小事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呀。”那男孩咧开嘴笑了:老师,我知道我错了!同学们的掌声便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徐特立老先生也这样说,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很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才是最好的训育典型。因为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力的刺激。作为家长、老师,在指出孩子的缺点、不足时,首先尊重他们,再去改变说服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是:忠言顺耳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