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良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和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件瑰丽的宝物。所以创新教学势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育手段,小学语文老师也会以创新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新形势下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精神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48-01
发扬创新精神是我国发展以及民族振兴的核心与关键,同时也是人类文化持久发展和变革的动力,所以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必须实行创新教育,创新不仅仅是对我们,对待某件事物的看法上的创新,更多的是在对学生思想上的创新,学生在创新思维的驱动下,头脑不断的运转,就好像是颜真卿在书法中提出的“屋漏痕”这一说法一样,所谓“屋漏痕”,对书画艺术效果的比喻,屋漏,雨水顺墙下流,不一会儿一泻而下,必将顺凹凸不平的墙面蜿蜒下注,形成极为顿挫有力的痕迹。书法中的线条追求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但我们想一想,我们的思维就应该像“屋漏痕”一样,无论是朝哪一个方向发展都没有阻碍,顿挫有力。这就是创新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小学语文作为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巨大优势,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学生书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教学生方法,一种创新的方法。都说现代人学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巨人如果不更新,那就永远只是在那个高度,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以及承接者,不可能仅仅只是站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个高度上,所以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创新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更新知识,一层一层叠加,达到更高远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教育理想了。但是在实际的创新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仍然等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因此,对于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恰当的融合呢?笔者有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挖掘创新兴趣
在现实的教学中,为了确保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进行,就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但是我们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如何改变,依然是一个难题。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将基础语文知识和解题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这会使小学语文教学走进一个死胡同,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都被老师压制在摇篮里,学生也在学校规范的制度下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形成所谓“半死不活”的学习态度。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而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成功之处也在于将学生的兴趣温和的培养起来,古人阐述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创新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教师最紧要的是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启发创造想象,培养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总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利用一个活动导入,然后通过活动来不断强化学生的意识,这样一来,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再通过课后巩固,这个知识点就记牢了。例如,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要学习的汉语拼音形象化,“张大嘴巴ɑ ɑ ɑ 圆圆嘴巴o o o 扁扁嘴巴e e e 牙齿对齐i i i 嘴巴小圆u u u ……”教师在将m时把它比喻成一扇门,生活经验和教学结合起来,学生脑海里的意象丰富,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小学生年纪比较小,虽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但是却有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借助想象力启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手法也可以不断创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不仅仅只有传统的授受模式,多媒体设备等在内的先进教学设备层出不穷,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保鲜,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中长盛不衰。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科学技术,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在教育过程中一举两得,形成双赢。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学生始终是“纸上谈来终觉浅”,無法体味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观,教师制作的PPT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学生如临其境,并且,还可以将站在桂林的收到污染的山水图片摆出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等等。这些与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或影片,配上教师适当的讲解,则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诗情画意的意象,给学生想象提供更多的素材,学生在这些事物的刺激下,更加深刻的解读课文。
总之,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打破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种种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创新、实践,为学生创立一个开放、民主的平台,供学生走向更为宽博辽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