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兰 秦兆冰
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特征及其性别差异分析
陈秀兰1秦兆冰1
【摘要】目的探讨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学特点,并分析不同性别之间是否有差异,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 210例(420耳)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按年龄分为60~ 69岁(74例 148耳)、70~79岁(71例 142耳)、80~89岁(65例 130耳)组,其中,男112例,女98例,年龄60~89岁,男性平均66.60±5.22岁,女性平均68.72±6.77岁;病程3个月至21年,平均5.12±4.23 年。所有患者完成耳部检查,并进行声导抗、纯音听阈测试,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患者的结果。结果声导抗检查示366耳鼓室导抗图为A型,36耳为Ad型,18耳为As型。纯音听阈测试结果:①80~89岁组平坦型、渐降型听阈曲线耳数少于60~69岁组,而下降型、陡降型听阈曲线耳数均多于60~69岁组(χ2=9.37,P=0.03),70~79岁组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分布与另二组无差异;女性听阈曲线多为平坦型和渐降型,男性多为下降型和陡降型;②60~69、70~79、80~89岁组患者低频平均听阈分别为41.63±17.42、48.36±15.21、53.76±13.71 dB HL,80~89岁组明显高于另二组(P<0.01),其他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平均听阈分别为54.77±14.37、63.78±12.61、75.67±13.52 dB HL(P<0.001),60~69岁组明显低于其他二组(均为P<0.01),而其他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不同性别患者低频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但高频听阈男性(65.13±15.01 dB HL)明显高于女性(50.45±12.95 dB HL)(P<0.01);③随着年龄增长,低频和高频重度及以上程度听力损失耳数明显增多(均为P<0.01),男、女性低频不同听力下降程度耳数无明显差异(χ2=1.37,P=0.718),而男性高频中度及以上程度听力下降耳数明显多于女性(χ2=9.32,P=0.009)。结论本组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下降程度加重;听阈曲线主要表现为下降型或渐降型、陡降型;男性高频听阈高于女性,男性高频听力中重度以上程度听力损失耳数多于女性。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聋;纯音听阈;年龄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815:14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51228.1514.046.html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郑州450052)
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研究发现35%~55% 60岁以上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1],其听力障碍已是耳鼻喉科常见慢性病之一[2],已成为当今医学面临的严峻挑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特征及其性别差异,为此类患者的干预和预防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确诊的210例(420耳)60岁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98例,年龄60~89岁,男性平均66.60±5.22岁,女性平均68.72±6.77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5.12±4.23年;按年龄分为60~ 69岁(74例 148耳)、70~79岁(71例 142耳)、80~89岁(65例 130耳)组;全部患者日常生活中均能够正常交流和配合检查,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双耳感音神经性聋,排除了中耳炎及有可能影响听力的疾病及用药史,均无眩晕、耳鸣、耳痛、耳闷塞感、耳流脓、上呼吸道感染、头部外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均无耳聋家族史及噪声接触史。所有患者经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均无异常。
1.2声导抗和纯音听阈检查三组患者均分别用MADSEN 901声导抗仪检测鼓室导抗图[3];使用听尼特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TDH-50P 型耳机)进行常频(0.25、0.5、1.0、2.0、3.0、4.0、6.0、8.0 kHz)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听力下降程度分级标准[4]:按低频(250、500、1 000、2 000 Hz)和高频(3 000、4 000、6 000、8 000 Hz)平均值分级,<25 dB HL为正常听力;26~40 dB HL为轻度听力下降;41~60 dB HL为中度听力下降; >60 dB HL为重度及以上程度听力下降。根据每倍频程听阈差值将听阈曲线类型分为平坦型(≤5 dB) 、渐降型(6~10 dB) 、下降型(11~15 dB ) 、陡降型(≥16 dB)[5]。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应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平均听阈、听阈曲线类型分布和不同听力损失程度耳数分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鼓室导抗图结果366耳鼓室导抗图为A型,36耳为Ad型,其余18耳为As型。
2.2不同年龄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不同年龄组平均听阈值、听阈曲线类型分布及高、低频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数见表1。不同年龄组患者低频和高频平均听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低频听阈或是高频听阈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行LSD,Tukey组间比较,结果也显示3个年龄组之间在低频和高频听阈差异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不同年龄组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分布经卡方检验,显示60~69岁与80~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3),其他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同年龄组低频及高频不同听力下降程度耳数分布经卡方检验,60~69岁与70~79岁两组之间不同听力损失程度耳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而与80~89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0~79岁和80~89岁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60~69岁与70~79和80~89岁两组之间高频不同听力损失程度耳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P<0.001);而70~79岁和80~89岁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
2.3不同性别患者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比较(表2)经t检验,不同性别患者低频平均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但男性高频平均听阈明显高于女性(P<0.01)。不同性别患者纯音听阈曲线类型的分布不同,女性多为平坦型和渐降型,男性多为下降型和陡降型(χ2=28.2,P<0.01)。不同性别之间相比,低频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72),而高频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P=0.009)。
表1 不同年龄组平均听阈、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及低、高频不同听力下降程度耳数分布(耳)
注:*与60~69岁、70~79岁组比较,P<0.01;△与70~79岁、80~89岁组比较,P<0.01
表2 不同性别患者平均听阈、不同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及低、高频不同听力下降程度耳数分布(耳)
注:与女性比较,*P<0.01
3讨论
2013年有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预计到2030年我国>65岁的老年人将占20%。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6],而60岁以上听力障碍人群中以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率最高[7]。
文中结果显示,本组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多表现为双耳轻度至重度听力损失,高频听力下降程度较低频重,纯音听阈曲线多表现为下降型或渐降、陡降型,与以往研究一致[8~10],可能与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老年性聋患者比例高有关;老年性聋(presbycusis)是指因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发生的缓慢进行性老化过程,而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现象,常表现为双耳对称性、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听力衰退常从高频开始,逐渐向低频扩展;可能其内耳病变首先从耳蜗底回开始发生。
分析本组患者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患者的纯音听阈结果,可见70~89岁患者纯音听阈(包括低频和高频)高于60~69岁组,同样,该年龄段患者重度及以上程度听力损失者也明显多于60~69岁组,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减退程度呈加重趋势。另外,本组患者的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在不同性别之间有差异,男性多表现为下降型和陡降型,女性多为平坦型和渐降型,男性高频听力下降程度重于女性;可能与60岁以上女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及发展多与年龄相关,而男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及发展除了与年龄相关外,还与男性工作中接触各种环境因素较复杂,如可能经常接触噪声等有关。
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下降可能影响其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情感和行为能力,使个人的生活与时代和社会脱节,产生“被抛弃感”,出现孤独症甚至抑郁症的症状[11,12]。因此,预防其听力下降应从中青年做起,加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应该加强宣传普及听力保健知识、推广听力康复工作,改善相应服务。对于已发生听力损失的这类患者应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择不同的听力康复措施,如配戴助听器和植入助听装置。本研究仅根据纯音听阈分析了60岁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特征,存在局限性,今后还应扩大样本量,从言语测听、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等多方面综合评估老年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特点,为更好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4
1Ji F, Xi X, Chen AT,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andarin monosyllable test material with homogenous items (II): lists equivalence evaluation[J]. Acta Oto-Laryngologica, 2011, 131: 1051.
2Nash SD, Cruickshanks KJ, Klein R,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hearing impairment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the Beaver Dam Offspring study[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137: 432.
3华清泉. 声导抗基本概念[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191.
4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Panel on Audiological 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audiological screening. http//www.asha.org/public/hearing/testing.
5Jack Katz, 原著. 韩德民, 主译. 临床听力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73.
6白洁,拓西平. 老年人听力功能与认知功能关系的探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3:336.
7Tatiana MG, Lucimar PE, Marcela de AMC, et al. Profile of audiometric thresholds and tympanometric curve of elderly patients[J].Braz J Otorhinolaryngol, 2010,76:663.
8Sanchez-Legaza E, Ciges JM, Gonzalez PM, et al. Recruitment in presbycusis[J]. An Otorrinolaringol Ibero Am, 2006,33:183.
9Kelly M, Marilia F, Silva C, et al. Genetic and audiologic study in elderly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Original Article ,2013,25:224.
10Goetzinger C, Proud G, Dirks D, et al. A study of hearing in advanced age[J].Arch Otolaryngol Head,1961,73:662.
11McCartney JH,Nadler G.How to help your patient cope with hearing loss[J].Geriatrics,1979,34:69.
12Kalayam B,Meyers BS,Kakuma T,et al.Age at onset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and sensorineural hearing deficits[J]. Biol Psychiatry,1995,38:649.
(2015-04-09收稿)
(本文编辑雷培香)
·研究报告·
通讯作者:秦兆冰(Email:chenxiulan6666@163.com)
【中图分类号】R764.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99(2016)01-0090-03
DOI:10.3969/j.issn.1006-7299.2016.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