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讲座

2016-02-22 06:51夏守信张加俊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主讲人讲座学术

夏守信 张加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充满温度和新意的学术讲座,是高校校园最美的风景之一。彼时各高校学术讲座风行,甚至有一段时间,高校若到周末竟然连讲座都没有,同学们就会自惭形秽。这是高校讲座的“黄金时代”。然而随着时代的迁移,许多东西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上座率不高”“强制听报告”等负面影响却不时成为人们对高校讲座的评价。这道曾经“最美的风景”到底怎么了?它还具有独特的学术魅力和育人功能吗?它还能重现昔日的荣光吗?

一、传统定位:高校讲座的地位与功能

“讲座”(“chair”)也称之为“讲席”。最早是西方教会高级牧师进行讲经说法的座位,代表了一种宗教的等级和权威。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形式、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高校讲座主要指专业领域的学者、专家到某所大学所做的有主题的演讲,更加接近于英文“lecture”的含义。讲座是大学教育、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学术魅力和育人功能。

(一)知识生产的平台

自19世纪开始,人类文明逐步迈向工业社会,人类社会知识生产的形态随之发生根本变化。现代大学学科制度的产生和学科分立专业时代的到来是最为突出的表现。但随着学科建设突飞猛进,学科专业间的隔膜与壁垒也日渐形成和加深,学科发展面临僵化危机。学术界开始反思现有的知识生产体制和学科评估制度,呼吁打破学科壁垒,探寻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知识生产模式。因此,人们对学科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试图通过跨学科研究对此进行调节和矫正,于是学术界出现了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的热潮。但僵化的学科体制远非简单的跨学科研究所能解决,只有形成超越学科体制的更高层次的知识生产机制,才能真正摆脱由僵化的学科体制所带来的知识生产危机。于是,在同一研究主题统揽之下的跨越学科、跨越学校、跨越国界的学术讲座便成为多元知识生产的一种选择。当这些讲座走进高校,便赋予了高校讲座独特的地位。

(二)人才培养的阵地

1.育德。大学无法被取代的力量就是它的德育功能。这一功能能对大学生产生具有深刻性、潜在性和持久性的影响。目前,大学课堂教学多聚焦于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了“德育”的培养。高水平的讲座恰好可以有效弥补高校“育德”功能之不足的现状。一方面,讲座具有特殊性。主讲人多为学术造诣深厚、道德品质高尚的专家学者,是广大学生崇拜、羡慕、平日难得一见的“偶像”。这种“偶像”效应可以让学生“亲其人”“信其言”,依托讲座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可以收到加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讲座具有开放性。大多讲座没有学科专业限制,任何年级、专业的师生都可以自由地参与其中,并且通过受众的口头传播以进一步放大其“育德”功能。

2.育才。“育才”功能主要是指高校讲座能增进学生知识积累、拓宽学生思维视野。高校讲座所传授的知识包罗万象,学生完全可以遵从自我的意愿来选择感兴趣的讲座。尤其是与所聘请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更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学生在接受大班教学之外,通过讲座的形式了解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精华与核心,有效避免了拘泥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弊端,从而拓宽了学术视野。再说,聆听学术讲座,学生没有学分和课业的压力,也没有专业的界限,有的是更多、更广、更丰富的多元学科知识,“通识”教育功能便由此得以更好地发挥。

二、定位反思:当前高校讲座的核心功能并未根本改变

高校讲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受学生欢迎,相形之下,当下的高校讲座却“不那么受欢迎”。讲座变了吗?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讲座确实在变,但核心功能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相对而言,可能发生着更深刻变化的是讲座受众(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一)高校讲座有形式化、单一化的倾向

随着时代的变化,讲座也在不断演变,变得不像其产生时那么“纯粹”了。部分高校在举办讲座时,受众是谁不重要了,有哪些学生、多少学生在听也不重要了。有没有讲座,有哪些讲座才是更重要的。换言之,讲座开始变成一项工作、任务、指标,成为了部分高校在管理上的制度化产物。于是,讲座在部分高校更加注重形式,而不是以学生为本,不再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另一方面,目前部分高校讲座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低。主讲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只是作为听众,很少参与到讲座中来,只有少数人会在提问环节举手提问。而讲座的主讲人和所讲述的内容良莠不齐,如果一场讲座并非名家,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很少人会自愿地参与。

(二)高校扩招和市场经济使大学生变得更功利

高校扩招以后,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科专业愈益细分,市场经济使广大学生高考和考研的功利性变得更强。“高校扩招+市场经济”带来的文凭、学历的价值远大于知识、思想、能力的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注重的是务实的应用性知识,具有功利性的市场化倾向。依此推论,既然认真上课、认真听讲座没什么直接的价值,那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呢?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学生数量多了,群体内部的兴趣必然更加分散。多元兴趣的学生面对多种可能的生活和学历比能力更优先的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少有学生愿意主动选择听讲座。

(三)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多元化

90年代以来,正是互联网兴起并高速发展的时代(现在习惯称这一时代为“互联网时代”),这一时代与八九十年代最大的不同是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变得更多、更广、更便捷。依此而论,八九十年代高校讲座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认真之外,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和娱乐活动都比较匮乏。从这个角度来说,未必是那个年代的学生更好学,只不过是不知道除了学还能玩什么;也未必是那个年代的学生更爱听讲座,只不过因讲座是除了课堂之外为数不多的可以获取新鲜知识及其思想的渠道。

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部分高校的讲座虽出现了异化。但就整体而论,高校讲座在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依然存在,只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讲座受众的行为与选择,从而给高校讲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发展之困:互联网时代高校讲座面临的巨大挑战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时代。“个性化”“互动性”“平等性”“共享性”是其主要特征。它的到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高校讲座的发展也未能置身于外。

(一)“个性化”对“标准化”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是信息化地球村的原住民。他们自主意识强,不盲从、不迷信权威;他们衷情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喜欢在网络虚拟世界“指点江山”,而不习惯于面对面交流。这种“一人一手机,一人一电脑”的时代标配彰显着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与“一张讲席、一个主题、一种声音,一位讲者、一群受众”这种传统讲座的标准化模式反差巨大。

(二)“互动性”对“单向性”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数据(信息)充分流动和透明。在数据的利用过程中更注重责任和体验,更注重利他和激发包括“施者”、“受者”在内的每一个人的活力,在有效、频繁的互动、交换中实现信息增值。传统讲座,主讲者则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输最大的信息量,以此达到讲座价值最大化。这种缺乏互动和信息交流的讲座,将逐步成为“视频公开课的另类性感变种”。

(三)“思维启发”对“知识传输”的挑战

互联网带给教育界最大的挑战就是知识的极易获取性。在知识大爆炸环境下,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可以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然而,知识大爆炸的另一面是知识的碎片化。面对海量的知识碎片,学生迫切需要的是提升自身梳理、辨识、吸收“好知识”的素养和能力。作为高层次的理性活动,学术讲座需要打碎表层的热闹,带领学生进入“深思考”“深阅读”状态。高校讲座最重要的功能已经不是“知识传输”,而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

四、突围之道:互联网时代高校讲座的发展策略

互联网时代给高校讲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挑战,高校讲座必须与时俱进,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突围。“供给侧”主要是高校讲座的组织者和主讲人,“需求侧”主要是听取讲座的师生。

(一)组织者要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众筹资源、规范管理

1.将师生的需求作为举办

讲座的出发点,杜绝“过路学者开讲座”现象。关于这一点,国外高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为了规范讲座,设立了语言与语音处理中心(the center for language and speech processing),该中心将讲座分别按春季和秋季两个季度来划分。每个季度的学术活动安排都按月份列出来,明确地介绍每场学术讲座的主题、主要内容、演讲者的个人情况、举办时间、地点等信息。这样就方便学生随机选择喜欢的主题讲座,而且能提前对讲座演讲者的个人情况及研究领域有初步的了解。各个领域的著名演讲者都来自世界各地,但多数还是来自大学的学者,大学的演讲台便成了一个国际学术言论的前沿阵地。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从1995年至2007年这12年举办的学术讲座都有记录在案,表明讲座资源保存良好。

2.将校内资源作为举办讲

座的立足点,形成“讲座众筹”的局面。“讲座众筹”即充分调动校内优秀资源,鼓励教师、学生自主生产讲座内容。高校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作为高校的主人,学历层次较高、学术实践活跃,讲座组织者可以调动这些资源,针对特定主题需求开办不同层次的讲座。这不仅可以广开讲座源流、营造良好的讲座氛围,而且能为校内教师、学生提供学术成果展示的舞台和自我锻炼的平台。

3.将效果评估作为讲座质

量的监测点,对讲座进行规范管理。“高校讲座精彩,学生争相来听”之所以成为过去式,是因为讲座质量高低不一。部分讲座对学生“涨知识”“提境界”没有帮助,浪费学生时间,打击了学生听讲座的积极性。高校讲座组织者有义务建立讲座效果评估机制,为学生同时为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讲座环境。

(二)主讲人要转变观念,注重“思维代入”和“与生互动”

1.主讲人要在启发学生思

维上下功夫。如前文所述,互联网时代学术讲座的重要作用很多时候不是体现在知识的传输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思维的启发上。互联网时代,学生迫切需要的是一场“思想盛宴”,而不是“知识狂欢”。因而,我们的主讲者,只有带领学生进入“深思考”“深阅读”状态,才能让学生有醍醐灌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2.主讲人要在转变自身思

维上下功夫。一场高水平的讲座,其主讲人一定要特别重视与听讲人的互动,良好的互动源自于平等的心态。为了能够与听讲人有更多的互动,纯粹讲座时间一定不能太长。John Stuart A和R.J.D. Rutherford B通过发放1353份调查问卷,研究了医学院学生在12场讲座中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他们发现学生注意力在讲座的前10-15分钟最为集中并达到极致,然后就缓慢下降。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一场学术讲座时间长度最好是30分钟,这样学生听讲座的效率最高。为此主讲人必须要做到能够准确提炼讲座中心观点、设置严谨有逻辑的整体结构并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讲座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学生要着力培养“讲座素养”,提高“主体参与度”

所谓“讲座素养”,概括地说是学生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讲座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讲座信息的查询搜集能力(利用各种途径对近期举办的讲座信息的查询收集能力);二是讲座信息的识读能力(对讲座信息的理解能力);三是讲座信息的选择能力(在讲座传输的众多信息中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四是对讲座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五是对讲座信息的反馈和表达能力(作为主体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的“讲座素养”能够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讲座信息,提高对讲座的认识,并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从而使高校讲座的价值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让学生知道在一场讲座中到底听什么、怎么听;学习怎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懂得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的深层道理。

[责任编辑:肖偲偲]

猜你喜欢
主讲人讲座学术
浅谈当前党课教学的面临问题与完善建议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由一道测试题所引发的思考
《开讲啦》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打个盹,记事牢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书法基础讲座(七)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