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真的很重要

2016-02-22 20:39王雪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体文章作文

王雪莲

读了《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4期A刊王泽清老师的文章《文体真的那么重要吗——兼说作文教学应该强化什么》,不禁有些话要说。该文中,王老师认为文体不那么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文体分类存在争议,有些文章难以界定;

其二,强化文体就会限制部分同学的写作个性。

其实,文体分类存在争议并不能成为不强化学生文体意识的理由。确实,对“文体”的界定存在不同意见。尤其具体到某一篇作品,有时真的可能难以确定它的文体归属,就如王老师提到的《第二次考试》,有人认为是散文,有人认为是小说,各有其理。我在教学中也有这样的经历,比如以前曾对学生训练过的一篇现代文——贾平凹的《陋室》,学生对其是散文还是小说也难以确定,进而争论不断。甚至有同学在网上查到了文中所提到的“陋室主人”薛铸是陕西书学院院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但还是有同学认为此“薛铸”可能非彼“薛铸”,文中的薛铸可能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只不过同名而已。这样的问题确实难以说清,更何况从概念上进行分类,想必更是不易。但中学语文教学不是要探讨复杂的理论问题。我们大可以“快刀斩乱麻”,粗线条处理。因为我发现有的老师总是喜欢在教学中给学生强调“文体”与“体裁”的不同。比如前者一般是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后者是指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不同分类等。诸如此类的说明,把学生搞得很糊涂,这就很没必要。我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有时要学会“搁置”,“搁置”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学术上有争议的地方可以避而不谈,也可以让学生稍微了解一下,但万不可因为死扣这些东西而耽误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本务”。《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文体”的解释是:“文章的体裁。”这个泛泛的解释却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只要学生能了解常见的文体及其基本特点即可,关键是在写作中要结合个人的选择和特长尽可能彰显该文体的特点。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小说,不会因为“真情实感”的要求而不允许你在叙事中加入想象。但你要争取有曲折跌宕的情节,有生动逼真的细节,有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等。所以“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而应基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有进行文体选择的空间和权力,平常训练也罢,考场作文也好,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符合该文体的基本要求和主流审美,就要极力突出该文体的特点。这对于中学生的作文训练至关重要。教师不应该打着“自由写作”“我手写我心”等大旗放松这一要求。这正和学书法是一个道理。不少书法家的字体自由潇洒、独成一派,但他们初期的作品也是中规中矩、法度谨严。字体如此,文体亦然。说得远一点,要淡化文体也是应在作者写作成熟时方可适用,那时可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苏轼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但看其20岁时所做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开章明意,引经据典,反复论证,不也是将议论性文章的文体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吗?

我们如果关注一下学生的周记、随笔、作文等,就会发现不注意文体的同学往往也不是什么“性灵派”“个性派”,他们的表达能力可能连过关都达不到。他们不关注自己作文的表达方式,很多话都是低层次的“原生态”,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比如议论性文章里烦琐地叙述事例,记叙性文章里空洞地无限抒情等。其实,不是文体限制了他们的写作,恰恰是忽视文体影响了他们的写作。事实上,教师的日常要求(包括有些考试作文题的要求),常常都只是要学生写成记叙类的或议论类的,在文体上并无再细致的规定。难道这也会限制他们的个性与灵气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像律诗等的写作就纯属扼杀个性了。有人批判作文不应“戴着镣铐跳舞”,我同意。但是,跳舞总会有一个舞种和舞台的限制吧,绝对的自由肯定不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便从文体角度明确了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再看2014年高考北京卷的“微写作”题: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显然这三题对写作的要求分别侧重叙事、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的规定体现了对日常文体训练的要求。应该说,此题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习实际,从公平与评价的角度都不错。关键是丝毫没有限制到考生的发挥,而是考生有话可说,至于说的“质量”就看你的表述了(当然表述肯定离不开立意,但真正要做到立意突出的毕竟少数)。

确实,从操作层面来看,文体也是作文教学一个很好的抓手,不论是从作文教学的目标、质量的可控性来看,还是从考试中评价作文的公正性来看。早有人提到“文类文,诗类诗,赋类赋”,对中学生提出“写什么像什么”的要求,避免“四不像”,这有什么可争议的呢?

那么,关于中学作文教学应该强化什么?

王老师认为写作和写作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有东西可写”。但看看学生的写作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学生真的无东西可写吗?还是有“东西”而写不成“东西”?……什么叫有东西可写?是否有东西,是否有“米”,不仅在于东西本身,更在于是“巧妇”还是“拙妇”。巧妇总会是有米的,拙妇面对满眼的香米也未必会做出像样的饭来。所以,关键还是一个怎么写的问题。没有轰轰烈烈,恬恬淡淡也可入文,只要写得好。没有波澜壮阔,风平浪静也是一种美,只要写得好。我们经常会发现,经历了同样的一件事,比如一节精彩的班会课,有的同学能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写出一个故事,人物栩栩如生,细节细微逼真,情节跌宕起伏。而有的同学只是记下“流水账”。米是同样的米,饭却是不同的饭。所以,中学作文教学固然要引领学生去找“米”,但更重要的是“做饭”。因为在这个意义上,不会遇见“断米”的情况,生活在继续,“米”自然也是源源不断的。张爱玲在《论写作》中提到:“养成写作习惯的人,往往没有话找话说,而没有写作习惯的人,有话没处说。”

所以,我觉得一味地强调写的内容,可能会让学生愈加感到生活单调、枯燥、空白,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反而更懒得动笔。我们应强调的是,立足当下,正视你目前的生活,如何把你自己的生活书写成一篇篇不错的文章。也就是说,“怎么写”最关键,而不是“写什么”。米就是这些米,发挥你的创意(构思),运用你的工具(文字),做出香喷喷的米饭(文章)来。

作文教学所应强化的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任务应是紧密相连的,即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从学语文的角度,“怎么表达”比“表达什么”应该更重要。“诗言志”,这个“志”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不同的文章各有其“志”。

怎么写,首要的是应该指向在文体框架下的语言表述。王老师在文中有这么一段表述:“例如‘雪压在直直的枝干上是一回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又是一回事;‘站在楼顶,可以看到在底层和中层看不到的景物是一回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是一回事;‘暴风雨中居然还有海燕在飞是一回事,‘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又是一回事。”他看到的是“立意”的问题,我看到的是在诗歌“体裁”下的表述的问题。三组句子对比,前者全都是“交代事实性”的大白话,后者的表述充满了诗意。有了立意,没有合适的语言转换,也是空的。立意接近,不同的语言也会有完全不同的呈现。同样的写作题材,同样的体裁范围,如何表述才应是作文教学所最关注的。举个例子,《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描写:“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军,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而《汉书·项籍传》却删去两个“无不”,作“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诸侯军人人惴恐”,“膝行而前”,这显然对于衬托项王的威势少了很多分量。无怪有人说:“叠用‘无不三字,有精神;《汉书》去其二,遂乏气魄。”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比比皆是。同一个作文题,班级写同样或类似的题材的、立意也接近的肯定不少,但由于语言的表述功底不同,其高下立判。

总之,老老实实地按照常见文体的常规要求去训练,突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才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体文章作文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