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2016-02-22 17:36何光李超峰
西部皮革 2016年8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对策

何光,李超峰

(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何光,李超峰

(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之以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巨大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而且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系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处理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刚改革开放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现在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9年有13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上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很不理想.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去平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本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首先,出现了毕业生数量飞速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但是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5年282万2007年达到340万。2017年将超过5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

1.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就业观念和职业价值取向,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被认为是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

1.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

1.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有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较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符,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1.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多样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2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1大学生要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非常需要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该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慢慢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方案。从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艰难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得到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不仅解决了自己就业,而且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减轻了就业压力。

2.2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其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招聘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以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增加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潍海,腾玉成张宏.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

[4]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189-01

作者简介:何光(1993.02-),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统计1501B。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