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0100)
浅析陈铨悲剧精神的美学意义
李洋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关于悲剧,西方哲学、美学有过许多精彩的论述。综观中国历代的文学思潮,流派的理论观点,从美学的角度上讲都缺乏“悲剧精神”。而陈铨以中西人格对照国民性弱点。针对“个人缺乏活力”企图以充满强力的“悲剧精神”提高、增强个体生命的活力。不过这种机械地对西方哲学,美学观念认可,照搬,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超越”的属性。
关键词:陈铨;悲剧精神;传统文化
什么是悲剧?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悲剧精神就是个体生命无限追求与命运摆弄的冲突。关于悲剧,西方古典哲学,美学有过许多精彩的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给其性质下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贺拉斯认为:悲剧中,忒勒福斯和珀琉斯也用散文的对白,放弃了“尺半”、浮夸的词句,才能使哀怨打动观众的心弦。①布瓦洛《诗艺》认为:“如果没有激情的狂骤,尝使我们的心头充满甜美的恐怖,或在我们灵魂里激起怜悯的快感,你尽管摆场面、耍手法,都是枉然。”现代美学对悲剧的实质产生新的认识,巴赫金认为喜剧是用复调、狂欢式的结构呈现反思的视角,那么悲剧是人神权力关系的体现。尼采认为,希腊悲剧产生于两种精神的激荡,一是体现希望、理想的阿波罗精神,一是体现真实、享受和放纵的迪奥尼索斯精神,两种精神合在一起产生了希腊悲剧。
中国古典审美文化是将悲剧消解,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多为乐感文学。文学作品的大团圆结局实际上就是悲剧精神缺失的表现。而中国现当代文论则吸收了西方美学,在立论(提观点、确定发展方向)驳论(论争与批判)中确立了宏大与个人叙事两条主线。前者有周扬冯雪峰马克思主义批评,胡风体验现实主义批评;后者有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批评,苏雪林自由主义批评。但综观历代的文学思潮,流派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都缺乏“悲剧精神”。
陈铨是战国策派核心人物,其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创作了《天问》、《狂飙》等多部小说以及《野玫瑰》、《黄鹤楼》等大量剧本;创办《民族文学》倡导“民族文学运动”;出版专著《戏剧与人生》《文学批评新动向》产生深远影响;他用德文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德文学研究》“译成中文后一版再版,被公认为中国比较文学特别是中德比较文学研究的一部奠基之作”。
悲剧精神是陈铨文化式批评的重要理论。陈铨认为:悲剧精神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人生是悲惨的,命运是残酷的,悲剧的英雄并不盲目,人生命运愈悲惨愈残酷,悲剧英雄的人格勇气愈光明愈伟大。”陈铨这一表述与西方美学的悲剧观不谋而合。“悲剧极盛于希腊,希腊人非常明白命运与生俱来,前定了一生的结局,然而他们并不颓废悲观。”陈铨试图把悲剧精神贯注到柔弱平和的中国文学之中加以改造。针对“个人缺乏活力”的国民性弱点,他以充满强力的“悲剧精神”提高,增强个体生命的活力。在中西人格的比较中,陈铨不仅说明悲剧精神的缺失,而且希望用充满悲剧精神的“盛世文学”来替全民族“打气”。“盛世文学”就是“能够鼓舞生命力量的文学”,他认为“盛世文学”与“末世文学”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人生是肯定的”,后者“对人生是否定的”;前者“表现人类伟大的精神”,后者“从事纤巧的技术”;前者是“壮美的”,后者是“幽美的”②。因此这种“肯定人生”的盛世文学表现了“人类伟大的精神”,即悲剧精神。
同时,陈铨批判了表现“末世文学”的《红楼梦》。在他看来,即便是中国文学中“悲剧意味最浓厚”的作品也缺乏悲剧精神:“红楼梦最大的弱点也就是佛家的弱点,即作者的人生观是出世的不是入世的。红楼梦是悲剧而没有悲剧的精神。贾宝玉随着一僧一道脱离家庭逍遥法外,这不是真正解决人生的办法。”“在精神上,它却不能给我们生活的勇气。”
“悲剧精神”体现了学者对生命与人生的关怀。陈铨的“悲剧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在抗战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文学无法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但他把西方哲学美学观念照搬,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超越”的属性。陈铨早年在德国留学,其中“狂飙突进”运动与尼采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最高度生命力的追求”的角度希望能把西方的思想作为触媒注入“活力颓萎”的中华文化之中,焕发新的生机。在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中,超验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融的。超验世界没有外化、具体化、形式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人与自然、宇宙不是二元对立的紧张关系。如禅宗所说“平常心是道”。因此,在群体本位的文化环境中没有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悲剧精神”就很容易被消解,形成了独特的乐感文学。
而陈铨本质上延续了“五四”欧化的道路而失去了民族化、大众化的根基。按照余英时先生的观点:“‘五四’以来反传统的人又误以为现代化必须以全面地抛弃中国文化传统为前提。他们似乎没有考虑到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的精神资源以促进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因此受到严重的思想挫折。五四”的知识分子要在中国推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是把西方的历史机械地移植到中国来了。”③陈铨虽然并不提倡“五四”精神,认为他们“崇拜外国偶像,彻底仿效外国人,不顾时代精神,抛弃民族特性”,但却还是延续了这条道路。
注解: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诗学 诗艺》第13页,第28页
②陈铨:《文学批评的新动向》,第37-43页
③余英时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第178页
参考文献:
[1]布瓦洛著(法国),任典译.诗的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时报文化出版社,1984,
[3]陈铨.戏剧与人生.大东书局,1947,
[4]陈铨.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正中书局,1943,
[5]亚里士多德著(古希腊),罗念生,杨周翰译.贺拉斯 《诗学 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洋(1992-),男,汉,江苏,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西文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J9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