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表达法论析

2016-02-22 13:54高妍
西部皮革 2016年10期
关键词:言语结构

高妍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矛盾表达法论析

高妍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矛盾修辞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矛盾表达法也是人类修辞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不仅是语言学家,普通大众也会使用。

关键词:矛盾表达;言语;结构

矛盾表达式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式。它在语义结构、语法结构、修辞功能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A又非A”的并列表达形式是矛盾表达法中最常用的形式,是一种打破常规的语言组合结构,它在一个并列结构中放置一组互为反义的词语或词组。这种搭配看似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表达法,从深层语义上看,它蕴含了辩证统一的深刻哲理。如,“痛并快乐”就是“A又非A”式矛盾表达法的典型表现,痛和快乐本身是一组反义词,同时被放置于一并列结构当中,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痛和快乐不可能同时存在,然而针对于说话人自身的情况,可能经历了痛苦之后又感受到劫后重生的快乐,也可能是某一阶段痛苦和快乐的事情同时存在着,表示了说话人痛和快乐相互纠结的状态,表达出了寓意深刻的语义内容,又别有新意。除了“A又非A”式矛盾表达法,也存在着其他的矛盾表达形式,如中心语和定语矛盾组合的偏正式,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心语和补语的矛盾组合式,如《儒林外史》中杜慎卿的话:“先生,这是而今社里的故套。弟看来,雅得那么俗。”其中“雅”和“俗”的搭配,便是鲜明的例句;以及由事物的全部性质和部分判断的矛盾组成的包含式,如鲁迅作品《药》中的华老栓为取人血馒头早起赶路时候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里“黑沉沉”和“灰白”的运用。它们不如“A非A式”的矛盾易于区分和理解,但亦成矛盾,相反相成。如中国的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语,“跳到黄河里都洗不清了”,也是运用了矛盾表达法,实际上黄河是泥沙的聚集地,黄河本身就不干净,想要跳到黄河里来洗清自己更是不可能。目的和结果自相矛盾,其表达的是强调怎样也解释不清自己的关系,突出说话人心理上的真实感受,强化表达效果。这也是矛盾表达法的一个体现。无论是在日常的人际交流还是文学作品中的阅读当中,只有理解和体会矛盾表达法的形式和意义,才能够达到无障碍的交流与阅读。由此可见,深入的了解矛盾表达法是必要的。

一、在语义上,矛盾表达法可以传递更深层次的道理、思想。帮助读者或听者加深文学作品阅读、交际交流中意义的理解,进而,在读者或听者的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记,启发他的同时,促使他想下去,具有思辨性特征。

如在鲁迅的作品《补白》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老先生们——连二十岁以下的老先生们都算在内——不知怎么总有一种矛盾的意见,就是将女人孩子看得太低,同时又看得太高。”老先生自然指的是年老的人或是中年人,若一定要有个年龄上的界限,那么至少要五十岁以上。而在鲁迅这一文中,却有意指出,二十岁以下的老年人,这显然是矛盾表达法的表现。仔细阅读作品,才会了解到,这里的二十岁以下的老先生指的是思想受到旧观念、旧思想束缚的年轻人们,而这类年轻人又是鲁迅先生的这一作品中主题思想中所批判的主要对象。由此可见,理解了它的真正含义,对于掌握文章中心的重要性。

另外,此类矛盾表达法在老舍的作品中也时有体现。如在《为人民写作最光荣》中,“这样,我必须要求自己写的“对”,而后要求写的“好”;道理说错,文字越漂亮,故事越有趣,才危害越大!对而且好,才算真好;不对就不好。”

为什么文字越漂亮,故事越有趣,反而为害越大呢?因为作者给了“道理说错”作为前提,错的道理被漂亮的文字、有趣的故事包装过后,自然而然的被更多的人阅读,而错的道理也借由阅读的方式被广大读者潜移默化的接受,所以作者说,为害就越大。

在老舍的另外一部作品《月牙儿》,主人公有这样一段独白,“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由穷做成的障碍。”《月牙儿》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城市底层善良纯洁的女孩——月牙儿由于社会的黑暗,最终沦为暗娼的故事。其中主人公的妈妈因为贫困而沦落,长大后的女儿也终因贫困游走于堕落的边缘线上,处于困境的女儿想到生育她的母亲,母亲生活困窘到几乎沦为乞丐,她没有办法给自己帮助,也没办法给予平常母女一样的关爱,即使有着血缘关系,但毕竟少了母女之间的情谊,没有任何情感或精神上给与的人,自然不像是母亲,然而事实上存在血缘关系,所以有了以上的独白。“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由穷做成的障碍。”反映出主人公矛盾、苦恼的复杂心理,表达了旧社会的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侧面揭露了旧社会的丑陋,启发读者对主题进行更深的思考与反思。

二、矛盾表达法利用现象来反映事物的本质,使本质的体现更为直接,更容易让人接受。

鲁迅的作品《祝福》里面描写作者最后一次看见祥林嫂时的样子,“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篮子、破的空碗、开裂的竹子,一切都是来告诉读者祥林嫂的转变,她已经沦为乞丐了,可是有人说结尾的一句里的“分明”“已经”“纯乎”三个词均是表示一个意思,有些矛盾。其实这就是鲁迅的一贯风格,作者在段末的收尾句,有意连用三个词分别从不一样的角度来总结祥林嫂“是一个乞丐了。”“分明”是指一看就是;“已经”,早已是,“纯乎”,完完全全是。不仅不矛盾,还将祥林嫂的悲剧本质挖掘的更加鲜明。

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针对臧克家的这首诗,很多人都用“独特”二字来评价。这首小诗别具一格的魅力在于,诗人对矛盾表达法的灵活运用,即运用事物表层的对立和矛盾,使其在内涵和实质上相辅相成,促成读者对该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或接受。“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如果把它换成“有的人虽然肉体依旧存在,依旧呼吸,但精神却已经死了;有的人即使肉体已经腐烂不在,但是他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活着的人,他的精神还存在着。”那似乎少了很多的思辨意味,达不到原有的表达效果,平淡无奇。由于矛盾表达法再加上对照修辞的运用,让诗人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引起了非同一般的共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还有我们常用的俗语,往往在等待别人较久的情况下会使用的俗语:“我等你等得黄花菜都凉了”也使用了矛盾表达法。“黄花菜”是谓语中心语,凉了是用来形容“黄花菜”的,首先我们要知道“黄花菜”本来就是用来做凉菜的材料,而凉菜本身就是凉的,那么这句话的表述就变成是凉菜变凉了,存在矛盾。事实上,说话人的目的是要强调“等”这个动作之久,本来凉的东西又变凉了,这种程度的加深,暗示了时间的长短,表达了等待太久的本质。

三、矛盾表达法强调了事物内在的一致性。

如,“现在相隔十二年,又是初春,旧地重来,我觉得每个人,每座山,每棵树,都十分熟悉,可有一点都不熟悉。”这是杨朔《龙马赞》里的一段话。我们单看“都十分熟悉”和“一点都不熟悉”,认为存在明显的矛盾,似乎不能放在同一句话中,但是结合具体语境,“旧地重来”证明“我”曾经来过这里,当时身处其中的“我”一定熟悉这里,可相隔十二年,我故地重游,时过境迁,所以“我”一点都不熟悉也是合理的。表面上看似对立,在一定的上下文和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又是相辅相成的,即在矛盾表达法能够在特定的情况下巧妙的统一,看似矛盾无理,实则存在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事物内在的一致性。

著名的女性作家丁玲在《丁玲选集自序》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本选集一共十六篇,是在四十八篇短篇小说中选出来的。创作日期是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四一年。从这本集子里面可以看得出一点点我的创作道路。是长长的路,也是短短的路。”“长长”和“短短”相互矛盾,然而对作者本身来说,这条写作之路经历了太多太多,尤其是在一九二七到一九四一年间,丁玲加入了左联,成为了共产党,主办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刊物,颇有作为,然而不久后也被国民党政府软禁,以及之后的沦为整风事件的批判对象,这期间的作品从机关刊物《北斗》到被“视为新小说的诞生”的《水》,以及一九三六年的《我在霞村的时候》,一九四一年的描写对暴露所谓解放区黑暗的《在医院中时》和发表后在延安文坛掀起了一个针对延安的落后面与阴暗面的“杂文运动”的《三八节有感》。虽然一九二七到一九四二之间,只有十五年的距离。十五年在作者的一辈子里,的确是“短短”的,然而在这看似“短短的”时间里,作者却经历她这一生中最精彩也最疲惫的一切,所以在这一切的亲身经历者丁玲看来,是非常漫长的,所以也是“长长的”。“长长”和“短短”虽然单独看来矛盾,但放在具体语境当中,在丁玲的序言自述中,“长长”和“短短”巧妙的统一起来,都用来形容作者的创作之路,强调和突出这条只属于丁玲的创作路程的又漫长又短暂特征的内在一致性。

四、矛盾表达法能够加强语言的力量,强化表达效果,体现人物的鲜明特征,并且有助于塑造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曹禺的作品《日出》里面,顾八奶奶在她的相好胡四对她不管不顾的,找不到人的时候,对着陈白露诉苦说“所以我顶悲剧,顶痛苦,顶热烈,顶没法办。”胡四的不专心待她,让她觉得她的爱情受到了极大地伤害。于是发出这样带有顾八奶奶个人独特风格的抱怨。其中顶最常用的是动词和形容词两个词性,动词如顶礼,形容词如顶点,此外还有量词两顶帽子。而在顾八奶奶的这句话里,顶字相当于程度副词表示特别,即取顶形容词的意义——最高的最上意义的转化。不完全符合语法和逻辑的规则,看似矛盾的修辞,实则是作者曹禺有意为之,使读者对顾八奶奶这个人物形象有直接的感受,一个小小的顶字,既可以看出顾八奶奶的学识不高,言语通俗,性格率真,以及结合上下文看出她对爱情的向往,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除此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会经常有运用矛盾表达法的例子,如邻里街坊见面常问候的一句话“你吃饭了没啊。”马上期末了,同学们之间会问“你们考几科要。”这其中的“没”和“要”也是不符合语法规则,这句话里“没”应该放在吃饭的前面,但是由于口语化的特点,直接将没放在句尾,将句子变成疑问句式,其正确句式应该为“你没吃饭吗?”或“你吃饭了吗?”而“要”应放在考试的前面,是形容词性,不应该放在整句话的句尾,但是在日常交际当中却不影响双方的理解和交流,使用此类语言表达方法的双方,通常是很熟悉的人。

矛盾表达法与其他修辞手法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与反语相比,矛盾表达法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更多一些,而反语则在口语中常见一些。比如,在节日的大街上,人们舞龙舞狮,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要说成“好不热闹!”好不热闹中,应将好不看成一个词,而且是来形容热闹的,表示很是热闹。费了很大的劲把一个人说服,实际上并不容易,往往说成“好容易才把她说服了。”当然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否定的,好容易中间省略了一个“不”字,好不容易的“好”相当于副词“很”,好不容易即很不容易。可见,反话的运用,可以加强话语的力量以及表达效果,这是与矛盾表达法相同的地方,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反语常用于说话人处于适当的时机,且能够表达讽刺讥讽的时候,也就是说反语,需要有对的时间和对的场合,以及适度的深浅,才能正确、适时的表达它所蕴含的讽刺意味,并显得风趣,又富有幽默感。而针对矛盾表达法的运用就少了严格意义上时机场合的要求和把握,主要取决于说话人或写作者的主观意愿以及事物的本质和不同条件下所拥有的特征。

作者简介:高妍(1994-),辽宁丹东人,就读于渤海大学中文系。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194-02

猜你喜欢
言语结构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截句:鹰的言语和凡尘的爱在梦的边缘聚焦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论《日出》的结构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基于BIM的结构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