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2016-02-22 13:54:16白晓双王雷
西部皮革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港口物流发展思路

白晓双,王雷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白晓双,王雷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锦州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点,并已成为辽宁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之一。随着经济发展,锦州港港口物流面临着众多挑战,亟需面对新形势调整自身发展思路。

关键词: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思路

1锦州港基本情况

锦州港是中国渤海西北部 400 多公里海岸线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锦州港地处关内外交通要冲辽西走廊的上咽,是距辽宁西部,吉林、黑龙江两省中西部、内蒙东部、华北北部乃至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便捷的进出海口,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点,并已成为辽宁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之一。

锦州港在油品化工运输方面,主要对原油、成品油和化工产品提供仓储、装卸业务。

对大宗散装货物的业务范围包括:煤炭、粮食、等和各类杂件如钢材、水泥、等提供装卸、仓储服务,此外还提供化肥装卸、灌包、疏运业务等。在集装箱物流业务发展上,锦州港可谓势头强劲其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总比例连年提高。锦州港现有4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年吞吐量达到200万TEU,其中码头前沿最深达16.3米,能够接卸第六代集装箱船舶。在集装箱码头建设上,锦州港配备了先进及现代化的各式装卸机具,包括岸桥,厂桥,叉车等设备,同时锦州港建设了73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配备了大型化专业集卡车队,可满足对集装箱的装卸、堆存、拆装箱、多式联运、洗箱、修理等多项服务。在集疏运网络方面,锦州港现已开通了 20多条集装箱航线,覆盖了全国95%的港口。同时在海铁联运的发展上也大有作为,开通了二十几个专用站点。同时,为了巩固锦州港北方粮食第一大港的地位,港口己与黄埔港,蛇口港等南方港口开通粮食定线班轮,其中锦州港至妈湾港每18天一个航班,至蛇口港媒20天一个航班。在铁路运输上,港口也与多条主干线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福射网络。

2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2.1航运现代化对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航运业发展所呈现的全球一体化、船舶大型化、服务信息化的趋势对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港口逐步向着码头泊位深水化、装卸作业高效化、服务电子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港口企业只有从全球市场出发,组织港口生产经营,才有可能参与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只有成功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2.2临港工业发展速度缓慢

临港经济发展不发达,对锦州港的支持度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临港工业规模太小,发展速度缓慢。港口相关企业中,工业企业34家,其中规模较大企业仅6家,占17.6%;对港口依托度较大的因港而建及港口牵动型企业共78家,其中工业企业仅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4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

2.3集疏运能力不能满足港口未来发展需要

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增加,作为锦州港主要集疏运方式的国有铁路、地方铁路运输能力及运行状态远远不能满足港口未来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港口集疏运的瓶颈;同时疏港公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发展滞后,腹地的集疏运条件给港口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

3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思路

3.1加大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锦州港巳成为东北西部和内蒙东部地区物流集散中心,成为国家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成为中国最大的内贸散粮中转港。2011年到2013年是锦州港港口功能提升、科学技术进歩及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时期,是锦州港实现亿吨大港的重要机遇期,也是锦州港发展成为外蒙及内蒙东部地区出海大通道及东北亚集装箱运输支线港和区域性重要枢纽港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锦州港2011-2013年三年规划纲要》,对于坚持“亿吨大港,能源先行,合作联动,港城共荣”的总体发展思路,促进锦州港和谐、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加快临港工业区的建设

港口物流发展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打造临港工业区,这是对港口货源的有力保证,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临港工业要依托于港口的资源优势,打造大型化,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要以完善港口腹地工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综合配套功能为契机,改善产业集聚条件,提升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集聚能力。对锦州港来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给予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优惠,吸引大型企业入住,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临港工业规模扩张与优化结构结合,着力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还要以港口主营货种为建设重点,如发展炼油和化工企业,开办炼油厂,油品加工中心等,还可兴建大型粮食、矿石等物流链,完善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功能。同时,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促进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力。

3.3改善锦州港铁路集疏运环境

目前锦州港港区内铁路总长30公里,作业线路15条、走行线路2条,有效作业长度10.176公里,其中2条走行线路属于高天地方铁路资产。由于地方铁路的存在,增加了交接环节,降低了运行效率,地铁已经严重制约港口的未来发展。必须完成整合地铁资源,收购地方铁路,实现国铁机车直进直出,引进国铁参与港口铁路作业。完善港区内铁路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进行港区内铁路电气化及信号灯体系改造升级,符合国铁规范要求。进行锦州港西环线铁路工程。争取将锦州港铁路建设纳入国铁整体布局及规划。

参考文献:

[1]谭思夏.锦州港港口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2]张丽凤,占鹏飞,李昕,刘艳良.辽宁沿海临港智慧物流推进策略与政策支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28:57-61.

[3]王刚,牛似虎.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联动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3,07:5-8.

[4]孟威,陈继红,郑师禹,张方伟.辽宁省沿海港口物流发展竞争态势与对策[J].港口经济,2015,10:22-26.

中图分类号:F5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118-01

猜你喜欢
港口物流发展思路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营口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商业经济(2016年11期)2016-12-20 19:30:11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K12教育的现状与“互联网+”的发展思路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探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