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一种新型课程的追寻与实验

2016-02-21 03:35徐子春
现代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儿童剧语言课程

■徐子春

儿童剧,一种新型课程的追寻与实验

■徐子春

地处济南市西北城乡接合部的泉城花园小学,是2008年建成使用的小区配套式学校,外来随迁子女和农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生658人,教师39人。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学校于2011年以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研究的形式,启动了《小学儿童剧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历经5年多的艰难探索,终于把我们十分向往而又感到难度极大、有点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憧憬,付诸艰难曲折的本土行动,收到了“一棋走准,全盘皆活”的功效。

一、追问与反思:引发对儿童剧课程的聚焦与尝试

(一)由学生的语言能力普遍较差引发的思考与尝试

我们这些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陪伴孩子的园丁们,在看到他们天天进步的同时,也观察到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就是在孩子们中普遍存在着说话打哏、蹦词儿、有话不会说等语言障碍现象。究其原因,与现行分科教学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现行分科教学在系统认知、学科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主渠道作用。但由于长期受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科壁垒以及教学任务重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等多能力相对较弱;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外显之一。当下学生以及未来的社会人可以不经常写文章,也可以不进行高深研究,但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人际交往、口头表达像阳光空气一样,须臾不能离开。有鉴于此,我们于2011年尝试开发了“语言表演”课程。聘请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到校上课,试图通过每周一节的专业训练课,如指导发音、绕口令、诗歌朗诵等,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达到流畅表达、提高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

(二)反思“语言表演”课程引发的深度思考与尝试

“语言表演”课程实施半年以后,我们发现,语言表演课注重的是技巧训练,通过台词方面的训练,确实让学生表达时变得口齿清楚、声情并茂,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并不明显。我们应开发一门怎样的课程,不仅为孩子们的校园生活留下快乐、幸福的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在学校举办的一次艺术节上,当孩子们演出由济南市艺术剧院的老师指导编排的儿童剧《字典公公》时,我们发现,他们对这种表演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所有观看的孩子们都被剧情所吸引,所有演出的孩子们都在倾情投入地表演。尤其是看到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作为剧中的一个小配角“逗号”站在舞台的一角,为配合主角的演出做出不同的喜怒哀乐的表情时,我们更深切感受到了“儿童剧”这种新奇的艺术形式对孩子们的巨大影响力。“以做主角的心态,做更好的自己”不正是我们对孩子们的期望吗?其集语言、形体、音乐、美术等多元学科的融合,可以全体参与的独特优势,校园生活中随处可挖的创作素材,孩子们对表演的强烈渴望……历经数次论证后,我们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儿童剧。

2011年下半年,我校成立山东省首个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实践基地,正式将“语言表演”课更名为“儿童剧”课程,立项了市级课题“小学儿童剧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课程实验与探索。

二、普及儿童剧:对一种新型课程形态的实验与探索

(一)课程目标:重在体验的全人培养

随着对儿童剧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理解的儿童剧课程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演员,训练表演技能,而是以儿童剧为载体,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感体验、欣赏鉴别、创编等多种教育活动中,提升感受力、表现力,在课程中能够看到别人、看到自己、看到天地、得到天性的解放,对生活和世界有更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将儿童剧课程的目标定义为:一门以儿童剧为手段的、以身心体验为重点的、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特教育价值的综合性课程。

(二)课程意蕴:广采博取之后的聚焦

早在1967年,艺术教育家布赖恩·威在他的《通过戏剧进行开发》一书中就提出了“戏剧首先是一种促进孩子作为人类一分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戏剧教育开发每一个人”的观点。加拿大的韦爱诗博士在他的《象征戏剧与读写能力的联系:全脑,全身,全方位学习》一书中用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儿童的想象表演的技能和语言是同步生长的。这说明象征性戏剧表演技能在任何年龄组和任何语言体系里都是一种读写能力培养的必要的手段。

借鉴中外关于儿童剧的研究成果,立足我校实际,我们将儿童剧的课程意蕴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运动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能力为主导,以结合教材改编的课本剧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编的生活剧为重点内容,以学生扮演角色、经历过程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课程的形态。

(三)课程形态:网状结构的“三大支点”

儿童剧课程是一门包括开发教材及读本、创编剧本、排练演出、舞美化妆、灯光配乐等内容在内的综合课程,必须统筹兼顾,分项落实。

1.制定《儿童剧课程实施纲要》

严格、规范的制定儿童剧课程计划,包括课程实施目标、课程设置、实施要求、步骤、评价等内容。要求教师在充分学习、领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心理特征,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儿童剧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严谨性。

2.编写《儿童剧课程试用教材》

本着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原则,设计课程框架,大体按照“基础训练”“表演训练”“语言训练”“体验感悟”等四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设置内容。附设“灯光”“配乐”“舞美”“化妆”“导演”等方面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比如一到三年级设置绕口令、贯口、快板、相声等内容,意在对学生进行舌头柔韧性、气息和语言训练;设置小学生常用礼貌用语、趣味对话、童话故事等内容,意在训练学生的交际对话能力。

3.编写儿童剧读本

学生读本,以经典作品为主,以主题来呈现,兼收儿童剧的各种剧种形式,配以相应的拓展知识链接,以简短的文字说明推介剧本,供学生阅读,选择喜爱的角色表演,低、中、高三个年级各编一本。教师读本采取“经典儿童剧目推介+儿童剧指导理论+学生儿童剧指导教学建议”的形式呈现。

三、普及儿童剧:攻克剧本编写难关

(一)对师生创编剧本加强专业引领

创编儿童剧是完全不同于教育教学的一种艺术创造,无疑是比写教案和写作文难得多的新尝试。为了降低难度,我们从戏剧殿堂的各种艺术样式的大视野中聚焦到儿童剧这一种艺术样式进行培训指导。邀请优秀儿童剧作家、演员、教科研人员进行专题辅导,派骨干教师外出接受培训,开展儿童剧创编沙龙活动,普及创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出了“有一个好创意,有一个好故事,有一条好线索”的基本要求。师生在创编中学习创编,朝着儿童剧的艺术殿堂一步步攀登。

(二)创编课本剧

小学各科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儿童世界,为改编课本剧提供了框架、故事、任务、情节、语言等要素,只要按照儿童剧的基本要求略加改编,便可生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儿童剧。孩子们在学习中已经有了感悟体验,再编儿童剧很容易转换到新的艺术形式,像《森林王国的故事》《小木偶的故事》《织网巧匠》等一大批课本剧都是根据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改编的。

(三)创编儿童生活剧

创编儿童生活剧也是为了降低难度而选择的一种艺术形式。生活剧中的“生活”,特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或耳闻目睹的事物,或师长、自己,或快乐、痛苦等,散发着温度,充溢着快乐。孩子们从身边生活中提取信息、收集素材、提炼主题、构思故事,谓之“生活剧”。我手写我事,我口说我心,情动而辞发,辞发而溢彩,一幕幕好戏应运而生。像《招聘主持人》《与安安全全做朋友》《弯弯腰,伸伸手》《水彩笔的争吵》等剧目,都是孩子们从身边生活中获得灵感而创编的生活剧。饱览一本本构思奇妙、充满童真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儿童剧创作为他们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四)撰写创生剧

所谓创生剧,主要指由教师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创作的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在普及与提高中,它属于提高的部分,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创作题材与孩子们的创编同源,来自于教材和身边生活,只不过范围更广,角度更多,挖掘更深。像我校老师集体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在语言的运用上,不仅提炼了儿童语言,而且吸收了诗歌合辙押韵的特点,充满韵味和节奏感。其创作水准接近专业水平。此剧荣获2012年山东省暨济南市校园科普剧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13年4月26日下午,受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和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特邀,此剧在全省科普剧培训班上演出,受到好评。

四、 普及儿童剧:引领全员参与的“三步走”策略

(一)起步:语言训练课

孩子们初涉儿童剧,必须先过语言关。为此,我们精心筛选了语言表演课的部分发音、台词方面的训练内容,作为儿童剧表演的根基保障。在前不久举行的市级科普剧选拔赛中,我校孩子们演出的《天国之渡》获得了为数不多的晋级省级大赛的名额。评委们评价他们的台词说得具有专业水准,在传情达意上很出色。

(二)提高:能力训练课

表演,是儿童剧的又一项基本功训练。我们首先进行浅层次的模仿力训练,让学生从最熟悉的小动物开始模仿;进而模仿身边熟悉的人物,再深入生活观察不同的人物进行模仿,如工人、农民、交警、超市收银员等。

后来渐渐延伸到通过一些小游戏进行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等多种能力训练。如我们让学生想象“在沙漠中行走”。很多孩子都没有去过沙漠,但全都从电视中见过,因此他们要结合已有的认知加上自己的想象表演出在沙漠中行走的样子,然后再想象穿上轮滑鞋怎样行走。一会儿脱下轮滑鞋,走到小巷子里,又该是什么样子。这种碎片式的游戏训练提升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丰富了体验,为整场儿童剧目的表演积累了认识和经验。

(三)跃升:儿童剧课程步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如果说语言表演训练和能力训练是儿童剧课程的发端,随之引入的经典儿童剧表演则标志着儿童剧课程步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在最初引入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利用每周一节的儿童剧课在各年级排练了《小红帽》《七色花》《动物心语》等儿童剧经典剧目,并在校儿童剧展示节进行了展演。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剧目受剧情的限制,只是少数孩子的演出,多数孩子只能在台下当观众。当看到台下那么多双亮晶晶的眼睛流露出无比羡慕的眼神时,我们深深感到,儿童剧的舞台不应是少数孩子的专利,它理应成为人人参与和体验的平台。2013年伊始,我们及时从三方面进行了课程实施调整。

1.每个孩子都要参与

先是在选择主要角色时,摒弃教师挑选演员的做法,而是变为有几个主要角色,就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一个角色,或让孩子们自己分配角色,小组成员都来表演这个角色。演出时,每组各推选出一人进行组合表演。第一轮表演结束,各组再推选一人进行下一轮表演。这样每个孩子都承担了角色演出的任务,都获得了角色体验。同时在观看别人演出的过程中,可以关注自己曾表演过的角色,从中获得启发和新的视角,进而修正自己的表演。这样的改进让每个学生全程参与进来,孩子们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最后,大家一起选出同一角色中的优胜者,组成最有表现力的剧组,代表本班在全校展示。

2.每个孩子都有分工

一旦全校展示的角色确定,组内其他孩子都要和他一起讨论角色、出谋划策,都可以自由组合进行演出幕后的工作,比如录音乐、做道具、进行舞台布置等,每个孩子都有事做。如在排练《诚实的孩子》时,同组的孩子就为本组扮演国王的孩子制作了象征最高权力的手杖,并从家里为他带来了一顶高帽子。

3.每个孩子都是主角

后期,我们陆续开发了成语故事类、寓言类、科普类、课本改编类等各种儿童剧体裁。尤其是增加了师生原创类剧目。它们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体验的机会。如师生原创类剧本《蜗牛的奖杯》,大家自己创作角色、编台词,把班内的每个孩子都设计成故事中的角色,全部参与到剧情中来。哪怕只是当舞台布景,比如一棵树、一朵花等等,都是剧情的一部分,一举一动都要跟随剧情去体验、去表现。做得到位了,就为整场剧目的演出贡献了力量,配角的作用就和主角一样是举足轻重的。

五、经历过程: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精彩

(一)儿童剧,让孩子们变得有胆量、自信了

在儿童剧课堂上,老师一直对孩子们说的是这样一句话:“只要敢于表现自己,无论有没有成功,你都是最棒的!”前不久,我们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有个问题是:通过上儿童剧课,你最大的转变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谈到了自己变得自信的问题。

“交了儿童剧这个‘好朋友’,我从原来一个内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乐观、开朗的大姑娘。儿童剧改变了我的性格,相信它会给我带来更大的惊喜。”这是严菡同学的心里话。

(二)儿童剧,让孩子们有了对艺术的敏感和热爱

儿童剧课程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可以完全投入角色,获得其他课堂上不一样的知识和体验,有些孩子甚至开始对人生有初步的规划和憧憬。程彤旭同学这样说,“我演过一棵树,虽然只是一棵树,但让我改变了很多。在台上表演时,我发现反应力和表现力很重要。比如说,一只虫子爬在树身上,树要有难受的感觉,还要用动作把它展现出来,让观众明白自己演的是什么。”

(三)儿童剧,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儿童剧课带给了孩子们无比的乐趣,更带来了许多的启发和奇异的想象。课堂上,他们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自由发挥,把想象到的演出来。用韩韫泽同学的话说就是:“我本是一颗小小的行星,‘哗’的一下就变成了一颗硕大的恒星。”

四年级的张筱航同学曾是个内敛、害羞的小女孩。她表演过章鱼、垃圾桶,还演过《海底历险记》中的小女孩“琳琳”。课下,她和饰演海星的穆一硕同学经常对戏和商讨动作,每次都会碰撞出很多新奇的想法,都会设计出不一样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角色。她的舞台感渐渐增强,表演时特别有张力。

(四)儿童剧,让孩子们更向善和富有同情心

儿童剧带给孩子们的太多了!一场场剧目,让他们知道了和同学们要团结,要合作,要信任,要分享,更培养了他们向善的品质和同理心。正如《彩虹色的花》告诉孩子们的:“如果别人有困难,要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这样,你有困难时,他也会帮助你,并成为你的朋友。”

仝学文同学表演过《天国之渡》中“角马爸爸”这个角色。在给爸爸的生日贺卡上,他这样写道:“‘角马爸爸’这个角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的慈爱和不容易。以后,我要好好地表现,不让爸爸操心。还要容纳别人的种种缺点,就像爸爸宽容我所闯的祸、所犯的错误一样。”

(五)儿童剧,让孩子们学会了认真和坚持

演出儿童剧的过程,也是孩子们的思想一次次发生蜕变、升华的过程。

对于认真和坚持,每个孩子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为音乐科普剧《小蝌蚪找妈妈》录音时,反反复复要站着录几个小时。虽然腿很酸,但为了演出效果,四年级的7个小孩子一直站着录了下来,非常劳累。这一过程教他们懂得了“坚持、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六、前景展望:让儿童剧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引擎

一门新型课程进入学校,应该有各种形式的探索。从课程建构方面看,国内儿童戏剧课程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数不多的学校还处在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摸索实践中。因此,我们期待通过未来的探索,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并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儿童剧课堂教学模式。

从学校特色发展看,我校的儿童剧课程走到今天,其作为一门着眼于全人培养的学校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形成学校特色意义非凡。现在,我们正尝试着把儿童剧作为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引擎,将其引入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如用儿童剧涵养好习惯,将儿童剧表演因素引入学科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全面带动教育教学工作发展,打造着独具泉城花园小学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

济南市泉城花园小学,山东济南 250001)

(责任编辑:高 原 丁德文)

猜你喜欢
儿童剧语言课程
儿童剧发展之我见
现代儿童剧发展的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语言是刀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我的妈妈是儿童剧演员
发展与反思—儿童剧的发展路径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