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风全,朱淑惠
1.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广东 广州 510800;2.广州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405
运用仲景经方治疗便血方证浅析
马风全1,朱淑惠2
1.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广东 广州 510800;2.广州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405
便血;经方;方证
血从大便而出谓之“便血”,血之出处有在上在下之分,现代医学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及下消化道出血,中医学谓之远血及近血。仲景首创吐血、便血辨证论治体系,其《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专篇论述,奠定了论治消化道出血的基础,加之散在于其他杂病的消化道出血诊治的论述,形成了仲景消化道出血学术理论。在临床运用仲景经方治疗便血病症常可取得满意疗效,简列方证如下。
因阳明邪热迫血妄行动血,血为热迫而下行,临床上常见阳明热盛之便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1]《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下血者,便血也。”临床鉴别要点为:谵语,头汗出。辨证用方为桃核承气汤,本方为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而加桂枝、桃仁而成。方中桃仁活血化瘀、滑利下行为主药;得桂枝辛温通达,则活血之力最强,妙在调胃承气汤疏利通道,又不失泄热逐瘀之原旨。大黄既可荡涤实热,又能凉血化瘀,为气血两调之圣品,以之相佐,则全方泄热通瘀。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清热,以助大黄通泄之功。甘草益胃护中,调和诸药。
病案举例:苏某,男,52岁,因“发热3天,腹痛黑便3天”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患者2年前行胃次全切术后,纳差,大便干结,量少,呈暗红色,常头汗出,性格急躁,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细。诊断:粘连性肠梗阻,中医辨证属阳明瘀热阻肠,津液枯灼。治宜祛瘀攻下,佐以活血润肠生津。处方:桃仁10 g,桂枝6 g,大黄(后下)、火麻仁、郁李仁、当归、枳实、牡丹皮、黄芪各15 g,芒硝(冲)30 g,甘草12 g。服2剂后痛除便畅通,继原方去芒硝、大黄、火麻仁、郁李仁,加生地黄、玄参各12 g,水煎服,每天1剂,服4剂痊愈出院。
因湿热浸淫脉道,迫血溢于脉外而下注,临床上常见湿热出血之便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6条“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2]。《金匮要略心典·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下血先血后便者。由大肠伤于湿热。而血渗于下也。大肠与肛门近。故曰近血”[3]。临床鉴别要点:便血色鲜红,治宜赤小豆当归散。本方具有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之功,主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者,近血在肛门属痔,以本方能治愈。赤小豆以其能利湿行血去瘀也,浸取其芽,取其升发之性,其功便捷,其用当归者,以其能活血补血润肠去瘀也,合用血热平而血瘀自去。
病案举例:王某,男,35岁,内痔便血发作,血色鲜红,点滴而出,口唇干燥,周身倦怠不适伴热感,小便黄,舌红,脉弦细略数。辨证属气虚不能摄血,血渗于大肠,兼湿热内蕴所致,治当益气养阴而化湿热,方选赤小豆当归散加味。处方:赤小豆30 g,当归、党参、槐花各15 g,炙黄芪、生地炭各20 g,荆芥炭10 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天1剂。二诊:服上方7剂,自觉周身发热消退,精神好转,小便转清,便血止,舌红少苔,脉沉弦,症悉除。
因阳虚不能固摄血脉而血溢于脉外,临床上常见脾阳虚出血之便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15条:“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2]。《金匮要略心典·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肛门远。故曰远血”[3]。临床鉴别要点:便血色暗。治当温脾摄血,益气养血,方选黄土汤,本方具有温化寒饮,养血止血,治出自远处的胃肠之血,应用生地黄、阿胶补虚。当有面色苍白,疲弱,极虚贫血等症,用大量附子祛阴寒,合白术去水气痹痛,生地黄与黄芩合用而治热烦,尤其四肢痹痛、口苦烦热以上诸症,伏龙肝常用至50~150 g,可先煮数沸,澄清后去滓留汤煎它药。
病案举例:罗某,男,35岁,2014年6月12日初诊。症见:胃脘痛,大便下血,色黑紫,常左腹痛及胃脘痛,口干思饮,心烦,纳一般,伴四肢发凉,苔白腻,脉沉细,证属阳虚饮泛,饮久生热,伤络血溢。处方:生地黄20 g,党参、白术、白芍、黄芩、当归、艾叶各10 g,干姜、川附子、炙甘草各6 g,伏龙肝(煎汤去滓)60 g。上药服9剂,脘痛已止,便血渐愈。
因下焦瘀血病变部位常在大肠,或在女子胞宫等,因此下焦瘀血方证亦可用于热与血结之便血,治便血从下而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医宗金鉴·伤寒论注》:“下血乃愈者,言不自下者,须当下之,非抵当汤不足以逐血下瘀,乃至当不易之法也”[4]。仲景所言:“下血乃愈”,其治当活血化瘀的峻剂,药力猛,方中除桃仁、大黄以外,还有水蛭、虻虫可以直入血络,行瘀破结。二药一飞一潜,相须为用,则破血逐瘀之力尤强。如体质虚弱,必须慎用,不得已而用之,应以小剂量调养气血,以防血下太猛而致暴脱,得下即停药,不必尽剂。
病例举例:杨某,男,42岁,因车祸于2013年3月6日急诊入骨伤科。经X线摄片诊断为L3-L5腰椎压缩性骨折,经骨科常规处理,外伤后4天,左少腹疼痛继而全少腹硬满绞痛难忍,大便时溏时结,质暗黑,便溏时腹痛稍缓解。低热,体温37.8℃,汗出,口干,喜饮,小便自利,舌紫红、苔黄干,脉弦细略数。证属外伤瘀阻,气滞化热,腑气不通,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便,用抵当汤加甘草。处方:水蛭、桃仁各10 g,虻虫6 g,大黄12 g,甘草5 g,水煎服。服药3剂后排黑便,量多,质软。第2次服药后又排便1次,腹痛腹胀消失,热退,体温36.7℃,思食,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有力,遂停服上方,以沙参麦冬汤加丹参、当归调理善后。
因肾阳虚弱,不能固摄,脉络不固,而见阳虚滑脱之便脓血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第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1]。《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本条是属于少阴病虚寒性的下利便脓血,其原因是由于脾肾阳气不足,肠胃虚寒,下焦不能固摄所致”[5]。临床上鉴别要点为:便脓血,腹痛,小便不利。其治以桃花汤,温涩固脱。本方以赤石脂温涩固肠为主药,干姜温中阳,佐以粳米益脾胃,三药合用,以奏涩肠固脱之功效。此处赤石脂的用法颇具特色:一半全用入煎汤剂,取其温涩之气,一半为末,以小量粉末冲服,取其直接留着肠中,加强收敛作用。赤石脂原为土质,其性微温,故善温养脾胃。因赤石脂具有土质,颇有黏涩之力,故又善治肠下脓血;又因其生于两石相并之夹缝,原为山脉行气之处,其质虽黏涩,实兼能通气血之淤滞,故方中重用之以为主药。至于一半煎汤,一半粉末服者,因凡治下利之药,丸散优于汤剂,且其性和平,虽重用一斤犹恐不能胜病,故又用一半筛其细末,纳汤药中服用。用干姜者,因此证其气血因寒而淤,是以化为脓血,干姜之热既善祛寒,干姜之辛又善开瘀。用粳米者,以其能和脾胃,兼能利小便,亦为治下利不止之辅佐品。
病案举例:黄某,女,15岁,2012年7月1日初诊。患者于10天前大便脓血,每天10多次而致脱肛。某医院治疗3天,效差。大便镜检:红细胞3~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5~10个/高倍视野。西医诊断:急性菌痢;脱肛;营养不良Ⅱ度。经补液、头孢曲松、黄连素等治疗4天,疗效不显,转中医诊疗。患者面色不华,精神萎靡,不思纳食,便时里急后重,肛门脱出,大便全为脓血,每天12~15次,小便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泻痢伤脾,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致大肠滑脱。治以排脓生肌止痢,温中涩肠固脱之法。方选桃花汤加减:赤石脂30 g,干姜2 g,薏苡仁、焦山楂各18 g,冬瓜仁10 g,木香4 g,白芍6 g。每天1剂,水煎服。第一天分5次服完后,大便每天减至6次,余证同前。上方续服4剂,精神好转,饮食转佳,大便正常,脱肛好转。
便血病症是临床急危重症,临证必须整体全面,同时也要灵活对症化裁。临床辨治当重视脉诊,《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5条“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2]。其证机是阳气虚弱,气不得固摄而血外滑,其治当温阳益气摄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0条:“脉浮滑者,必下血”[1]。脉浮滑一般主在上之出血证,但也有主在下出血者,临床切不可忽视。又如脓血症虚实证机均可有脉数,审其脉数则分有力与无力之不同,若脉数而有力,则为阳明血利实热证,其证机是邪热盛实而与血相结,热迫血而与血相灼腐;若脉数而无力,则为阳明血利虚热证,其证机是虚热内扰而与血相结,虚热蒸动营血,并与血相灼腐。此外,“或见症”可以理解为仲景经方的对症加减用药,符合仲景“随症治之”,也反映了疾病在主要病机基础上的具体复杂个性变化特征,有主有次,考虑整体全面,才能效如桴鼓,知常达变,领会仲景经方实质。
[1]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89.
[2] 何任.金匮要略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4-146.
[3]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6-17.
[4]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85.
[5]陈亦人.伤寒论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69.
(责任编辑:骆欢欢)
R222
B
0256-7415(2016)06-0265-02
10.13457/j.cnki.jncm.2016.06.117
2015-12-30
马风全(1974-),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常见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朱淑惠,E-mail:36367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