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组织胚胎学教学与中医基础知识相结合探讨

2016-02-21 09:13:18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辽宁沈阳0847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第二神经外科辽宁沈阳004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4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中医学

王 玥,张 浩,王 旭,于 嵩(.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辽宁沈阳0847;.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第二神经外科,辽宁沈阳004)

中医院校组织胚胎学教学与中医基础知识相结合探讨

王玥1,张浩2,王旭1,于嵩1
(1.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辽宁沈阳110847;2.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第二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24)

【提要】在中医院校,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医学,还要学习西医基础课程必修课,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中西医2门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在某些方面是相连的,为了让学生学好重要西医课程中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文探讨在授课时融入中医学知识,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逐渐探索出一套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效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胚胎学;组织学;中医医科大学;教学方法

组织学与胚胎学不仅是西医的重要基础学科,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也同样占重要地位。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西医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与中医学基础知识的联系,未能做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医院的临床岗位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组织学与胚胎学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起来,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渗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课程关联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作者主要的授课对象为中医学和针灸推拿等中医院校中传统专业学生,他们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在学习其他课程时往往比较吃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发现将西医课程与中医学的重点内容有效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件

“教师就像一把金钥匙,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宝库”,这一比喻形象地体现了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储备丰富的知识是一名教师教学过程的基础,认真备课对于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一名在中医院校教学的西医教师,备好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在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同时,将中医基本知识融合进所讲内容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现出中医特色,巧妙结合中西医知识,如结缔组织一章中的血液一节,在课堂上,描述正常红细胞和白细胞镜下结构的同时,可以查阅一些和血液相关的中医知识,如血虚症及其现代的研究。中医理论认为,血液的生成主要由营气和津液转化而成,血虚症的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心悸、失眠等,由于现代医学中的贫血症状属于中医血虚范畴,这样就很好地结合了组织学中重点介绍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及相关疾病等知识点,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不觉得枯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为中医基础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当然,要做到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知识掌握丰富,离不开教师平时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认真专研、解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在教学方案设计方面,教师应努力做到把教学内容简洁化、形象化和逻辑化,教学目标明确,把不同学科关联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切勿偏离重点,一味地追求内容的量而放弃质,做到求新、求变、求好;除此之外,教师要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的材料,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中医文化水平,毕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可通读中医基础理论或伤寒论等中医教材,也可阅读相关的资料,必要时虚心向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资历深的中医教师请教,多听他们的理论课,每轮课结束后均会有不同的收获和领悟。

2 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2-3]。在以往教学中,医学知识几乎都是靠死记硬背,掌握好课本上的重点,考试就可以考出好成绩,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强调出掌握内容、了解内容和自学内容,学生也被动地学,缺乏主动性参与及本身对知识点的延伸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基本方法是:将本节课的基本理论知识点讲解后,让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中医学知识提出问题,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课堂上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热情高涨、气氛活跃,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也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背题,而是正确引导学生养成中西医之间融会贯通的学习习惯,丰富了学生自己的知识面,如消化系统、器官的显微镜下结构是组织学的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但是枯燥的讲解,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印象不深刻。而作为一名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将来在中医院的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消化系统的有关疾病,那么联想到中医学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如舌苔的变化与中西医诊断,黄苔和白苔分别见于哪些消化系统疾病;根据课堂上讲的显微镜下结构联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临床症状,再比如免疫系统,哪些中药治疗艾滋病可改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再如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正常传导有助于肺的肃降,那么在学习组织学的结构后,可进行讨论病理情况下肺和大肠的表里关系及机制,使学生不仅情绪高涨地学习组织学这门西医课程,还复习和总结了中医学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恰当使用中医临床案例,活跃课堂气氛

在西医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其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与临床联系紧密,可以说组织学与胚胎学可直接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4-7]。而中医学是以中国汉民族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欧洲的现代医学存在相容关系,基于中医学的这些特点,针对于中医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在西医课程的课堂上也要凸显其重要性,恰当地使用一些提炼出的可供教学使用的中医临床案例资源,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学生在学习组织学时产生的枯燥乏味现象,还可提高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对知识的中医临床应用能力。如中医学认为面肤为五脏之镜,皮肤及附属器的功能状况,与皮下组织的血液供应、神经体液的调节及全身的机能状况密切相关,皮肤、毛发及爪甲是脏腑的外候,临床中常见到皮肤失润、毛发枯槁、爪甲易脆的患者可见于脏腑功能不足;再如,与内分泌系统有关的中医虚证,虚证患者表现出多个内分泌器官在形态学方面的退行性变化、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胞质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肾上腺皮质变薄、束状带细胞类脂丢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呈扁平形、滤泡中胶质增多等。教师运用中医临床案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尤其是作为中医院校的一名西医教师,怎样有效地向中医学靠拢,体现出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和发展全新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8],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1]王莉,郭斌,李青.如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4):396-398.

[2]薛素铎,兰劲华.工科专业课考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0(6):80-81.

[3]宁滨.关于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9-12.

[4]杜冰,杜已平.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组胚教学中的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26(1):41-43.

[5]官晓洁,孙莉,毛庭枝,等.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3-5.

[6]石玉秀,沈卓,李花,等.组织学与胚胎学PBL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18(4):437-439.

[7]衣艳梅,陈东,梁艳清,等.对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解剖学杂志,2014,37(5):目次4.

[8]赵英侠.组织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初步尝试[J].解剖学杂志,2013,36(3):428-43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4.061

C

1009-5519(2016)04-0624-02

(2015-11-18)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中医学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6:56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8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