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2016-02-21 09:32谭展鹏刘云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急性期脑缺血黄芪

王 晶,蒋 璐,谭展鹏,刘云涛

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王 晶,蒋 璐,谭展鹏,刘云涛

目的 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炎症反应的角度,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在本病急性期治疗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4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疗程均为3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IL-6、TNF-α、hs-CRP、WBC、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改善临床症状,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黄芪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神经保护;炎症反应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1],其中以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最高,在我国为43.7%~78.9%[2],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方法相当缺乏。因此,有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3-4],炎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是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脑缺血疾病反复难治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以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为研究对象,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留观收治并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5岁~76岁(70.38岁±4.68岁)。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42岁~78岁(68.02岁±6.33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撰写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的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6],年龄40岁~85岁,病程<24 h,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有脑缺血并排除脑出血者。

1.3 排除标准 接受溶栓、降纤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合并急性脑出血或其他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既往有中风病史;合并恶性肿瘤,接受抗炎或免疫药物治疗;有急性或慢性感染病人;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处于急性期;昏迷病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病人。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撰写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与呼吸支持,控制体温、血压、血糖,营养支持等常规处理以及给予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等特异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0.9%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加入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40 mL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入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疗程为3 d。

1.5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等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WBC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以及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由局部缺血性损伤所致的炎性级联反应是脑缺血后的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依据其水平变化可以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7]。IL-6作为炎症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损伤过程中起保护作用还是损伤作用,目前尚有争议。有学者提出其在急性期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而在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因调节因子起到神经营养作用[8]。急性脑梗死后局部脑组织中IL-6迅速表达,与血液中WBC增多有关[9]。脑缺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过度表达,使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而外渗,浸润病区,启动炎症反应。过多的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可阻塞微血管,造成局部缺血;同时释放蛋白水解酶、自由基等损害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脑屏障,产生一氧化氮(NO)等毒性物质诱导细胞凋亡,加重脑损害[10]。因此,观察外周血WBC可间接地反映出脑损害的动态变化[11]。hs-CRP是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和组织损伤时显著升高,有研究表明[12],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后继发性神经元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可导致缺血区梗死范围的扩大和继发性脑损害的发展,hs-CRP水平升高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更易发生死亡或新发血管事件。朱卫香等[13]研究表明,hs-CRP的升高水平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呈正相关,体内血清hs-CRP浓度越高,可能炎症累及的血管范围越广、数量越多,病情越严重。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多效性细胞因子[14],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过程,可刺激 IL-1、IL-6、ICAM-1等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及功能,诱发机体凝血机制,促进血栓形成;TNF-α还可以诱导神经毒性介质,破坏血脑屏障和影响血管重建,加重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由于其与炎症反应的这些密切相关性,近年来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成为神经病学研究的重点,有许多研究表明脑梗死病人血液中TNF-α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16]。总之,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手段。

黄芪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芪提取而成,主要成分有黄芪皂甙、黄酮类似物、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补气升阳、健脾利湿、益气固表等功效[17]。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能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含量,清除氧自由基,增加微循环灌注等,从而有效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8]。动物实验发现[19],黄芪注射液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抑制TNF-α的过度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血必净注射液是在“菌(细菌)毒(内毒素)炎(炎症递质)并治”的理论指导下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主要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组成,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红花黄色素A、川芎嗪、丹参素、阿魏酸、芍药苷、原儿茶醛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功效。体内外实验均证明血必净具有良好的抗炎症反应作用[20-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的水平、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证实了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同时也说明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炎症反应,改善中风病人的临床症状,从而有利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

[1] 孙佳,王红,宋清扬,等.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914例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8):936-937.

[2] Sun H,Zou X,Liu L.Epidemiological factors of stroke: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tatus in China[J].Journal of Stroke,2013,15(2):109-114.

[3] Wu Y,Zhang R,Zhou C,et al.Enhanced expression of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by cortic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contributes to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LDL receptor-deficient mice[J]. Atherosclerosis,2009,203(2):360-370.

[4] 曾丽莉,陈生弟.脑卒中生物学标志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2):171-174.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4):50-59.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55-56.

[7] 陈素辉,孙华,徐虹.针刺、中药对脑缺血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1(5):69-72.

[8] Suzuki S,Tanaka K,Suzuki N.Ambivalent aspects of interleukin-6 in cerebral ischemia:inflammatory versus neurotrophic aspects[J].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2008,29(3):464-479.

[9] 王红清,赵鸿平.急性脑梗死病人白介素- 6的动态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0):579.

[10] Frijins CJ,Kappelle LJ.Inflammatory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Stroke,2002,33:2115-2122.

[11] 苏国华,王大力,彭延波.外周血白细胞动态测定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2):164-165.

[12] 吴雁,胡进访.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hs-CR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山东医药,2013(29):80-81.

[13] 朱卫香,刘彦敏,韩亚军,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Hs-CRP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4):341-343.

[14] 张梅,田英,刘翠平,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TNF-α的变化及辛伐他汀抗炎作用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3):1564-1565.

[15] 黄赛娥.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相关性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7.

[16] 厉永伟.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3):187-189.

[17] 雷载权.中药学[M].第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0-281.

[18] 陈晓春,薛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黄芪对脑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4(11):974-976.

[19] 于大猛.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TNF-α、PMN吞噬功能及胸腺指数影响的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6):663-664.

[20] 冯有为,张玉生, 左拥军,等.血必净早期干预治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0):3698-3699.

[21] 石莹,王晓勇.血必净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4):497-498.

(本文编辑郭怀印)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1B031700029)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120),E-mail:wangjindoctor@126.com

R743 R289.5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6.04.004

1672-1349(2016)04-0349-03

2015-10-08)

猜你喜欢
急性期脑缺血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黄芪是个宝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