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20 19:02:42肖利贞,王裕欣
乡村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薯苗甘薯抗旱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1.冬前深耕、改土。我国北方旱地应采取冬耕随耙、不留伐头等保墒措施,翻耕深度以26~33厘米为宜。对于土壤质地黏重的甘薯田,可采用压沙法增强土壤通气性。栽培春薯宜在冬前按垄距开沟,早春施入有机肥,然后破假垄封沟成垄。冬耕宜深,春耕宜早、宜浅,土壤湿度过大时不宜深耕。

2.提早起垄,提高保墒、蓄墒效果。一般在栽插前1个月左右起垄。垄宽70~80厘米、高20~25厘米,每隔2~3米在垄沟内打一个土埂。在岗坡地,可选手扶车用起垄机沿等高线起垄;在平原地区,可用大型起垄机起垄,垄顶有个半圆形沟槽,种植时先在沟槽内浇水,再将薯苗下半部水平放入沟槽表层湿土上,然后双手拢土封平(地表露出3片展开叶),最后一压即可。

二、重施基肥,以肥调水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667平方米产鲜薯2 500~3 000千克时,需施优质农家肥2 500~3 000千克、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15千克。如农家肥不足,可用适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有机复合肥代替农家肥,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钾(15-15-15)生物有机复合肥60~80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试验表明,甘薯肥料底施比追施增产10%~15%,施肥愈晚增产效益愈小。

三、选用耐旱、抗病、高产良种

1.淀粉加工型品种。如济薯25、商薯19、漯薯10号、济薯15号、绵粉1号、脱毒徐薯18等。

2.优质食用品种。如栗子香、济薯27、岩薯5号、徐薯34、济薯26号、心香、烟薯25、西农431等。

3.早上市、高产、食味一般、红心鲜用商品薯品种。如苏薯8号、郑红21、龙薯9号、郑薯20等。

4.优质紫心食用品种。如宁紫薯1号、浙紫1号、烟紫薯1号、徐紫薯2号、渝紫7号等。

5.食用兼饲用型品种。如苏薯9号、南薯88、南薯99、川薯27、鲁薯3号等。

四、培育无病壮苗

春薯育苗期气温偏低,北方寒冷薯区可采用火炕塑料大棚育苗、火炕育苗、地热线育苗等方式;如不加热,可采用“三膜”育苗法(即大棚膜+小拱棚膜+地膜)。一般于当地甘薯栽植前35~40天育苗。若用老苗床育苗,则需更换床土,并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进行灭菌处理。

五、抗旱栽种,合理密植

河南省春薯栽植以4月下旬进行为宜。在土壤墒情好、雨水足的情况下,水平浅栽有利于增加结薯量(栽深约5厘米);若移栽期严重干旱,可采用深栽、直栽法(栽深7~10厘米),并浇足窝水。

1.壮苗早栽。采苗前几天,可在20~25℃条件下炼苗,提高薯苗质量。壮苗标准:春薯苗长20厘米左右,展开叶7~8片,叶色浓绿,茎顶平,茎粗壮,节间短,无病,百棵苗鲜质量0.50~0.75千克。

2.拉泥条。采苗后扎捆,再将苗基部长6厘米左右放入泥盆内拉泥条,然后将其取出放至阴凉处备栽。

3.假植催根栽种。采苗后如遇寒流、干风或土壤墒情差等不利条件,可在拉泥条后将薯苗放于湿润阴凉处7~10天,或将其捆成小把假植于水池中10~15天,待催出幼根,再趁土壤墒情好或点水抗旱栽插。

4.留三叶、埋大叶,抗旱点水栽插。留三叶栽法是指采用水平栽插,封土时地上部分只留幼苗上部3片展开叶,下部叶片都埋入土内。这种方法比叶片全部露出地面或将下部大叶剪去成活率高,缓苗快,干叶少,小株率低。

若插栽后风沙、干旱严重,可把地上部全部用潮土覆盖,覆土厚度3~7厘米;春薯可于栽后3~5天清除覆土,夏薯于栽后2~3天清除,遇雨要及时清土。

春薯的栽培密度一般为每667平方米3 000~3 500株,长蔓品种不少于3 000株,短蔓品种不少于3 500株。在甘薯茎线虫病区,栽植时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0.5千克兑水2 000千克,每穴浇稀释药液0.5千克。

六、地面覆盖,抗旱保墒

1.秸草覆盖。一般于栽后15~20天中耕1次后撒麦糠,覆盖量为每667平方米300~400千克,覆盖厚度为2厘米左右,要求厚度均匀。

2.地膜覆盖。采用覆膜措施,可将春薯栽植期提前10~15天,有先栽苗、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栽插两种形式。

①先栽苗、后覆膜。采用垄栽,一垄1~2行,垄宽1米,覆膜0.8米宽,先栽苗,然后按每株位置开孔掏出薯苗,并用土压实地膜和薯苗周围。为防除田间杂草,可于覆膜前对准垄面喷洒除草剂,一般每667平方米用72%都尔100毫升或50%乙草胺100~120克兑水50千克;对于禾本科杂草和阔叶草共生田,可每667平方米用70%卡草胺可湿性粉剂200~250克,兑水40千克喷施,喷后立即覆膜。②先覆膜、后栽苗。生产中可采用人工覆膜和机械覆膜两种方式,目前以机械覆膜为主。采用机械覆膜的,可提前趁墒覆膜,插栽时用直径0.5厘米、长约25厘米的铁钎由膜面斜插入土,拔出后形成深7厘米、水平长度为10厘米的洞,然后将薯苗插入,待水下渗后再用手轻按一下薯苗插入部位的垄面,使薯苗根部与土壤密接,最后用土将膜口封严。

由于覆盖地膜后甘薯单株发育相对较好,因而栽种密度应比露地密度小10%~20%。

七、覆膜栽培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1.地膜破损。盖膜压土不紧,大风刮坏,牲畜践踏,都会对地膜造成破坏。对此,覆膜时应用稍湿的土压膜边后用脚踩实;如发现地膜有损,应立即用土压膜。

2.膜下及薯苗周围有大量杂草。田间杂草残留种子多,膜孔压土不严,膜内进气多给杂草滋生创造有利条件等,均会引发这一问题。发现膜内滋生杂草且不能被高温灼死时,可在垄上杂草多而大的膜上盖土,使杂草得不到光照而死亡。如果杂草破膜而出,可把有草处的薄膜揭开,将杂草拔出后再覆膜压土。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于覆膜前在垄面喷施除草剂。

3.有些干旱年份覆膜后不增产。有些年份,虽然多次降雨,但每次降水量都较小,雨水被地膜隔离后反而会使旱象加剧。针对这一问题,除了要认真做好蓄水保墒耕作、造好底墒外,还应将垄面做得稍宽一些,并使垄面稍凹,以便充分利用降水。

4.甘薯叶片发黄。覆膜甘薯田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肥不足。因此,要在整地时施足底肥;若生长前期因肥力不足而茎叶发黄,可于封垄前在薯垄上扎眼施肥;如将硫酸铵、尿素等肥液用细塑料管或水壶浇入,然后用土将膜孔盖严;若后期有早衰趋势,可叶面喷施0.5%尿素溶液和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八、加强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春薯一般为从插栽到栽后60~70天。①查苗补栽。以选用壮苗在下午或傍晚补栽为好,可在地头栽一些预备苗以便补缺。②及早中耕与化学除草。从成活期至封垄前应中耕1~2遍,先深后浅,避免留“围根草”“卡脖泥”。③早追肥,防弱苗。肥地不追,弱苗偏追,一般每667平方米穴施尿素5~10千克。如基肥不足,可在距薯苗15厘米处每667平方米条施有机复合肥和硫酸钾各20~30千克。④地面覆盖秸草。未覆膜的,可及时覆盖秸草。⑤适时打顶。主蔓长50~60厘米时打去未展开的嫩芽,待分枝长50厘米时打群顶。⑥化控。水肥地要在封垄时,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75~90克,加水50~60千克喷洒1次,10~15天后再喷1次。⑦不翻蔓。翻蔓不仅会损伤茎叶,打乱叶片分布,而且会削弱甘薯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因此,生产中不建议翻蔓。

2.中期管理。春薯为栽后60~100天。①防旱排涝。如连续5~7天甘薯叶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复,则应及时浇水抗旱。多雨季节应确保垄沟、腰沟、排水沟“三沟”相通,保证田间无积水。②控制疯长田。如氮肥过量、水分过多、光照不足,则可提蔓、不翻秧、不摘叶,同时喷洒1~2次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及化控1~2次,水肥地宜早控。③适时追肥。如甘薯生长中期缺肥,可每667平方米追施烟草专用肥(10-10-20)15~20千克。遇旱时,可每667平方米用复合肥5~10千克溶于200千克水中,在株间打洞灌入(随即封住洞口)。

3.后期管理。春薯为插栽100天以后。①防早衰。为防早衰,可叶面喷洒1%尿素与0.3%磷酸二氢钾溶液。②控制旺长。如叶色依然浓绿,叶面积系数不见下降,可以提蔓不翻秧,喷洒2遍0.4%磷酸二氢钾液。③防旱排涝。采取上述抗旱措施防旱,遇涝要提前在田间挖排水沟,以防田间积水。

九、科学收获

1.适时收获。①根据当地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确定适宜收获期。鲜食薯块应根据产量、市场需求、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收获适期。②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收获期。甘薯块根在地温降至18℃以下时停止淀粉积累,在15℃以下时停止膨大,长期在9℃以下时易受冷害。因此,淀粉加工用甘薯在地温降至10~18℃时即可收获,先收春薯后收夏薯,先收种薯后收食用薯,至气温将至12℃时收获基本结束。河南省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收获,贮藏鲜薯与种薯于“霜降”前收完。

2.安全收获。收获时应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刨晾晒,当天下午入窖;如当天不能入窖,须堆起覆盖过夜,以防甘薯受冻。严防受暴晒、雨淋、水渍、病虫和霜冻的薯块入窖。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运。●

肖利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450002

王裕欣河南省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71200

猜你喜欢
薯苗甘薯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防汛抗旱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