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

2016-02-20 18:18郭元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素质院校职业

郭元晟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

郭元晟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随着我国各行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及社会经济转型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工人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掌握高精技术且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教育已迅猛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地区特色型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已逐渐受到社会更广泛的重视。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关注扶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职业素质教育方面一些问题,进行了探析。

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0年来,中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超过1 000万人,为各行各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劳动者,特别是目前急需的面向基层职业岗位的技能型实务工作者,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虽然扭转了高等教育资源极度短缺的局面,为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机会,但也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的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雏形。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从初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1986年,随着全国教职工作会议的召开,人大通过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第一次将高等职业教育用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给予高等职业教育以正式的法律地位[2]。 随后,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为分水岭有力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理论与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也具体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等特点。总之,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将职业素质教育列为教育的重点[4]。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剧增,截止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共2 191所,其中普通高职(专科)院校1 321所[5],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地市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新框架,但由于各方面因素,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2 现阶段高职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上有待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经济到了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关键期,国家对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21世纪以来,先后召开了3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将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和国民教育体系的规划重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6]。随着社会大环境和政策的不断改善,职业教育的规模将逐步扩大,不仅是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但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把让孩子读职校当作无奈的选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占主要地位,这不仅与中国千百年传统文化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也源自现行教育制度的缺失。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仍然严重存在;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与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地位、待遇、环境和劳动强度都不尽如人意,而多不愿意选择从业。

2.2 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我国高职院校的主体是由“三改一补”而来,集散为整、先天不足,而国家规定的生均费要求各地又因不同的原因大都不能落实。高职教育多年形成并积累了的许多缺陷,比如规模小、资金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办学条件差等,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缺粮断奶”的现象很难仅仅依靠高职学校自身的调整来改善[7]。再加上近年高等职业教育大幅度扩招,教育准备条件跟不上实际需要,办学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师资配备、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财力欠缺的问题,而高职教育本身设定培养的是技能应用型人才,对教学实验设备的要求很高,资金投入不足这一大难题,极大地制约了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

2.3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技能特色与普高教育无明显区别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没有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学习型、知识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实践脱钩,除少数的统编教材外,大多数教材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实际,理论性高于实践,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上比本科生差、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强,就业前景不明。

3 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3.1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制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自我发展预期展望能力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该具体划分为自我分析预判、就业规划、执业道德、心理素质、就业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能力[8]。影响高职素质培养的因素主要分为社会、院校和自身三大方面,其中社会因素最为重要。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经验少、实践锻炼不足等象牙塔式的问题,在就业时压力很大、不知所措,所以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自身增强是基础,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辅助指导。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学徒制试点,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可见,在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养等职业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主要内涵高等职业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有职业道德、有执业核心竞争力、端正的职业态度和有良好的职业个性的“四有”执业人员。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主动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反映了从业者与服务对象、岗位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从业者的行为而对外显露出的道德水平、思想认识、执业态度等内在品质[9]。高职教育之所以强调职业道德,很大程度上是要求通过完善和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逻辑思维和心理素质等,提高学生辨别能力的社会责任感、个人荣誉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执业核心能力旨在以职业院校毕业生后期开展职业活动为依托,包括岗位技能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经验积累、兴趣爱好等,加上不断的学习、适应、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等,不仅注重发展其从业的拓展和延伸能力,也包括综合能力及意外的创新能力。端正的职业态度是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行业特色职业文化,开展假期入企实践锻炼,使学生尽早开始接触和感受积极的企业行业文化,增强企业认同感。培养学生个性和行业职业要求趋向一致的能力,使其在职场中把自己的个性、气质与行业职业个性要求高度融合。

4 职业素质培养的定位和要求

4.1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操守与行业道德规范的对接,将职业道德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在校学生的务实意识,以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执业人员为宗旨,弱化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挑三拣四、好高骛远等不良择业心理,端正学生的就业心态和从业后的工作状态。

4.2 重视特色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底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践等方面融入行业特色职业道德教育,依靠良好的校园文化影响、优秀的师资队伍教育、深刻的社会实践塑造等,使得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4.3 重视职业能力培育加强学生核心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接。以理论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脉,考核学生是否具备胜任岗位资格的基本素质,能够顺利顶岗,助推学生向岗位的深度、广度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

4.4 注重职业个性培养使得学生形成稳定、良好的职业个性,实现高职毕业生从“无业到有业”向“有业而乐业”的职业人生方向发展,通过开设礼仪教学与演练、心理健康课程等提高学生职业品质。注重适应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就业方向面对的是各行各业基层岗位,所以应将各行业特有的、典型的企业文化以案例或者观摩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并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内涵之一,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将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有机结合、适度融合,强化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融入所在企业、胜任所在岗位、认同企业理念的角色转换速度,有效减少过渡期过长或者环境导致的不适,迈出校门之后即可迅速成为一名工作马上上手、理念即刻转变、行为规范有序的“社会工人”,扎根于新的社会环境中。

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等的综合表现,也是其完成任务分工、胜任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体现出的综合素养,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自身所必要的要素条件。高职类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一个“职”字。一般要素特点,从培养目标的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培养目标。将“重理论”转型为“重技能”,从文化知识考核为主转向就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完善学习制度:从“学校为主体,全日制教学的模式”转为“校企联合,弹性学制”。转变教学内容:将“领域性学科”转向“就业为主导的地域性特色办学”。转变教学模式:将“书本上学”转向“实训基地学、实践锻炼学”。提升教师素质:将单一的“知识理论型”转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专业综合水平。

[1]马树超.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Z2):11-18.

[2]于海颖.浅议高等职业教育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J].才智,2008(14):18-20.

[3]唐慧霞.艺术教育在高职类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创新科技,2013(1):28.

[4]项辉.运用CBE/DACUM模式进行AutoCAD教学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3(16):58.

[5]李琼贤,李霞.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教育,2014(17):118-120.

[6]鲁昕.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9):6-10.

[7]童学敏.高职院校提升发展能力的探讨[J].中国国情国力,2010(4):31-33.

[8]邱学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9]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2-83.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Yuan-sheng
(Xilingol Vocational College,Xilinhot 026000,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economy,and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our country,technology workers are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especially for the skilled talents who master the high-precision technology and have certain innovation ability.In recent years,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has become a crucial and indispensable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The rol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hol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re gradually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social public.The concern and support offered by government provid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Here 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vocational quality;education

G712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1-0072-03

2015-12-05

郭元晟(1982—),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及高职高专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贾淑萍)

猜你喜欢
素质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