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云南泸西652499)
安慰剂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探讨
朱敏
(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云南泸西652499)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应用安慰剂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选自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拔牙治疗者,依据随机对照双盲法的给药方式,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口服,观察组患者予以安慰剂口服,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降压效果等不同药物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方面的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另两组患者间用药前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差值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慰剂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可对其术中血压、心率等指标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还能避免药物交叉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便捷性高、降压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高血压;拔牙术;安慰剂;硝苯地平
在众多拔牙人群中,老年伴随高血压的患者属高危患者,即使其平常将血压控制的较为平稳,但是到医院就诊后以及在拔牙术的过程中,由于其存在着害怕、紧张等负面情绪,加之疼痛感的侵袭,就会使其血压升高,导致发生心率、血压等的变化,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出血或者是心脑血管系统的异常,甚至会诱发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直接威胁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此可见,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是确保拔牙术顺利、安全进行的重要基础。临床上虽然已经有了例如镇静镇痛类药物控制血压水平的较好经验,但降压药的使用还是应在心内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药物发挥其良好的降压效果[2]。为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控制其血压水平的方法,本次研究旨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探究安慰剂的应用效果,将整个研究过程做如下总汇。
1.1一般资料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选自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拔牙治疗者,所有患者平时血压均控制在不超过150/95mmHg,但术前血压测量结果为:收缩压超过150mmHg但是低于180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 95mmHg但低于100mmHg;所有患者皆于手术之前接受常规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检查、凝血检查、血常规检查、拍牙片;排除其他拔牙禁忌症;纳入标准:①由于牙周病所诱发的2度以上牙松动者;②1度之上松动的残冠、残根;③内科诊断并无各类心脏病症者。依据随机对照双盲法的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患者皆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最低者65岁,最高者87岁,平均年龄(75.8±3.6)岁;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最低者66岁,最高者89岁,平均年龄(76.2±3.5)岁;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构成,数据间的对比经检验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与患者做好沟通,加强对其的精神慰藉,尽量消除其存在的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连接型号为Bene ViewT5的Mindray监护仪,对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以及心率情况进行持续性不间断的监测,并每隔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就术前患者血压已经超过180/100mmHg的老年患者来说,建议其先到心内科进行会诊,并采取药物应用控制血压的举措,择期再行拔牙术;就术前血压介于180/ 100mmHg~150/95mmHg间的老年患者,在其静坐等候手术的间隙予以精神安慰,如果10分钟之后其血压仍在此范围中,则应予以降压处理。
予以观察组患者应用安慰剂(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每人一片,共50片,予以对照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302)每人一片,共50片。
均告知两组患者此为降血压药物。患者于口服药物之后,再对其进行精神安慰,当患者血压控制到140/90mmHg左右时予以手术。行2%利多卡因局麻,麻醉起效之后使用微创拔牙法开始拔牙,保持轻柔、熟练的操作方法,避免发生敲击行为。拔牙结束后,持续对患者再进行5分钟的观测,如无异常,则嘱其在休息区休息半小时,交代拔牙之后的注意事项后离院,若患者有异常发生,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从麻醉显效之后直至缝合结束的时间;②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3]:心率及动脉收缩压的乘积,通过对其变化的观察可反映出耗氧量的变化;普通患者正常值不超过12000,超过20000代表具有较大的突发心脏意外风险;对用药前、麻醉结束时、术中及术后四个时间点的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值进行记录。用药前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差值为用药前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值-用药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值。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所得手术时间、用药前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差值的数据皆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其加以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做t检验;结果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方面的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另两组患者间用药前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差值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n) 手术用时(min)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0 50 4.6±0.8 4.8±0.9 0.743 <0.05用药前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差值(次/min·mmHg)528±13 567±16 8.460 <0.05
拔牙术虽然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中最为普遍可见的一种小手术,但是基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于术前的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还是会导致其术中心血管指标发生变化,降低其耐受性,加大拔牙并发症发生的概率[4]。另外,由于麻醉以及拔牙时的痛楚,会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继而促使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老年高血压患者本就不具备较好的全身代谢与应激能力,血压的波动幅度较大,在拔牙术进行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促使其血压急剧提高、心率极具加快[5]。针对于此,就老年高血压患者涉及到拔牙时,必须要在心电持续监护下进行,持续对其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变化进行观察,为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提供基本保障。
通常来说,临床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术中应将血压控制在不超过150/95mmHg,才能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的几率,因此应选择服药后术前血压于140/90mmHg左右还是行拔牙术[6]。
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慰,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本次研究表明,在心电持续监护下,以应用硝苯地平作为对照组,观察安慰剂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间用药前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差值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硝苯地平存在起效快的优点,属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术前降压药物,就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方面的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表明两组患者拔牙手术的难度并未见有显著差异。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不免会涉及到其他药物的服用,而安慰剂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发生药物交叉反应及不良反应。这是由于安慰剂中并不含有任何的有效成分,同时通过安慰剂的神经机制研究表明,对疼痛减轻的期待可直接阻碍到疼痛通路的有效传递,起到镇痛的最终目的,而疼痛消除则有助于对患者血压的良好控制[7]。
总结说来,将安慰剂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可对其术中血压、心率等指标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还能避免药物交叉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便捷性高、降压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何芸,陈俊良.安慰剂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3066-3068.
[2] 张凯,王兴,张伟等.口服云南白药对下颌智齿拔牙创愈合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4): 199-202.
[3] 薛芃,侯锐,尚磊等.抗菌药物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炎性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49(10): 603-606.
[4] 宇文婷,鲁颖娟,梁衍灿等.洛索洛芬钠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8):62-63.
[5] 陈永宏,金绩伟,杨洪生等.颌面部小手术术前用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34):41-42.
[6] 王飞,宇文婷,梁衍灿等.塞来昔布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镇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12(1):65-68.
[7] 吕俊,李春洁,王艳等.氯诺昔康控制智牙拔除术后疼痛的系统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08(6):48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