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动态
一、出“无形的手”,收“有形的手”
市场化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主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的密集提出是逐步打开农业市场化的前奏。通过释放市场力量缓解政府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适度规模)和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目的。
二、农民增收逐步实现土地流转
通过土地流转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在我国,土地对农民的意义是就业和生活保障。农地要实现物物交换需跨越因非标准化而存在的难替代性和因需求不同而产生的交易链条上的成本。土地流转的目的是实现规模经济,成本增加将阻碍达成土地交换。唯有土地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足够小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不大,土地流转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农民增收是问题根源。在当前经济低增长的环境下实现农民增收难度将更大,短期给予农垦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
三、生猪行业生产成本较国外高60%
国内生猪生产成本较国外高60%,部分原因在于上游饲料市场的非正常手段竞争。发展互联网电商有利于减少繁杂中间环节的加价和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从而由相对松散的产业链关系变为紧密联系,强调质量和品质,将成本留给非正常竞争者。农业互联网电商有助于降低生猪产业链成本和提高效率,是“互联网+农业”的突破口。
四、政府逐步放松玉米市场
国内玉米库存消费比达10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面临国外玉米到岸价格显著低于国内现货价格和下游饲用需求的持续低迷,下调玉米临储价格并逐步取消是大趋所势,玉米价格面临长期下跌将在所难免。同时,原料价格的下降也有利于提高禽畜养殖行业的利润。
市场化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主线。短期来看,农业电商平台和禽畜养殖行业将受益于现有政策;长期来看,农民增收将有助于实现土地流转。
来源:农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