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恩权
对于流程化、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KPI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很多企业应用了KPI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为管理的一大负担。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没有深刻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未能将素质、行为和结果有效结合,并片面地认为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二是没有掌握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技术,不知如何提炼关键绩效指标、设置指标值,评分标准不科学,罚多奖少。
问题需要各个突破,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提炼出岗位关键绩效指标。
第一步:阅读、检查岗位职责
在提炼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前,人力资源部应组织部门负责人与员工共同阅读、检查岗位说明书中关于职责的部分,以确认各岗位职责间是否有错位、交叉、重叠、漏项。如果存在以上现象,可能会导致某些职责的指标无法提炼、提取得不够准确,或者重复提炼、漏项,最终很可能导致绩效管理失效。
A公司电工岗位是应用“职责分析法”来进行这项工作的(见表1)。除了检查各职责情况,还要逐条分析各职责按重要性排序所占的百分比,也称职责的定量化信息(见表2)。如果此项检查不到位或未得到员工的认同,会直接影响关键绩效指标的提炼。
第二步:分析岗位职责
阅读和检查岗位职责后,人力资源部就可以组织各部门分析职责的产出、职责的客户及客户对职责产出的要求(详见表3)。
职责的产出是指工作的最终成果。以表3中的“产品配送”职责为例,职责的最终成果是收取货款,那么货款就是该项职责的产出。
职责的客户是指该项职责为谁提供服务。表3中,货款交给谁,谁就是职责的客户,在该项职责里,货款是交给直营店长,所以直营店长就是该项职责的客户。
职责的客户要求是指职责的客户对职责产出标准的期望,可以从“多、快、好、省”4个维度思考。表3中,直营店长对货款的要求从“多”的维度思考,可能找不到对应要求;其次从“快”的维度思考,能够找到“收款要及时”;再从“好”的维度思考,对应“货款不能多收,不能少收,也不能收假币”等要求;最后,再从“省”的维度思考,省就是节约成本,根据电工岗位的实际情况,直营店长对于此项不作要求。所以,就可以将该项职责的客户要求概括为“及时、准确”。
第三步:提取可衡量指标
对岗位职责进行分析后,人力资源部门就可以组织各部门提取职责的可衡量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可衡量指标一般先由部门负责人提取,再与员工确认,最后经
人力资源部复核及备案。
根据客户的要求提取可衡量指标时,要遵循“先选择相对指标、再选择绝对指标,先选择正面指标、再选择反面指标”的原则。因为相对指标和正面指标在实际操作中相对更科学一些。但是,如果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目前尚不完善,也可先选择绝对指标和反面指标,待绩效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后,再选择相对指标和正面指标。
表3中,根据客户要求,产品配送职责可提取“货款收取及时率”与“货款收取正确率”作为可衡量指标。基于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体系的实际管理情况,将以上两个相对及正面指标优化为绝对与反面指标,即对“货款收取不及时次数”与“货款收取不及时差错次数”进一步优化后,最终确定为“货款收取不及时与差错次数”。
第四步:为可衡量的关键绩效指标排序
完成了可衡量指标的提取,要根据指标与职责的相关程度进行评分,直接相关评5分,比较相关评3分,一般相关评1分。由于部门负责人及员工最了解本岗位的业务,所以,此环节必须由部门负责人与员工共同完成。每项指标评分完成后,根据计分公式,计算出指标的比重后,再对各指标项进行排序(详见表4)。
第五步: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将指标排序后,就要确定应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笔者建议,岗位关键绩效指标以4-7个为宜。例如A公司,去除从上至下分解而来的两个指标,只需从排名靠前的指标中选取2-5个指标即可。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情况,该部门负责人选取了前4个指标(见表5),与另外两个指标共同作为2016年度电工岗位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应用职责分析法提炼关键绩效指标要遵循沟通与落地的原则。如果提炼指标时不能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在绩效执行时员工的配合度就会降低,从而加大推行绩效管理的难度。另外,还要结合企业当前管理现状,选择能够落地、可执行的关键绩效指标,以避免中途频繁更换指标,影响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责编/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