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程·人物·屠呦呦

2016-02-19 22:02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造福人类双氢医学奖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科学奖项中国第一人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倾其一生、潜心研究,发现被誉为“拯救二亿人口”的青蒿素,获评二零一五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谓实至名归。

因为这项造福人类的贡献,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该项荣誉也成为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为表彰屠呦呦的杰出贡献,国际永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

从一九六九年担任抗疟疾药研究任务科技组组长开始,屠呦呦便与疟原虫“斗”了一辈子:一九七一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一九七二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一九七三年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一九九二年发明出双氢青蒿素……

三百八十多次实验、一百九十多个样品、两千多张卡片……数字背后,是研究的艰辛和不懈的坚持,也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伟大成就的取得,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面对荣誉,屠呦呦说:“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言词间,我们感受到的正是中国科学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远抱负。期待更多的中国科学家翘楚世界、造福人类。  (驭曦)

猜你喜欢
造福人类双氢医学奖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探索古人类基因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爱护自然,让环境更美好
双氢青蒿素对宫颈癌小鼠放疗的增敏作用观察及机制探讨
双氢青蒿素的研究进展
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瓦特
时代前沿科技
传承建筑文化 造福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兴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双氢青蒿素哌嗪-脂肪族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