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平
摘 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帮助小学生养成好习惯,既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形成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生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关键词:好习惯;养成教育;人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77-01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帮助小学生养成好习惯,既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形成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基础。小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将会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公民的道德水平,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培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生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在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做到:确立目标、从小抓起、重在反复、树立榜样、严格要求。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这些行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养成良好习惯应从小抓起
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趁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即使在老师的教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如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另外还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良好习惯应重在反复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通过“电话”、“QQ”、家访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三、养成良好习惯应注重榜样力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习惯是在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注重言行,做好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科·达勒维耶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发挥榜样的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要及时表扬。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习惯。
四、养成良好习惯应贵在严格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意志力不坚强,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随时督促、及时提醒。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平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总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其发展过程。良好习惯,对于提高能力,健全心智,张扬个性,成就特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信在我们的辛勤浇灌、不断扶持下,一定长成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周南照.孙云晓.《21世纪教师和父母必读》
[2] 孙云晓.邹泓.《好习惯 好人生-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
[3] 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