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渗透的实践探索

2016-02-19 03:38:45王建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新疆博乐833400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英美文化背景跨文化

王建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新疆博乐833400)

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渗透的实践探索

王建新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新疆博乐833400)

外语教学中导入与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效果尤为凸显。本文通过语言、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必然联系,阐述了英语教学实践中导入与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在导入方式、展示内容、学习环境、文化对比、词汇内涵等具体环节上进行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导入

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习俗习惯、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从狭义上讲,它包括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手势仪态、姿势体距、表情眼神等语言或非语言文化信息,这些都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随着英语教学的深入研究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或不足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它会削弱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因此,将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渗透的重要性

(一)文化导入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邓炎昌、刘润清教授在《语言与文化》(1989)一书中谈到文化背景的重要性时,强调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实践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的运用,过多强调语音和语法,导致了学生对语言理解的错误或偏差,不能深刻领悟其内涵,无法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因此,英语教学实践不能仅限于对语言本身的讲解,更需要加强对语言涉及的文化背景了解,以便使学生能克服跨文化背景的障碍,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文化背景与语言学习密切相关,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其语言的正确把握。英语课文大都是语言生动、内容涉及广泛、形式多样的原始材料,学生对涉及的这些文化知识比较陌生。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结合文化背景知识对课文进行分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科学合理导入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和积累更多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为将来理解能力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渗透有助于对语言的深刻把握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个人信仰以及对人生的追求都不尽相同。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语言本身的知识,同时还要借助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就会难以理解或误解,从而阻碍其判断理解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下面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文化背景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一位中国学生曾经陪一位美国客人游览长城。在长城上,美国游客突然问那个学生说:Ex⁃cuseme,may Igo somewhere(请问洗手间在哪儿)?中国学生英语基础还不错,马上听明白了,心里在想,他长城都来了,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Yes,you can go anyway(请随意吧)。这位美国游客听了这句话,感到格外惊诧。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位美国游客的“somewhere”指的是“洗手间”。这是典型的用中文思维来理解套用英语,从而无法理解语言的实际内涵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造成了尴尬的交流局面。

二、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渗透的策略

语言理解时所产生的障碍和偏差并不是由语言本身造成,而是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所致。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导入与渗透文化背景知识,首先,教师应重视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性,要充分展示英美文化内容,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深入了解英美社会中的不同话题,包括家庭、工作、学习、饮食、生活习惯等。其次,让学生深刻领会他们的思维方式、文化风俗和时事热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语言知识,又能拓宽文化视野,还能加深对其社会的了解。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与渗透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做到语言知识讲解与文化背景介绍同步。教师可以针对某单元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导入,也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来渗透。

1.提升学习兴趣与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应科学合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教师要根据导入的具体文化背景知识,设计丰富多样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可以创设文化情境来强化英美文化学习实践,例如在导入中西方婚礼风俗、如何庆祝圣诞节和感恩节时,可鼓励学生积极扮演角色参加话剧表演。这样既能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又能巩固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2.有效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选择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方式十分重要,比较实用的方式有微课展示、聆听讲座、知识竞赛、电影欣赏、参观游览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方式,适时适量加入中西文化对比的详细讲解,把遇到的社会文化现象讲灵活、讲生动。这样学生既能学到语言基础知识,又能了解社会文化背景,扩大知识面和增长见识,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目标。

3.合理实施导入与渗透

针对不同的英语课型,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导入与渗透方式:英语听说课侧重于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可以采用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视听材料;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应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提升和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文化词汇的英文表达;在英语写作课训练中,教师在讲解文章写作特点的同时,要结合母语的写作特点来练习,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技巧。

(二)拓宽英美文化学习途径

置身于英美文化环境和吸收英美文化知识尤为重要,学校应营造出真实的文化环境,利用校园网和文化宣传栏目充分展示英美文化内容,学生才能极大地涉猎和吸收英美文化知识,增强对英美文化学习的效果。

1.展示英美文化内容

教师应敦促学生收集一些有关文化的学习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服饰礼仪、禁忌与风俗,使学生在此过程中熟悉他们的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准确地把握英语国家文学艺术和风土人情等。教师应利用电影和电视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了解如何与英美人约会和交谈,知晓拜访应注意什么,学会洞察英美人说话的表情和体态,然后对此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2.创设英美文化环境

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校园应多窗口、多渠道营造英美文化知识的氛围,如校报、校园标志、口号等。学校可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英语国家的学者做相关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教师还可建议学生主动阅读国外有关游记,时事评论等,从中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及文化热点。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并且对提升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也十分有益。

(三)注重讲解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学生经常将中国社会文化习俗带入英语学习中,导致了对英美文化理解的偏差。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导入中西文化对比,详细讲解其文化差异,学生就会全面准确地掌握英美文化知识。

1.采用比较分析法讲授

为帮助学生更准确迅速地理解原文,教师应针对英汉含义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详细讲解,尝试激活学生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结合相应的社会文化现象来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环节。笔者认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与渗透应该纳入课程教学设计的范畴,教师应尽量将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拓展语言的深度和广度,精准把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

2.强化中西文化对比

教师应加强对英美人和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迥然不同,用对比的方式告诉学生,能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理解更加深刻透彻。比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很大,如果缺乏对其了解就会造成赴宴就餐的失礼与尴尬。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适应西方的语言文化环境等,以必要的手段弥合文化沟壑,可以帮助中国学生在语言学习与理解上进步和成长。

由于中西方婚礼习俗不同,有时对其理解也会产生误解。例如以下对话:

A little girl at her first church wedding suddenly whispered loudly tohermother:

—“Mummy,has the lady changed hermind?”

—“Why,dear,whatever do you mean?”her motherasked.

—“Well,Mummy,shewentup the aislewith one man and came back with another!”

最后一个句子“她和一个男人上礼坛,却和另一个男人下来”,是理解的关键,它蕴涵着英美文化知识中的婚礼习俗,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的神坛,然后交给新郎,但是中国的婚礼却不是这样。如果学生还是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西方的这种婚礼习俗,就会产生误解而无法鉴赏到其中的精髓与幽默。

此外,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英美人的称呼与称谓、姓名的由来等,也可将一些颜色和动物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寓意加以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

(四)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能直接反映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比如成语、典故、谚语等。社会发展和文化变化总是最快捷地在词汇中体现出来,把握好词汇的内涵非常重要。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1972)中指出,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些信息,但如果没有词汇,便不能传达任何信息。所以对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细致讲解是英语教学必不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可采用直接介绍法,针对英语中特有的词汇或文化现象直接介绍讲解。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要想在两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语是比较困难的。有些词语可能外延相同,但是他们的内涵完全不同,因而他们所唤起的联想意义也不同。例如:

Our English teacher,Lucy looksvery beautiful.

She isvery patientduring the class,butshe isa catathome.

She isalwaysblaming her son.

Question:Whatdo you think of Lucywhen she is at home?

对上面表述理解的关键之处就在于“cat”一词,“cat”一词多义。中国人认为猫比较温顺有灵性,具有褒义色彩。而在英语国家,“cat”则用来形容恶毒的人,脾气不好的人,与中国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对“cat”词义理解不慎重,那就会理解错误。又例如对话:

—Whatdid you think ofMary?

—Marywas indeed a lucky dog since shewas se⁃lected to play for her college.

玛丽被选中代表学校参赛本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可作者为何形容她是一条幸运的狗,只有当笔者解释“lucky dog”在此意指“幸运儿”时,学生才豁然开朗。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与渗透在英语交际中的确非常重要。

(五)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以及该民族的心理特征、气质等方面最生动、最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加强英美文化课外阅读,可推荐阅读人类学、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书籍。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会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更全面的了解,习得未知的时事热点和文化背景知识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延伸,网络教学给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渗透带来了新的途径和前景,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了。多媒体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尤其是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环节,既可节省授课时间,又由于视频和图片等视听动感效果,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和课堂参与互动的兴趣。让学生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并掌握语言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加深对英美社会文化的理解,不断拓展学生的社会领悟能力和文化视野。

由此可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渗透于英语教学中十分必要,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力保障。语言、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内在联系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与渗透相辅相成。最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也强调了加强文化素养的必要性。英语教学的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应该适时适量,针对不同的背景文化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并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逐渐培养学生对英美社会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

[1]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mold,197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陈蓉.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的激活策略探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4).

[4]骆明琼.大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重要性[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5]高丽,周晓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016-01-16

王建新,男(汉族),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现代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英美文化背景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2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