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157011)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颖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157011)
目的 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它具有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及反复性等特点。多数患者因病情严重往往易发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仅严重影响了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效果,还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所以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13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44±3.88)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95±0.90)年;病因:30例冠心病、14例肺源性心脏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分级:23例Ⅱ级、30例Ⅲ级、12例Ⅳ级。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2.05± 3.56)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82±0.94)年;病因:32例冠心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分级:25例Ⅱ级、28例Ⅲ级、12例Ⅳ级。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包括:(1)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对心理压力较大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对其以诚挚的态度以及语言使患者缓解内心压力,使其以良好的方式恢复自信。同时建议患者家属抽出较多时间陪伴患者,并协助其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实施康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2)健康教育护理 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建立保健计划,从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着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患者应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的食物,为机体的快速康复提供物质基础;另外出院前,医护人员应使患者了解遵医嘱服药、诱发疾病高危因素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并嘱咐定期复诊;(3)预见性护理 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并行咳嗽、排痰等训练,避免出现肺感染;定期按摩受压骨突部;保持床铺卫生清洁,避免褥疮;建议患者定期顺时针按摩下腹部,确保大小便通畅;(4)康复指导 积极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这不仅可增强患者运动耐力,还可改善缓解心衰症状。护理人员与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必要时可在心电监护仪监测下进行锻炼。每周锻炼两次,以患者耐受为宜;(5)出院指导 出院前,护士应建议患者每天进行咳嗽、呼吸训练;禁烟酒,并定期进行户外锻炼;保证睡眠质量;如果出现咳嗽、伤口疼痛等问题,则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1.3 评判标准
(1)采用明尼苏达量表(LiHFe)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其主要内容有体力、社会及情绪济等方面,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2)焦虑、抑郁评估标准使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焦虑及抑郁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观察组体力限制评分、社会限制评分、情绪评分、症状评分分别为(9.08±0.43)分、(4.11±0.50)分、(4.68±0.62)分、(4.07±0.41)分;对照组分别为(12.88±0.63)分、(5.48±0.71)分、(7.05±0.77)分、(5.93±0.80)分。两组各指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理状况分析研究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0.8± 4.6)分、(18.5±3.2)分;对照组分别为(52.4±7.1)分、(30.8±4.4)分。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情况分析研究
观察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2.05± 1.58)d、(63/65;96.92%);对照组分别为(20.11± 1.82)d、(51/65;78.46%);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心功能不全指因多种因素所致的心输出量降低而无法满足机体需求的综合征。近几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它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遵循“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尽量使患者得到完整、系统、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2]。治疗全程进行强化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同时并改善预后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增强自身业务水平,严格观察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之,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凌丽梅,麦晓雯,陈彩凤.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的影响 [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 217-218.
[2] 贺亚男.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13):183-184.
[3] 王素萍,赖异,袁志柳.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综合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