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凌梅+康维钧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检专业的重要性及各高校现状,分别从师资与学术队伍培养、教材建设、学生培养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卫生检验与检疫新专业的建设。卫生检验专业是国计民生的安全保障,只有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才能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各部门的工作需求。
关键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建设;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52-02
卫生检验学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开展其他各项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不仅为开展现场调查、疾病监测、控制和卫生监督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和监测数据,而且还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定性和定量执法依据,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及生态环境安全研究、防止和消除各种职业危害等提供基础资料。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卫生检验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卫生检验机构的能力、技术水平以及检验数据的公正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卫生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关系到疾病控制工作的声誉,是疾病控制中心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卫生检验在发展疾病控制事业、提高卫生监督水平、保障生活和职业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卫生检验与检疫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理化和微生物学等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交叉与应用学科,一直受到国家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社会对检验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培养和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检验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职业道德高尚的检验队伍是保证学科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开设卫生检验专业十分必要。下面,本文着重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必要性、高校卫检专业现状、师资与学术队伍的培养、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卫检专业与检疫学生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必要性
当今,测定的对象种类繁多,对测定的手段和技术也日益提高,测定方法和标准亦要求日趋完善。
1.食品安全对卫生检验的需求。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力和公信力的严重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立法和执法上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早在2004年,中央台就报道了阜阳劣质奶粉导致189名幼儿营养不良,12名婴儿死亡的恶性事件。同类问题还有2008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这一事件重创了中国奶粉产品的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的进口,超七成的中国民众不再相信国产奶。此外,食品安全问题还有苏丹红鸭蛋、河南南阳毒韭菜、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合肥染色蛋糕、北京含荧光增白剂的爆米花、海南毒豇豆、广州染色紫菜、台湾塑化剂饮料、激素催熟的草莓、膨大剂过量导致的爆炸西瓜等。
2.空气污染问题对卫生检验的需求。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急剧上升,在各类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由于地方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除尘器,所以烟尘排放量一般是国家大型电厂的5~10倍。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机动车的数量增长迅速,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动车数量增长速率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3.水质污染问题对卫生检验的需求。中国的饮用水源污染非常严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比例仅为30%,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中国532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已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调查总数的82%,大、中城市的下游河段普遍受大肠菌群污染。中国湖泊达到富营养水平的已达到63.3%,处于富营养和中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面积占湖泊水库总面积的99.5%,并且富营养程度还在进一步加重,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沿岸海域各海区无机氨和无机磷普遍超标,污染程度有所增加,局部海域营养盐含量已超过国家3类水水质标准,油类污染有所减轻,但珠江口、大连湾、胶州等海域污染仍较严重。因此,我国目前环境污染、农药残留、食物中毒等问题较为突出,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和生活环境安全问题严峻,给卫生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理化检验工作亦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国家也需要加强卫生检验高层次人才培养以满足我国疾控、质检、商检等机构对高层次理化检验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国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专业现状
自195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开始招收第一个卫生检验专科班以来,卫生检验专业的建设已经历了半个世纪。1981年,国家教委将卫生检验列入高等学校专业目录。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卫生检验学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1990年,华西医科大学获得了卫生检验学博士授予权。目前,全国开设卫生检验专业的有20多所高等院校,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南华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济宁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大理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1]。最初,在高校中开设有卫生检验专业和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两种模式,为4或5年制。但在2011年,教育部将卫生检验专业调整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并授予理学学位,学制改为4年。此次对卫检专业的调整正是适应了卫生检验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对测定手段和方法标准不断提高的需求。当今,各种污染物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的测定手段和技术要及时更新,及时进步,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分析测定的过程更加快捷,具有更低的检出限[2]。
三、师资与学术队伍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的教学标准的执行效果,所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目前,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日益成为卫生检验教学的骨干力量,为本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但本学科仍然缺乏能够独立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学术带头人,特别是缺乏顶尖的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卫生检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培训计划,为教师创造学习、进修机会,拓宽培养教师的渠道,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提高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现代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
四、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
现有的规划教材有《分析化学》、《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免疫学检验》、《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临床与职业卫生检验》及《卫生检验检疫》等多门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这三门课程重复内容较多,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老师也感觉教学存在困难。因此,对相似内容的课程进行整合、提炼,不但提高了学生积极性,还可将节省的时间用来开设交叉学科的新课程。例如,将《水质理化检验》和《空气理化检验》合并为环境卫生检测,减少重复内容,就可为课程体系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鉴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由五年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培养转变4年制理学专业培养。课程改革要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我们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原则,进行了课程改革,将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所有专业课程都必须紧贴履行岗位所必需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通过研究设计相互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新体系,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符合多元化社会岗位需求。
五、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蓝图,是控制培养规格、保证培养质量、指导培养过程的纲领性文件[3]。目前,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实践教学是卫生检验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管理等进行科学设计,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动机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实验及课题进行研究,激发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4]。
参考文献:
[1]邹学贤.我国高等卫生检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3B):126-129.
[2]梅勇,朱长才,李文芳,张玲.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从卫生检验方向到卫生检验专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0):2510-2511.
[3]王永生,李贵荣.卫生检验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4):914-915.
[4]薛金花,王永生,杨慧仙,陈云生,于军晖,李凤华.卫生检验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0,(4):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