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2016-02-19 09:38黄春晖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有效性

黄春晖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它通过学生小组化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并使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协作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70-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然而,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收到实效,而不是一种摆设呢?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学习的形式与方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及做法。

一、自主学习,唤起意识

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所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权威性有所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提升;课堂氛围有所活跃,学生信心有所提高,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大大增强。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教师把探索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每个小组分发两套学具,请同学们将圆形转换成学过的图形,比一比哪一组转换的图形最多。老师的任务还没布置完,学生已经着手操作了,只见几个小脑袋凑到了一起。有的动手操作,有的出谋划策,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便有小组汇报成果,老师不仅惊叹学生的拼接速度,更感慨于学生的拼接效率。依据传统教学风格,这个教学内容通常用两个环节:第一步是学生首先拼成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第二步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再拼接梯形、三角形,学生的操作始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通力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了,解决方案丰富了,自主意识增强了,自然节约了课堂时间,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

二、科学组建,明确分工

教师首先根据班内的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不断提升,获得自信,对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我本着:人人有事做,谁也少不了谁的分工原则。分别设置了作业监督员,纪律监督员,讨论组织者,主要发言人。小组内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好工,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每个成员明确任务为我的课堂教学做了好的铺垫,也为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兴趣、增强了信心。

三、潜心设问,引发合作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兴趣,这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发合作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我让学生通过看录像研究统计上学时学校门口地车流量。第一次学生自己独立统计,结果都说车辆太多太快来不及数。当我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困难时,学生都说与人合作才能完成刚才的统计,于是进行了第二次的合作统计。果然经过小组化分工合作的统计,准确地统计出了学校门口的车流量,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这样让学生自己在实际问题地解决需求中寻求合作,实实在在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自主积极性。

四、精心点拨,引导合作

现代合作学习认为“导”是手段,教师的精心点拨引导,会使合作更围绕中心、更突出主体,会让学生的合作精彩纷呈。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合作探究,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当小工程师,用各种学习材料(立体模型)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各种建筑或其他东西,看谁摆得稳当。学生经过兴趣盎然的合作后完成了各种作品,又引导学生讲座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都可放得稳,而球体却放不稳?第二次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合作,把一些物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并小组交流这样分类的理由,让学生在分类交流中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形成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感性认识。第三次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来摆大正方体、大长方体,学生在合作摆放中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感性知识,又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一次次合作,使得整个教学浑然一体,自然流畅,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同时又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五、注重交流,合理评价

交流、评价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还要注意抓住时机,让学生给每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在掌声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这样一个讨论、评价与补充的完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和总结归纳的习惯,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体验成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数学见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是打造高效课堂重要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精心设计合作环节,凸显合作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化空间茁壮成长,让课堂在合作氛围中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 马腾飞.对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J].学周刊,2012(33)

[2] 黄爱华.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4(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