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岩
我们每个人有一个心理的边界,这个边界保证了个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感知世界的角度和权力。清晰的心理边界也意味着有能力区分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也就是有能力区分“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之间的区别。但是因为这个心理边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这个边界常常被忽略。不过,当我们的边界被入侵时,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的。工作中的边界
比如,当上司要求你帮他做家务时,你会感觉到自己被安排了超出工作范围的事,会感觉不舒服。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是我的确见过这样的老板,他叫司机帮他接送老婆、送孩子去幼儿园,叫财务人员帮他买很私人的物品,叫员工加班给他家搞卫生等等。很明显,他混淆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混淆的来源,就是他缺少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的缺失,会导致许多关系的混乱,上面提到的老板,看起来混淆的是工作与生活关系,但其实,混淆的远不止这些。首先,他的管理一定是混乱的,当一个管理者无法区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时,他也就无法区分自己和员工每个^直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管理自然会乱成一团麻;其次,他手下的员工内心会是崩溃的,因为他的内心缺少心理边界,会导致他在人际关系中无法健康地感受你是你,我是我,所有的情绪都搅和在一起,分不清到底归属于谁。
所以,他也就缺少尊重他人独立人格的能力,在他的世界里,大家应该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行为、相同的情感等,这就像是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条胳膊一条腿,每个人都可以任意驱使别人,当别人有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情感时,他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怎么可能有一个具有与我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情感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员工的内心有多么痛苦就可以想象了。
再次,这个老板注定要承受种种挫败感,因为他无法对世界产生现实性的认知,但世界不会以他期待的方式运转。所以,他的混乱一定会在生活中常常碰壁,糟糕的是,他碰壁之后都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他无法理解是自己的功能有问题,而是感受为世界在苛待他。
家庭中的边界
在家庭中所发生的边界不清,与工作中是类似的:父母不敲门就闯进青春期孩子的房间,因为“你都是我的,你有什么可背着我的?”父母缺少心理边界,导致孩子的愤怒无处排解,孩子的独立需要无法获得承认,待到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缺少独立能力又易入侵他人空间的人。
单身女人自己带大的儿子结婚了,她一定要和儿子一起住,而且时时给儿子搓个背啥的,看起来是母子情深,实际上她已经入侵了小家庭的生活。因为孩子结婚后,孩子就已经和妻子重新组织了一个核心家庭,父母是要退到外围空间的,这样的结构家庭才能获得健康发展,如果母亲涉入儿子的生活过深,必然会影响到核心家庭的运转。
家庭聚会,某个好心的家庭成员不断把自己认为好吃的饭菜夹给“左邻右舍”,接受的人如果不喜欢这些菜,就会感觉到有负担,何况,“被布菜”在感觉到被照顾的同时,其实也会有被控制的感觉,但一切发生在“被照顾”的表象之下,让当事人又难以拒绝,不舒服只能压在心里,为了避免再度发生这样的不舒服,他也可能会选择回避下一次聚会。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理,开始发展与异性的亲密情感,父母于是非常焦虑,认为如果不好好控制,孩子会发生危险,这就是无法区分“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父母的恐惧除了来自文化中的性禁忌,还有可能来自父母成长中未解决的冲突:自己的青春期就是受限的或者自己的青春期冲突尚未解决等等。当父母试图去控制孩子时,其实也有可能是以控制孩子来舒缓自己青春期冲突的阴影。
家庭中的边界不清很多时候是在“爱”的幌子下发生的,明明是将自己的喜好、期待加诸别人身上,还要扣上—个“为了你好”的帽子:父母逼孩子学习是“为了你好”,其实缓解的可能是自己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阻止家庭成员做出新的尝试是“为了你好”,其实可能只是将自己无力的部分投射给了对方,这个投射本身也可能就限制了对方的能力;不断地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对方是“为了你好”,这可能恰恰阻碍了对方独自面对世界。
总之,当一个家庭中的成员缺少心理边界时,就有可能理所当然地入侵他人的心理空间,被入侵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也会做出种种反抗,于是,明里暗里,就会有很多冲突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因为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允许彼此的独特性、差异性存在,这样的关系才能使彼此都舒服,真实亲密才会发生。
摘自《意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