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莉 可艳军 李文卷
灌溉改良型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措施
马 莉 可艳军 李文卷
中低产田是指土壤环境因素不良或土体内存在一种或几种障碍因子,影响了土壤生产能力发挥,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一类耕地土壤。
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中低产田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中低产田改造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易后难,分期实施,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搞好技术开发,注意远近期结合,并与区域开发、生产基本建设等紧密衔接。中低产田改造不单纯是提高当年产量,而是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壤改良,提高耕地特别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要针对不同类型中低产田采取综合措施,清除或减轻制约产量的土壤障碍因素,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改造中低产田中应采取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等措施。
灌溉改良型中低产田是指由于气候条件形成的降雨不足或时空分布不匀,与作物需水量不同步,而又无地下水补给,缺少必要的调蓄工程,以及由于地形、土壤性状等原因造成的保水蓄水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但具备进一步开发水资源的条件,如地下水源丰富、地表水源(水库、河流)补给等,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打井、修建灌溉系统发展灌溉农业。此类中低产田主要具有以下6个特征:1、浅。中低产田耕层厚度大部分在15厘米以下,有些甚至不足12厘米。2、瘦。偏瘦的中低产田多为开发时间较短的地块。3、旱。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其他行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多,农业用水比重逐渐减少,易旱田的数量将逐年增加。4、碱。由于几十年来大量施用碱性肥料,目前,偏碱的地块呈逐年上升趋势。5、毒。由于厂矿及生活区废水、废物、废气的直接排放污染,许多优质的粮田变成了矿毒田。6、漏。许多中低产田存在严重漏肥漏水现象。
灌溉改良型中低产田土壤条件较好,养分较高,是各类中低产田中最高,只是由于受到干旱的危害,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尤其无灌溉条件的地块旱灾更加严重。该类型耕地面积较大,土壤水资源较为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有发展灌溉或完善灌溉的条件,只是由于水利工程造价高、投资大,限于农村经济条件差,暂时难以发展灌溉或因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水平差,遭受人为损害,难以恢复;降雨量不足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春旱、伏旱时有发生,所以灌溉量不足或无灌溉,成为主要限制因素。
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恢复和完善排灌系统,建立合理的水价以及新的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搞好以平田整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修建防渗渠道、地下管灌输水、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设施,通过深耕增施有机肥等农艺措施,改善农田保水、蓄水、供肥能力。合理进行井水灌溉和地表水的利用,利用枣强县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打井灌溉、提水灌溉,不断扩大耕地灌溉面积。
2、实施节水技术
(1)工程节水措施
工程节水包括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高效输配水技术以及田间灌溉技术。通过工程措施优化配置多种水资源,对农业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并大力倡导适水种植,以当地的水资源现状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灌溉模式,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高效输配水技术,运用管道输水、渠系动态配水、渠道防渗以及输水建筑物老化防治等手段,减少农业水资源的浪费,从源头上解决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推广现代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通过喷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精细地面灌溉技术、坐水种技术、非充分灌溉技术等,均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还可大力发展集水工程,如拦河引水工程、塘坝工程、方塘工程、大口井工程、水池工程、水窖工程等,对天然降水进行有效汇集、存储并利用,最大限度的拦蓄利用地表径流。
(2)生物节水措施
生物节水是通过合理利用不同作物、不同品种耐旱的特点,减少作物生命过程中无效耗水,开发植物自身的节水潜力,是旱地增产的关键措施。包括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节水抗旱品种选育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近年来,作物抗旱基因工程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目前对作物渗透调节物质相关基因、保护酶相关基因、膜结构蛋白基因、抗旱转录因子的调节基因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促进了作物抗旱分子育种的发展。
(3)田间节水措施
田间节水措施是实现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包括利用作物残茬、秸秆、干杂草、树叶、沙石、地膜等进行地表覆盖以及深耕、深松、适当调整移栽期、合理套作、合理密植、闲季种植绿肥等。通过地表覆盖有于提高地温,保墒防旱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除杂草、防病虫,有利于干旱型中低产田的开发利用。
(4)化学节水措施
该措施主要是利用抗旱保水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通过减少蒸发或蒸腾或增强作物本身抗旱性能,进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抗旱保水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拌种剂、FA旱地龙、6-BA、外源脱落酸(ABA)、ABT生根粉、2,4-D、乙烯利、MFB多功能抗旱、农林作物抗旱剂、MOC抗旱剂、KH-841保水剂、茉莉酸甲酯、外源甜菜碱、外源活性氧清除剂、油菜素内酯、二苯基脲磺酸钙等。通过化学措施调控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能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且简易可行,效果显著,应变能力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一些难以预期的或周期性的干旱,可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增强作物耐旱性,减少旱灾损失。
(5)水管理节水措施
加强农用水资源及农业灌溉系统的管理工作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的重要手段。优化灌溉水管理,使其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减少灌溉输水调蓄工程的数量、降低工程造价费用,还能有效地减少弃水,提高灌溉系统的运行性能与效率。
3、土壤培肥技术
通过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措施,大量施用堆肥和厩肥,可以把作物消耗的养分归还于耕地,补充由于耕作生产而消耗的有机质和矿质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结构的改善;合理使用化肥,扩大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肥促水,以水调肥,提高作物水分、养分利用效率。
4、提高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
灌溉改良型耕地地势平坦,耕性适中,适合农业机械化作业。应大力提高耕地、耙耱、播种、中耕、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耕地的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的种植业收入。同时,深耕深松,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活土层厚度,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能力。
(作者单位:枣强县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