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VR电影语系新特征

2016-02-18 22:56:09胡超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蒙太奇动作空间

■ 胡超峰

试论VR电影语系新特征

■ 胡超峰

2016年被称为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元年,仅中国的VR行业市场就以行业年增长率超 300%的速度迅猛发展着①。2015年底,中国第一部VR电影《活到最后》点燃了中国VR电影的梦。VR电影和传统电影究竟有怎样的不同?作为新的技术革命产物,VR电影该如何发展?值得探究。

VR技术,即“虚拟现实,又称灵镜技术,指用计算机技术产生‘虚拟’的世界,让体验者能够无限制自由化地观看,以获得体验的沉浸感。VR技术的三大特征是:沉浸、交互和仿真”②。VR电影,即以VR技术为核心技术支撑,观众借助头戴设备可进入到360度全景虚拟仿真四维空间进行沉浸式观看和不同程度交互式体验的电影类型。VR电影和传统电影都是在影像时空中带给观众认知经验和审美体验,但两者的语言体系以及叙事方式有了质的本体差异。

一、VR电影与传统电影的语系差异

1.电影空间:从景框内的平面空间到无景框的虚拟四维空间

传统电影的影像空间本质上是局限于二维景框的镜头空间,是借观众视觉系统投射在观众心理层面的空间幻觉。即使3D电影有三维感明显的出屏效果,但仍受制于荧幕的四边框。

传统电影的屏幕之所以不断增大,从宽银幕发展到IMAX巨幕,都是想尽量扩大电影空间范围,让观众有进入感,但基于边界的限制,这种进入感只是无限的接近。而VR电影的空间没有了四边景框的边界限制,是观众借助头戴设备就可以进入的虚拟四维空间。观众看到的每个场景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和我们看到的真实空间一样,有长、宽、高、时间这四个维度。

2.场景影像:从分镜头到一镜到底

对于传统电影而言,最小的镜头单位是场景内分镜头。在拍每一场戏时,电影导演会根据本场戏的剧情节拍构成,设计和拍摄景别、角度不同的分镜头,然后再运用连贯性剪辑手法,将镜头组接起来以呈现每一场戏的剧情内容。而VR电影的每一个场景镜头都是置于场景几何中心的球形全景摄影机或VR专业摄影机一镜到底拍摄的360度全景视频。

在拍摄VR电影的场景镜头时,不需要像传统电影中的那样要围绕场景空间特点和艺术表达需要来不断调整摄影机机位,而是围绕摄影机的核心位置不断调整场景视觉元素。由此也能看出,VR电影的导演工作更接近于舞台剧的导演工作,所有工作人员也不能像传统电影那样可以躲在摄影机后方,而需要对拍摄现场进行远程控制。

此外,VR电影的一镜到底会让人联想到传统电影的长镜头拍摄,但事实上,二者也是有区别的。传统电影的长镜头是在镜前空间内呈现相对连续完整的事件,其可视的空间范围始终是有限的,而且其时空的拓展只能随着摄影机的移动、旋转进行线性的延伸。其镜头的能指所指以及叙事重点也在导演的精准控制下指向明确。而VR电影的一镜到底是全景式的一镜到底,其镜像空间是360度全方向的,电影导演不仅要设计观众眼前的影像内容,还要设计观众其他方向尤其是其背后的影像内容,而呈现的影像没有边际限制后,观众会自主选择观看的方向,导演也因此会遇到“无法让观众跟着内容逻辑观影”的难题。

3.蒙太奇艺术:从微观的镜头组接到宏观的场景编排

蒙太奇是传统电影的核心语法,而VR电影没有分镜头,最小的镜头单位就是场景镜头。受高昂的投资成本和复杂的计算机技术限制,VR电影目前都停留在10分钟左右的短片形态,也有人因此说VR电影不需要蒙太奇艺术了。但影响VR电影时长的因素是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可以解决的因素。到那时,场景之间的串联编排、文本叙事结构的设计都需要宏观的蒙太奇结构艺术的介入。

4.镜头运动:从变化无限制运动到场景漫游式运动

传统电影需要在动态的画面中再现现实世界中人和事物的流动演变形态,并且为了最佳的叙事效果和视觉表现力,传统电影中的运动镜头在节奏和运动形式上可以有极为丰富的变化。而且有各种运动摄影设备和计算机特效技术的支持,传统电影中镜头的运动已达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

然而目前,VR电影在镜头运动上受到的局限则很多。VR专业摄影机在工作时运动不宜太快,运动速度最快不应超过成人慢跑速度,需接近于一种漫游状态,而且镜头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形式都不易有频率较快或幅度较大的变化,否则会引起观众眩晕等问题。

除了上述差异,传统电影和VR电影在声音的录制和还音模式上也会随着影片录制方式的改变而有相应调整。VR电影会在影院还音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对象的声音空间技术来实现精准的声音空间定位,以追求观众在声音上最大程度的沉浸感体验。③

二、VR电影的优劣分析

基于视听语系知觉层面有如上明显的差异,传统电影和VR电影完成叙事、抒情、表意、塑造人物以及风格化的方式技巧必将走向两个方向。

1.悬念的设置与表现

在悬念的设置上,传统电影VR电影首先都可以在剧作上通过制造改变人物命运方向的重大事件和矛盾冲突,或者设计一些令人不解的场面等手法来设置突发式、期待式等悬念来让吸引观众注意力。除此之外,传统电影还可以通过镜头造型、蒙太奇句式等视听话语技巧以及借助镜像得以放大和强调的细节技巧来制造和表现悬念。

例如,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主人公里昂出场的段落,导演运用特写式局部镜头让观众只能看到里昂脸上的墨镜、拿牛奶杯的手,由此悬置里昂的真实身份和长相容貌,增加人物的神秘感,以此吸引观众。而这种用特写镜头制造悬念的办法在镜像只有全景这一种景别的VR电影中是不复存在的。

蒙太奇句式类型方面,美国电影大师大卫·格里菲斯发明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平行交叉蒙太奇在传统电影中频繁使用,两条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对抗性线索在高速的剪辑中交叉进行,使得剧情紧张前行。而这种两个甚至多个场景时空频繁交叉的蒙太奇很难在VR电影实施,一是场景切换太快,容易引起观众晕眩;二是全景拍摄难度太大。

另外,在传统电影中,常用来制作悬念的道具、动作等小细节也会湮没在360度全景视频中,难以大展拳脚。

2.人物动作的展示

对人物的动作,传统电影发展出丰富的动作剪辑技巧,使得镜头中的人物动作虽是动作片段的连接却能制造出完整动作过程的幻觉效果。(1)人物完成动作的真实时间可以进行艺术压缩,不会占用影片太多的叙事时间。(2)冲突性很强的动作戏可以利用“启动——爆发——结果”的三镜头剪辑法展示出精彩逼真、视觉表现力极强的动作场面。(3)通过不同景别、角度、运动速度的镜头剪辑,人物的动作有着较强的观赏性。例如《卧虎藏龙》中飘逸空灵的竹林对决;《十面埋伏》中美轮美奂的水袖击鼓等;(4)可能会危及到演员生命的危险动作或者让演员难为情的动作如吻戏等可以运用分镜头拍摄、借位拍摄等手法结合剪辑技巧来完成。

而这些对于分场景拍摄全景镜头的VR电影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VR电影的每个镜头相当于时空连贯的长镜头,叙事的时间长度等于故事发展的时间长度,基于此,人物在镜头中的动作必须是无分切、连贯的完整过程。这就要求导演精心选择人物要展示关键动作过程,演员进行精准的动作演绎,严格把控好完成戏剧动作的时间。而依托于三镜头剪辑法的功夫或动作类型片对于VR电影来说是颇具制作难度的电影类型。

3.抒情、表意的艺术实现

在传统电影中,除了借助人物动作、人物台词、场景造型、字符设计等手段进行抒情表意外,还可借助蒙太奇艺术中最能让电影文本大放美学光泽的表现性蒙太奇来实现抒情和表意的目的。而这些的范例模式很难在场景空间相对单一、时空不能自由重组并置的VR电影里模仿运用。此外,传统电影的导演可以通过特定技巧的选择,使得拍摄的影片在影像和声音方面呈现出个性化的独特艺术风格。而这些针对镜头和声音进行的变形、打碎等个人性化风格处理是很难运用到VR电影当中。

这并不是说VR电影没有风格化的权利,而是VR电影的风格化不能像传统电影那样在镜头和声音本身上做过度的技巧化设计,而需要另辟蹊径。事实上,360度的全景视频即是VR电影的影像风格,开阔、无死角的仿真空间是导演可以尝试风格化的新领域。

总之,建立在分镜头组接上的微观蒙太奇艺术景观及其产生的艺术魅力确实是当下VR电影没有的,这既是VR电影的短板,同时也是VR电影的艺术突破点——不能借助分镜头蒙太奇,但又要创作出传统电影借助蒙太奇实现的艺术效果;影片类型上,VR电影360度的全景仿真空间让沉浸其中的观众有强烈逼真的在场感,而这种在场感会让观众的体验从“我看电影”变成了“我在电影中”;观众鉴赏方面,VR电影可以让观众参与剧情,直接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的跌宕起伏。

注释:

① 王彦:《一边是VR行业年增长率预计超300%,一边是电影叙事暂难取代VR遇到电影,谁会变得更好?》,《文汇报》,2016年5月30日第1版。

② 孙略:《VR、VR与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年3期。

③ 王岩明:《试论VR电影还音制式的未来发展趋势———从电影声音的空间定位方式谈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年5月刊。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导演系讲师)

【责任编辑:潘可武】

猜你喜欢
蒙太奇动作空间
错位蒙太奇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0
从叙事的角度谈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
浅析蒙太奇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形式
科技资讯(2015年3期)2016-01-14 06:40:02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