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旭升 张 锋
媒介新生态语境中的传媒艺术发展和理论创新
——首届“艺术与传媒”高端论坛综述
■ 施旭升 张 锋
由中国传媒大学和《文艺研究》杂志社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现代传播》编辑部、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承办的首届“艺术与传媒”高端论坛,于2015年12月2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以及《文艺研究》《文艺报》《中国艺术报》《当代电视》《现代传播》等学术期刊、报刊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生出席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媒介新生态语境中的传媒艺术发展和理论创新”这一主题,聚焦由国际互联网及其移动终端所构建的新媒体、新媒介生态语境中的重要艺术实践现象,以及艺术学理论前沿问题,探讨在“传统”和“现代”两极张力中的当下艺术发展以及理论阐释的范式嬗变。本届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彭文祥教授主持。
如何有效地归纳和总结传媒整合时代艺术发展的新经验和新规律?如何有效地把握新媒介时代艺术理论的变迁?如何深入的理解新媒介语境下的传媒艺术及艺术传播?诸如此类,成为本届“艺术与传媒”论坛探讨的首要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虚拟现实”“移动终端”等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传媒,几乎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正是基于积极应对传媒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生态的结构性的改变,才有着中国传媒大学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开拓,到“传媒艺术学”及“艺术传播学”的学科创新。故而,只有不断的顺应时代的潮流,占领传媒与艺术的制高点,构建起一种“未来意识”,才有可能保持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就自己所涉及的从“广播电视艺术学”到“传媒艺术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主题发言。胡智锋教授分析了当今中国艺术和传媒发展所面临的新的环境与形势,并就在此环境与形势下如何进行传媒艺术学术研究,进而构建传媒艺术学科提出了若干极具启发性的思考。他认为,传媒生产、传播与运营面临着全球各种元素的流动和汇合,呈现出一个现实的全球化的景观,它使得艺术和传媒的结合很难用传统的观念与方式去观察和表述。因此需要突破传统研究的视域,将自摄影以降的电影、电视、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全部纳入传媒艺术学的研究视域。胡智锋认为,在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大艺术家族并举的时代,为避免传统艺术学理论对传媒艺术实践的偏狭与无效的解读,故而进行传媒艺术理论的建构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施旭升教授就作为一门学科的“艺术传播学”的历史渊源、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实践内涵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发言。他认为,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艺术学理论基本上是在艺术四因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而随着信息科学的诞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兴媒介的不断涌现,才有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提出,以及欧美“文化研究”与“媒介批评”的兴起。从而也就带来了艺术理论研究的全新的知识范式的转型。艺术传播学之应运而生乃是势所必然。艺术传播学无疑更应该关注传媒对于当代艺术之影响,注重对于传播理论、媒介研究多方面成果的吸收,研究艺术传播与社会生态之建构、与艺术市场和艺术评论的关系等现实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杨乘虎教授与杨杰教授在各自点评中,则进一步讨论了全球化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艺术学研究的路向与方法等问题。杨乘虎认为,传媒艺术学应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来进行认知和认同,允许共容与共存,从而形成新的格调,进而使多学科领域共同关注和参与,形成共享和共识。杨杰教授则认为,作为艺术学理论当代形态的艺术传播学研究,一方面是知识范式的转换,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的更新。传媒与艺术的互动,共同构建了这个新的学科的知识背景与学术视野。
讨论中,北京师范大学张智华教授,《中国艺术报》向云驹社长,《文艺报》梁鸿鹰总编,中国传媒大学李胜利、赵志安等教授分别就网络剧,互联网音乐,网络文艺的创作、发展及对传统文艺的影响贡献出各自的思考与见解。
张智华教授分析了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现状、特点、兴盛的原因及内容、发展之道。中国的网络剧自2010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2014年美国《纸牌屋》在全球的热播,以及中国近年来出现的较有影响的作品,网络剧走向兴盛。这是由于网民市场巨大,网络剧与网民互动性强,网民的点评直接影响了网络剧的创作。投拍网络剧经济效益回报高,视频网站创作积极,而投资人对网络运作规律熟悉,使得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标准的网络剧得以产生。
李胜利教授进一步指出,尽管目前在效果上中国网络剧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随着资金投入的加大和一些电视剧导演的进入,未来的发展可以想见。因为网络剧的发展面临的是直接的国际竞争,所以中国的网络剧发展较国外更快,虽然在作品的价值观、艺术形式、产业发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至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网络文艺何以自处,向云驹认为,从艺术上来说,互联网虽然对传统的传媒行业尤其是电视产生了严重的危胁,但最终并不会取代传统传媒业,而是与之形成一种互动、互补、互利的局面。网络文艺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危机,普遍色情化、低俗化、娱乐化等,大量的实体文艺资源没有进入网络,网络文艺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另一方面,网络文艺也有着巨大的商机。实现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的创新性融合,扩大优秀经典作品在网络上的多渠道播放,应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无独有偶,《文艺报》梁鸿鹰总编也以“网络环境下文艺创作走向”为题,发表了自己对于当代文艺创作走向的判断。他指出,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观看方式,进而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极大地拓展了文艺生产的题材、主题、风格样式。创作者要与受众建立类似朋友式的互动关系。由互联网所提供艺术创作的支撑作用不单纯表现在提供了文本,而且提供了构造世界的方式,带来了人们观念的转变。网络文艺所具有的草根性、民间性的特点及受众的年轻化、部落化突破了传统文艺创作的神秘感,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意识。但是,互联网也是最鼓励个性的,这也会为艺术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
关于如何看待和处理传媒与艺术的关系,如何应对传媒整合所带来的新的问题,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和看法,面对各种新媒体艺术的立场也不尽相同。
《当代电视》张德祥主编在发言中提出“守道随缘”的原则。当今,媒体在改变着我们,也控制着我们。这就是艺术的当下之“缘”。而艺术总有着自己的灵魂,所以从艺者更需要守“道”。艺术和媒体的关系是道与器的关系。如果说,媒体是器,是技术建构的东西,那么艺术就是“道”。两者之间是有矛盾和冲突的。媒体用自己的方式对文化和艺术进行了绑架。但是,艺术不能完全屈从于媒体的价值观。它既要重视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又须防范媒体的过度膨胀对于艺术发展的损害。只有“守道随缘”,才能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好的艺术作品。
中国传媒大学卢蓉、戴清、王杰文、徐辉、杜彩等都参与了“传媒整合时代艺术何为、学术何为”的讨论。卢蓉教授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革命所带来的结构性改变,与其说是技术的进步与形态的演变,不如说是一种“价值生成模式”的改变。王杰文教授指出,谈到在处理艺术与传媒关系过程中所要考虑的艺术的人民性问题,需要考虑如何定位传媒的受众。传媒确实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而问题却在于,这种改变是否就是理所当然?杜彩副教授则认为,传媒不过是人创造出来的物,而马克思早就反对人创造出来的物反过来压迫人,反对人的“物化”。当我们看到传媒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眼花缭乱的现象时,也应看到其中传统艺术“韵味”的消逝。他提醒大家在研究传媒和艺术关系的时候应该追问“传媒艺术”或“艺术传播”的文化逻辑究竟是什么,应该运用具有复杂思维的方法论,以避免陷于对传媒文化粗浅的支离破碎的经验描述当中。
基于以上的发言和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陈剑澜研究员则是以“立场”“态度”“研究”为关键词对于本届论坛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总结。陈剑澜指出,精英立场与平民立场的不同,带来了对于媒介整合背景下的艺术现状不同的体验和评价,也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审视的角度与研究的路径。目前新媒体艺术的研究路数,总体上延续了1990年代开启的大众文化的研究思路,也就是民粹立场或曰平民立场。学术研究的精英主义立场和平民主义立场看似冲突,但实际上在新兴媒体研究中却并非水火不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者不能以个人的偏好,来取代学术研究所应有的公正和理性的态度。应该采取一种开放开明的态度,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排斥的态度。
《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周由强也在其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论坛回归到了论坛的本义,其中既有国家政策性的内容的呈现,也有与我们的生活艺术、我们学科建设息息相关的脚踏实地的内容,还有研究者个体的价值的体现。艺术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实现了自主、自由和自我的表达。新的学科的建立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论的基础,也需要具备学科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本届高端论坛无论从思想、站位还是品格上都充分体现了学术的本位,学者的反思批判能力、问题意识和责任感。参加论坛的学者站在中国的角度去思考,以互相尊重的平等意识探讨交流,既有脑力的激荡,思想的汇集;又有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各自用自己的思想去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作为论坛的发起者与组织者,彭文祥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再次强调了新媒介环境中的学术立场、价值评判及责任担当等问题。面对媒介整合时代种种复杂的新问题,艺术评论与学术研究只有积极应对、勇于担当,而不应该是首鼠两端、抱残守缺;研究者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有资源的汇集,有脑力的激荡,也需要有观点的和而不同。应对传媒变革时代的艺术嬗变,追问艺术消费时代的学术使命,构建新媒介时代艺术学理论新的体系和话语,对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的学者同仁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本综述内容根据会议录音整理,由于条件所限,恕未能与所有发言者一一核对,特此说明
(作者施旭升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教授;张锋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