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中自然环境保护的传统轨迹

2016-02-18 21:49王树声
关键词:古人风景生态

王树声,李 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环境科学·

中国城市规划中自然环境保护的传统轨迹

王树声,李 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中国文化具有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基于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渊源及对古代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挖掘地方史料与历史文献,总结中国传统应对洪灾、开展城市生态修复、营建风景的相关策略,通过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改善百姓生活,增加城市风景塑造的分析,阐明了保护与致用相结合的当代价值及调试思想。

自然环境保护;风景建设;当代价值

中国历史上虽然讲“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但确实也出现了因人的活动影响乃至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这些方面学界已有专门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旨在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中挖掘古人在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方面积累的经验。其中,三方面的文献记载比较丰富,一是水的防与用的问题,二是种树的问题,三是风景建设的问题。古人的保护策略往往既能调和生态,又可养护自然,兼之以景致之秀、人文之义。本文以此为例,论述相关经验,以作为今日城市生态治理、修复、改造的参考和借鉴。

1 生态治理中的治水用水策略

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管仲言:“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1]在人居环境建设中,水既有利又有弊,“水利万物而不言,但利之所在,害亦伏焉。”[2]古人兴水之利,防水之患,积累了诸多的实践经验,对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1.1 “不与水争地”的治水思想

善治水者不应与水争地,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人水和谐的目的。早在西汉后期,贾让在其所作《治河策》中提出人要尊重自然之性,不能侵犯自然的思想,指出治河应当给河流留足行洪通道,避高趋下,“不与水争地”,人与水“各处其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清时,乾隆皇帝针对水患侵城的问题,规划荆州城搬迁或改建,又一次提出:“不应与水争地,不应破坏自然之势。如若与地争则劳民伤财,得不偿失。顺应自然则可一劳永逸。”[3]建议另度形势,并将城垣衙署移至高阜。与水争地导致水灾频发,生态不平衡而引发人类生存危机,魏源曾在《湖广水利论》中分析了长江沿岸“告灾不辍”的原因,批判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与水争地、与水争利的现实状况。与水争地,是人为的干涉自然规律,违背规律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生态原始的平衡,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这个经久不变的治水思想,始终制约着人们在治水与用水中的行为活动,引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1.2 “兴水为利”的治水方略

兴水为利,人工为之。清潮州人周光镐所言:“水之为利大矣!洎泝龙门、登积石、历朔方、陟贺兰,遍阅汉唐二渠,灌田数千百亩,万世永赖,乃知天地之美利自在,不能不藉手于人也。”[4]大禹治水改其父鲧的“雍堵”为“疏导”,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分洪减灾,引水灌田”的因势利导之法,使其自建成两千多年来,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更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故水利建设为生态人居提供了基本的水源与安全保障。

古人在水利工程的营造上,多利用水性善下、水势湍急的特点疏导水源,借自然之力完成防沙、防洪工程。而对于较复杂的地形,经过人为的合理改造,以满足人居的发展需求。著名的杭州西湖水利工程,唐朝白居易治理杭州时亲自在湖中筑堤,并建立了完善的闸门和蓄泄系统,又把西湖水引入运河,使大运河与杭州城市相沟通。至宋朝时,苏轼秉持“以民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思想,先后完成了杭州城的供水系统建设、运河疏通、西湖重整等大型工程,以保其“永无潮水淤塞、开淘骚之患”。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潘季驯四次治河,针对黄河沙多流慢,易决口改道等问题,提出有“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之策,成为治理黄河的范本。

除对地形的改造利用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利器具的发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干旱地区则需引水灌田,兰州段续发明了黄河水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水车推广后,使兰州水利突破黄河“水不能上”的限制,有效地利用黄河水利解决了灌溉问题。原隰之地的湖南长沙古人使用龙尾车,“用风水之力助人之功”,事半而功倍,有效解决了旱灾与洪涝中的水利蓄泻,以及高山洼地的农业灌溉难题。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古人采取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水利治理策略,趋利与避害相结合,使得水资源在城市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3 “城水相依”的用水经验

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往往考虑对自然中的水利用,认为水是“城市之血脉”,管子曾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5]。北魏刁雍亦指出:“城之所,必在水陆之次”[6]。可以看出,对城市周边水的利用是营城选址的重要因素。中国历代古都名城如西安、洛阳、苏州、成都等即是如此。

就地方城市而言,滨江临河城市往往逐水而居,筑而为城、聚而为市。如江浙一带的温州城,其布局依郭璞“倚江”“负山”“通水”之理念选址规划,城内水系通五行之水,明嘉靖《温州府志》记载:“(郭璞)凿井二十有八,以象列宿。旧志云:白鹿城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五行水谓东则伏龟潭,西则蜃川浣沙潭,南则雁池,北则潦波潭,中则冰壶潭,因凿小河以通贯之。”[7]由于分布在城内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水有较大的储水量,可保各方之安危,有“遇潦不溢”之功用,故谓之“水城”。杭州,自北宋有“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1057年梅挚出任杭州知府,临走时宋仁宗赐诗相勉,其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的句子,一说为“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之美誉,地处钱塘江入海口,南临钱塘江,东北接大运河,西濒西湖,建城时据地形之特、借山川之巧,纳山水入城中,形成“襟江负海、环以湖山”之整体格局。纵观历代城池,多利用环城池壕和城内外水系相互交错的自然水系提供城市用水、交通运输、军事防御等重要功能,不仅美化了城市的环境,而且对防涝防灾、安居利民亦起到重要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城市规划布局方式。

2 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修复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种树的传统,育林蓄树可以涵养水土,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在对城市的开发与建设中,历代地方执政者为地方山水注入了情感、文化与生命并将这种生态修复理念融入到地方传统之中,塑造了一邑之生态人文景观而享誉后世。

2.1 “自然之利,莫于种树”的根植意识

中国地方古人尤重视种树,因其具有多重重要的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故将其视为“富国之策”。乾隆年间云南楚雄禁碑云:“山之兴旺不竭者,则在林木之荫翁。树木之茂盛,然后龙脉旺相、泉水汪洋”。“种树”需要一种生态保护的全局意识,非一家之事、一时之事,其精要在于全局之长久共谋,河南原武县《种树说》中对种树之利有详述:“一里之内,而种树者止一家,则利少而害多,不得不顾虑也;一邑之内,而种树者止一里,亦利少而害多,不得不顾虑也。若尽一邑而悉种焉,则利广矣;尽一郡而悉种焉,则利更广矣;合省而悉种焉,则其为利尤广而不可量矣。”[8]林木种植可固土护堤、防止洪灾,又可保持大自然的水气循环,给人以荫庇之乐等益处,利广而不可估量,故此根植意识贯穿于古人长期的城市营建活动中。

2.2 城市建设中的育林蓄树之法

古人常采取荒山育林、封禁蓄树的方法保护土壤,以蕴其源,并以禁勿剪伐之令而限制人们的砍伐行为。这些方法维持了人、城市、生态三者长期的平衡关系,保护了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山西地处我国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土质松软且缺乏植被保护,明代雒公在寿阳遍种松子,勤时灌溉,并严禁放牧,数年后松林蓊郁,物产丰沛,农人也因此享利。后人立碑记此时,“欲求此善行可百代传承,裨于万家之膏泽。”

树木亦有屈水力、固堤防之特性,古人因地制宜,栽植耕种,以护地脉之长久。管仲曾提出,在江河水道两岸应“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9]南宋魏岘在其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中述及水利工程结合植物措施的优点:“植榉柳之属,令其根盘错据,岁久沙积,林木茂盛,其堤越固,必成高举,可以水久。”安徽五河县,邑人“计杨柳性宜湿,沿堤密植”[10],逾年而所树皆活以荫及涂人。古人育林蓄树,既是对生态要素特性的尊重与保护,也是改善城市生态循环的必要过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生态经验。

2.3 根植文化的地方性传承

古人善于利用林木积少成多的特点,将其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而逐渐形成地方记忆和地方传统。造林建设的背后都有一个很强烈的人文意识在支撑,即把一些有功于地方的事情予以人文的提升,注入地方文化,成为一个强大的凝聚力量。

地方循吏将林木的栽植与城市环境营造相融合,不仅荫庇于人,更使城市形成独特的风景。如福州遍植“榕树”,而有“榕城”之称,北宋后期已“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浙江宣平邑令张廷祜,植柳为城而有“柳城”之称,此后邑人相互告诫“无伤此树”且“补罅苴漏”,使得树木生长与城市发展和谐并行。“昔宋辛仲甫,知彭州课民植柳,以荫行人,目日补阙,柳至李顺之变,犹相戒,无伤此树。今万柳成城,功延保障著兹土者,岁将补罅苴漏,以垂不朽,讵日甘棠,勿拜云耳哉”[11]。柳州因柳宗元重视植树造林,在城西北种黄柑二百株,修建大云寺时亦植树木、竹若干,还在柳江两岸广植柳树而保护了三面临江的柳州城。“榕城”与“柳城”、柳州就是将城市根植文化延续与地方文化传承相融合,保护了城市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亦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

3 风景建设中的生态审美

我国古人的生态意识既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又表现了对自然的欣赏,把自然视为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在文人士大夫眼中,自然万物处处皆美。“自然”成为美的最基本原则。古人在对自然改造利用时,将这种审美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既保护了原始生态的美,又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审美。这也是生态保护思维的升华,即以生态的思维进行城市风景的规划和建设,从而融入中国城市规划中风景营造的传统。

3.1 风景意识

从城市规划来讲,风景营造传统让中国城市始终有一个“风景意识”和“风景责任”,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对城市及周边环境进行风景发掘、营造、保护和提升,形成多样化的地方风景。这种意识亦是一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即在满足人们审美的同时,激发人们对环境的尊重与主动的保护,从而维持生态的平衡。即使在风景禀赋一般的地区古人也是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前提,发掘一个基本的风景基准,使人们对自然环境加以珍视,这是一个相互促进与协调的过程,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文化传播智慧。

3.2 生态限制与风景建设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风景建设的基础。对于生态脆弱之地的风景建设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更具有重要意义。古人开创性的探索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在生态脆弱之地的风景建设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清代河北宣化,从最初的荒原大漠,经由引水植树,以改变风沙掩城的局面,历经千年经营形成气候,在此基础上营建增华,最终形成了防沙、绿化休憩、文化景观为一体的人居环境。苏州与杭州有“天堂”之美称。苏州在远古时曾为一片沼泽平原,正是由于人类长期的开发改造,苏州一带才成为鱼米之乡,成为著名的园林城市、人间天堂。古代诗人对于苏州景色的描写“家家门外泊舟航”,“水颈波动碎楼台”,“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等诗词名句皆描绘了苏州优美的景色。杭州至秦代时,现城区和西湖仍是海湾。隋代杭州筑城时城区内皆咸水。唐代李泌在杭州建六井,把西湖甘水引到市区,才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后来,又经白居易、苏轼等历代名宦浚湖修井,而形成“西湖十景”,成为举世闻名的览胜之地。古人对自然的改造利用,通过与风景营造相结合,将环境保护意识加以提升,使得生态与景致协调发展,保证了生态环境平衡有序的发展,

古人对风景营造的追求形成一种共识,即使是在环境贫瘠的条件下,他们对风景的发掘也有一样的追求。他们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演变和谐并行,在城市中营建良好的景观,以环境化育人。对于城市风景的营建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体现了古人对家园风景建设的重视,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城市规划中此传统意识的重要性。

3.3 生态恢复与风景营造融合的方略

中国古代风景建设特别注重自然环境的原生态美,而对于风景营建的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下,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视对水系、林木的利用保护;二是尽可能少的“干预”自然,因自然之势。柳宗元在其被贬永州时,发现荒芜弃地间的美,略施人工整理,使得“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12]将其自然之美呈现出来,使此地成为“乐居忘土”之所。文人士大夫喜爱自然,回归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界生态要素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创造与自然联系紧密的山水空间环境,亦是联系自然之美与人居之美的纽带,从苏东坡的凤翔东湖建设、杭州西湖的风景营建,到柳宗元在永州的环境治理和风景创造,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将风景营造与生态恢复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4 生态保护与致用相融合的当代价值

古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是以一种以和谐的生态秩序治理、改造、修复自然的过程,甚至包括对于审美文化的追求,这种整体和谐的生态智慧维持着自然生态平衡有序的发展。而当前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往往是以满足自我价值为中心,生态观的转变导致了城市规划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可逆反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古代生态保护与致用相融合的经验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4.1 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美

中国古人向来尊重自然,认为人作为大自然的个体,应该“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只有这样才能“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下滞,而亦不散越”[13],这是古人尊重自然的思想基础。他们从未将人与自然环境相割裂,几千年来始终信守着“天人合一”的整体性的生态观,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通过择地引水、耕植育林、建城营景等方式,加以疏导、引导,充分认识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从而达到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的局面。《周易·相传》所言:“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古人强调人在自然环境中应当主动地适应与调适,而非违背自然之道的掠夺与改造,以此达到互利互惠的生态和谐的目的。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应顺服自然所具备的条件,使其按自身规律“自然而然”地发展,讲求“识山川自然之脉络,顺性而止灾”[14]。《管子》中道:“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15],在这种尊重自然的和谐观下,由此而衍生的生态美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有益于百姓安居的生存之美;二是为百姓营建可供感观、价值追求于一体的文化之美。二者共同构成了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中对于美的追求。

4.2 生态治理与百姓生活

古代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强调尊重自然、顺其自然的同时,着重从自然灾害的治理入手,以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设。清代陕西户县涝峪村买山封禁就是获得良好人居环境的典型例子,涝峪村因常年砍伐树木,开垦农田,沙石堆积峪口,严重威胁村庄的安全。村人提出了“荒此山,使树木丛生以聚沙石而阻横潦”的治理策略。后经买山封禁,戒伐戒牧,后“树木日生,山复其旧,水节其流。而人可安居耳。”[16]嘉树成林、河道疏容的生态治理,是天、地、人共同创造的过程,不仅为城市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百姓的生活品质。古人提出的“治水之为养民道”、“种树于瘠土,化碱为沃”,禁开煤以“全地脉”等生态保护措施,使整个生态循环系统得以保护和修复。这种因地制宜,变害为利的生态保护智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方式,使水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构筑了一副青山绿水、河湖畅美的生态图景,实现了人居环境之美的特色,从根本上达到了人居与生态的平衡统一。

4.3 生态改造与城市风景

中国人向来钟爱山水,喜欢从自然的广博视角看待事物,并把自然空间环境融入到城市的风景营造当中,将山水、城市、建筑进行合理的空间营造,使之成为与城市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中国古代城市风景营造中极为重要的一点。这种空间联系是将山、水等景观元素与城市相结合,构成了城市山水相连的城市景观,是不因人造物的阻隔而中断的自然生态过程。对于风景本体而言,既具有生态美又具有感观美,是通过运用生态和艺术的手法对原有环境的各种要素进行规划重组,创造出一种美观的、有机的、和谐的,满足人们观感所需求的生态景观体系。苏东坡引凤凰泉水建陕西凤翔东湖,营造一邑之生态美景:“湖长八百余步,阔半之,沿堤古木千章,槎牙结椐,波流掩映……”。他又遍植杨柳,碧翠映天,至今仍被后人称道。既解决了当地农田灌溉和百姓用水的问题,又改善了当地风景。古人对于城市风景的塑造,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建立起人、河流、植被互补统一的生态新秩序,实现了古人对于城市生态再平衡,百姓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美好夙愿,创造了自然与人工有机共生的生态环境。

5 小 结

从古代生态治理、修复、改造的实例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有着朴素的生态和谐意识,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科学的生态观和长远的整体观,即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保护方式,其核心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构筑一个理想的居所,以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通过文人士大夫的努力而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风景,以满足百姓安居和审美的需求。因此,在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这种家园意识把水利、植被、风景和文化联系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传统生态文化。

[1] 管仲.管子·水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齐德五.溆浦县志:卷4[M].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1872—1873).

[3] 正昌.江陵县志:卷首[M].光绪三年(1877).

[4] 周硕勋.潮州府志:卷41[M].光绪十九年(1893).

[5] 管仲.管子·乘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 李琬.温州府志:卷1[M].同治四年(1865).

[8] 文炘.原武县志: 卷9[M].乾隆十二年(1747).

[9] 管仲.管子·度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 赖同宴,孙玉铭.五河县志:卷17[M].光绪二十年(1894).

[11] 汤金策.宣平县志:卷13[M].道光二十年(1840).

[12] 柳宗元.鉧潭西小丘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3] 周语·国语[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14] 恩荣.临湘县志:卷13[M].同治十一年(1872).

[15] 管仲.管子·五行[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6] 康如琏.鄠县志:卷5[M].雍正十年(1732).

(编 辑 徐象平)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urban planning in China

WANG Shusheng, LI L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our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raditional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mass accidents destroy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lways appears.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origin of the ancient Chin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ity. Through local historical data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it summariz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trategies to flood control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the cit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beauty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shaping of the city landscape and clarify the contemporary value and debugging ideas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ntemporary value

2015-1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322812)

王树声,男,山西闻喜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TU981

A

10.16152/j.cnki.xdxbzr.2016-06-021

猜你喜欢
古人风景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好玩的古人
住进呆萌生态房
古人怎么洗澡?
生态之旅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