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忆 杨 扬 唐艳华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近年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罗 忆 杨 扬 唐艳华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近年来,学分银行是“终身教育”理念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笔者归纳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思考,以期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
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开放教育
20世纪中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向世界各国政府大力推广“终身教育”理念,并逐渐影响到了各国教育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我国《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其中,“学分银行”建设尤为重要。
近年来,学界对“学分银行”的研究持续不断,学分银行建设不仅成为政府和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之一。
对学分银行的界定大致可概括为三种[1](汤诗华、毕磊等,2013):①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银行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与地点的教育管理制度;②学分银行是一种教育管理模式;③学分银行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既是管理制度又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学分的机构。
一部分学者偏向管理功能。“学分银行”是专门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是以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2](郝克明,2012)。是允许学习者将学分按照一定标准来“兑换”学历、学位、职业或岗位证书等学习成果的管理模式[3](刘红良,2014)。是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4](张伟远,2014)。
一部分学者偏向服务功能。“学分银行”是借鉴银行储蓄功能的一种教育服务模式,存储的是学分,汇兑的是学历、资格证书或学习成果,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服务性三大特征[5](黄欣等,2011)。是变革的教育模式,让通过不同学习渠道取得的学习成果均能获得公平认可与发展的机会[6](程千,2012)。
一部分学者偏向学生主体功能。“学分银行”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面向全社会成员开设个人学习账户的一种自主学习实现形式[7](王燕军,2013)。是学生将完成学业的时间从固定学习改变为弹性学习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8](杨立峰、张平等,2013)。学生的学分累积,可以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帮助其最终完成学业。具备六大功能:一是终身教育信息登记,建立个人终身教育账户;二是学分可不断存储积累;三是学分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育机构认证转换;四是学分的累积可
兑换为相应的学历证书、单科结业证书或学习证明;五是学习成果社会认证;六是形成社会人才数据库,供用人单位筛选。
研究者的界定从不同侧重阐释了“学分银行”的核心功能: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模式、学分管理机构。
参考以往研究的观点,笔者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是自发联合阶段(1994年到2001年)
1994年8月,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主成立了“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机构”,意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办学水平。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提出终身教育。
1995年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0所高校,组建“上海市东北片普通高校合作办学教学协作组”,积极推行跨校合作办学,实现了三种形式的跨校学习:名教授流动讲座、跨校修读选修课程、跨校修读辅修专业。
199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成立“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经2002年和2010年两次扩充,发展为包括19所高校和北京市教委在内共20个成员的教学共同体。共同体被国家和北京市列为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
2000年,沈阳市北片地区的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大学、沈阳大学等7所高校成立“沈阳市北片高校跨校选课教学协作区”。
2001年,原杭州城西8所高校发起校际选课。随着高校新校区建设和整体搬迁,参加“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高校扩展到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滨江高教园区、温州高教园区和宁波高教园区。
(二)第二阶段是政府推动阶段(2001年到2010年)
从2001年8月开始,教育部正式颁布文件,指导学分银行建设。提出:“建立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机制”。①
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国内一流学府在本科生层面开展课程学分互认和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
2005年7月,福建省颁布《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2006年,教育部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学分银行试点。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三)第三阶段是开放教育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秋,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长三角地区8所国内一流高校的本科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互选8校的精品核心通识教育课程。
2010年6月,中央电大“国家学分银行”项目——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属于当时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学分银行试点项目。
2011年1月,上海市颁布《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2012年8月,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开放大学建立的“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正式挂牌成立。随后云南、江苏、广东、福建、浙江、河南等省相继成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2014年底,河北省颁布《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2016年1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
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是学分银行三大基本功能[1](汤诗华、毕磊等,2013)。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可分为三种:①宏观定位基于学分银行的制度属性——高等学历教育之间开放兼容,中等学历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之间衔接沟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联合融通;②中观定位基于学分银行的模式属性——学分的记录与累积、学分的互换、学分的兑换;③微观定位基于学分银行的机构属性——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转换成标准学分,并进行学分存储、积累、兑换、借贷与折旧。包括课程标准、学分累积、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学分诚信五个子系统作为学分银行建设的基本架构;以及系统建设的课程体系、选课制度、存分机制、贷分机制、兑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六个方面。
建设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评估、累积和转换的管理制度,是世界教育领域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郝克明,2012)。
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将转变我国长久以来重视学历与学位,轻能力和技能的局面。“学分银行”制度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它能够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倡导市民以参加各种教育、文化培训和娱乐活动进行认定与学分积累,在我国第一次把教育与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连在一起,形成一种大教育格局。
目前,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形成一系列对于先前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的教育认证体系,能够实现正规与非正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沟通衔接,提升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6](程千,2012)。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杨晨和上海电视大学顾凤佳(2011)[9]对各国学分银行建设进行了归纳研究。①美国学分衔接和转移政策。每个州都制定了本州内适用的学分转移政策,一是认证类型分为地区认证,针对公立、私立的非盈利性大学和院校;国家认证针对盈利性院校、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院校。二是按照院校间签订的协议,学生可在院校之间进行学分转移。②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学生不论学习模式(校本学习、生产实习)、学习状态(全日制、半工半读)、学习形式(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通过学分明确学位标准,达到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国家之间学分互换。③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形成了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资格证书连接的国家体系,社会成员更容易在各个教育与培训部门之间、教育与培训部门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④韩国“学分银行”体系。认可学习者在学校内外的各种学习经历,当学习者积累了足够的学分之后,就可以向“学分银行”申请学位。⑤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支持学生在完成两年大学的学习后,认证已获得的学分,可转学至另一所大学,无须重复以前的学习。
新西兰政府于1990年7月成立了新西兰学历认证局作为学习成果认证的最高管理机构,体现了政府在学分认证中的主导地位[10](黄林凯、钟志贤,2015)。
国外“学分银行”建设有效地推进了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机会均衡,同时激发了全民学习热情,促进了教育发展。
目前,“学分银行”在我国已有多种存在形式。除了“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外,我国还有以市民终身学习为主的“市民学分银行”,以实现学校间学分互认的“学校联盟学分银行”,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通的“成人高校学分银行”,以促进学习者多元化评价为主的“职校学分银行”,以培训管理为主的“企业学分银行”等。
“学分银行”从理论上可分为学校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三个相互交错的终身教育立交面[11](周晶晶等,2013)。学校层面主要实现完全学分制下的弹性学习制以及免修免考制度;区域层面主要实现区域内不同类型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累积和转换制度;国家层面主要实现不同教育间的衔接与沟通,构建合理贯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学分银行的标准体系应该包括学历教育的课程认定标准体系、职业培训证书的认定标准体系、文化休闲教育学习项目的学分认定标准体系。学
分认定、累积和转换制度应该包括学历教育板块的原始学分认证存储制度、标准学分认定制度、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业务培训板块的证书认证制度、证书认定制度、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文化休闲教育板块的机构认证制度、学习项目认证制度、学分存入与累积制度等。
“学分银行”制度是复杂的社会系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政策支持。我国由于区域性发展的现实差异决定了不能像韩国的“学分银行”制度那样,得到来自政府从上而下的有力推动,最终形成统一的法律法规[12](黄欣,2013)。
转型后的开放大学必须满足学生更加专业、目的性更强的学习需求,积极开发探索校企、校校、校社的学分银行办学模式[13](赵净,2013)。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标准体系建设,以教育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带动,以职业为导向,建立了以资格标准、认证单元标准、学分标准和转换规则为主体的标准体系框架。
2014年,上海开放大学“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定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标准、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认证标准、学历教育课程到职业资格证书转换标准等,促进上海市人社局、上海市教委实施的,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衔接贯通、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转换互认的“双证融通”工作。设置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办法(试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用户手册》等准则。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面向学历教育、社会教育、老年教育、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的认证与转换建立标准体系。学历教育课程认定与转换标准以“江苏开放大学学分认定与转换列表”的形式发布,制定了《“江苏学习在线”社会教育学分认定试行办法》等关于非学历教育认证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规则》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到学历教育课程的认证转换标准;《非学历教育专项能力证书认定规则(专科专业)》等学历教育课程认定标准。
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认证系统是构建开放大学的核心要素,也是开放大学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由四个基本特性决定:①价值性。学分银行能使学习者通过开放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者能力;②稀缺性。学分银行是与开放大学相伴而生,传统大学教育是阶段性教育,开放教育是终身教育,因此学分价值伴随人的一生。“学分银行”只有在开放大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③不可替代性。在为学习者通过学分银行实现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学分的认证、存储、积累和转换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④难以模仿性。开放大学组织系统是特有的,其他教育组织难以模仿。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14](殷双绪、姚文建,2012)。一是校际选修课通常由地理位置上较近的几所学校共同开设,学生可以跨校选修课程的范围小;二是学分互认主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学校间的学分互认;三是互认的学分类型单调,主要集中于公共选修课;四是只能跨校选修,不能实现转校选修;五是缺乏国家立法的支持。
另外,国内有关“学分银行”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和转移上,在学历层面与非学历层面和非正规学习层面的“学分银行”的区分研究还不够。
(一)学分银行必须突破学历和非学历两个层面的问题
学历层面“学分银行”建设,关键是建立完备的学分转换机制,有效地解决学历教育内部的学分转换、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之间的学分转换等问题。
非学历层面“学分银行”建设,关键在于整合校内与校外的教育资源,在推动“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二)学分银行必须解决认证和成果两个方面的信用问题
“学分银行”的认证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学分认证的规范、合理和公平是“学分银行”制度生存发展的关键,必须构建经过政府授权的、具有独立
法人地位的学分认证机构。
“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呈现必须具有可靠性。学习成果可能是学历证书,也可能是个人学习经历的记录,在个人就业、转岗或升职方面,证书和记录经学分转换后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三)学分银行必须建立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和办学体系
作为发展中的教育大国,建立学分银行的任务十分艰巨,因为我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尚未建立统一标准的资历和学分要求,尚未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评审机构。一是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学历学位和资格证书全面融通的国家资历框架;二是将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证作为国家终身学习框架的组成部分;三是针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缺少正规教育机会的社会弱势人群和族群,建立有效的财政支持机制,将教育政策与就业政策相结合;四是建立以开放大学为试点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发挥其办学和远程教育的优势。
(四)学分银行必须以开放大学系统为骨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全国各地应以开放教育机构作为试点,促进电大系统从事的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社区教育、干部职工在线培训、非学历教育培训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通过开放教育建立个人终身学习积分卡制度,作为记载学习成果、认证继续教育学分、认定技能等级、就业、资助和奖励学习的重要依据。
从系统角度观察,过去的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各类教育间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果还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举办开放教育,就很难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在“学分银行”平台上全社会共享。电大系统必须以“学分银行”建设为基准进行全面改革,与其他类别教育间进行积极主动的衔接沟通,深入研究各类教育培训间的类型差异、层次差异和质量差异,真正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之间的互认和转换,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56/200407/825.html. 2001-08-17.
[1]汤诗华,毕磊.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
[2]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3]刘红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与学分银行制度对接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
[4]张伟远.我国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基于国际的视野[J].中国远程教育,2014,(6).
[5]黄欣,吴遵民等.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6).
[6]程千.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方法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7]王燕军.关于建设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冷思考[J].成人教育,2013,(5).
[8]杨立峰,张平,李丽娜.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功能研究与实践探索[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3,(1).
[9]杨晨,顾凤佳.国外学分互认与转移的探索及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
[10]黄林凯,钟志贤.新西兰学习成果认证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11).
[11]周晶晶,孙耀庭等.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6,(10).
[12]黄欣,赵华.学分银行立法—基于国际经验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10).
[13]赵净.终身教育体系下开放教育机构建设学分银行的模式和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3,(8).
[14]殷双绪,姚文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
本文为国家开放大学2016年度重点课题“新疆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的办学体系建设研究”(G16GG4320Z)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6-07-20
罗忆,男(满族),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远程开放教育、视觉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