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庆群山地形条件下居民建筑特色

2016-02-18 01:26黄靖媛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重庆40003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22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重庆居民

文/黄靖媛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重庆 400030

浅谈重庆群山地形条件下居民建筑特色

文/黄靖媛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重庆 400030

重庆是典型的山城,对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的考量是建筑当地民居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对重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的分析,从而试图寻找当地居民建筑的特色,以此对当地居民建筑特色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撑。结合重庆典型的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和气候特点来论述重庆的建筑策略。

重庆;居民建筑;自然环境;人文生态

1、引言

重庆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是典型的山地地区。山城、雾都、江城都是重庆的代名词,正是因为重庆地区的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特点使居民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产生了依山建城,独具特色的山地建筑文化。人类因适应自然而使自己而使自己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得到保障,进而才能适应社会文化。相比较而言,自然因素对居民建筑的影响是形成其特色的最根本原因,而自然因素又是人文生态产生的基础。于此形成的建筑文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生态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研究重庆居民建筑特色要依据重庆地区自然因素与人文生态的分析相结合。

2、重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建筑特色

在重庆地区建筑特色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地形与气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也是形成建筑地域特征的主要的动因。

2.1地形特征

重庆位于中国内地西南部,重庆的地形特征可以用群山环绕,河流众多来概括。从地理位置来看,重庆位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极为复杂,具有中国东西、南北交界性和过渡性的显著特点。这种特点使重庆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地势高低起伏,相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各种地貌齐全,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60%,丘陵约占30%,平原约占10%。显而易见,重庆是一个山丘分布广,平原面积狭小的地区。

另外,由于其高低起伏的地势特点,水域的分布也是相当广泛。大中型河流与小型河流数量众多。正是由于水文密布,形成了川渝独有的码头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部分重庆建筑的特点。居民大多选择依水而居,再加上重庆山地广布,所以往往形成了重庆依山傍水的居住模式。由于滨水地带易产生洪涝灾害,水边的民居多用底部架空的方式,沿着水岸修建,沿着水岸线向上延展,形成独特的水岸风光。

由于地形错综复杂,重庆建筑呈现出的是“随意式”,即依山而建,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显示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无论是坡地、丘陵、山丘都被利用,建筑采用的建筑方法是因地制宜,民居中“筑台”、“悬挑”、“吊脚”、“拖厢”、“梭厢”和“爬山”等手法使用很多,体现了天地人合的思想。建筑形式为“斜上”,即以圆木和方木进行地基建设,依据所处位置的倾斜度进行铺设,后面高前面低,层层变化建筑。建筑材料多为灰色建筑或者木制品原色,显得更为古朴,同时材料大部分为木质,辅之以石头等,是为了减少地形带来的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水所携带的潮气对人的影响,更加适宜居住。尽管是依山而建,但是却显得杂而不乱,虽然采用中轴对称的建筑并不多,但是也在地势的作用下体现了曲轴的对称方式,同一个建筑之中存在不同的对称曲轴,不讲究“堂屋”“厢房”等,但是有天井作为替代品。

2.2气候条件

重庆的气候特征可以用夏热冬冷来概括。受地貌的影响,北面有秦岭和大巴上的屏障,抵挡冷空气南下,使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均较高,极少有霜雪的情况,云雾多日照少,在日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虽然室外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但由于空气的湿度大,使体感温度要比实际的温度要低很多。夏季湿热,由于其处在长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地区,地形闭塞,再加上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入侵使热量发散缓慢,同时因地面水蒸发的作用,使空气湿度较大,这就是夏季湿热的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

2.2.1吸热

重庆建筑多以暗灰色为主,这是为了对付夏热冬冷的气候条件,深色吸热,夏天可以吸走多余的热量,而冬天则相反,保存热量,而呈现斜坡式的房顶则能够增加屋顶吸热的面积,更好的发挥其吸热和散热的作用;同时其建筑为围合式,是为了形成一个“凹”的聚热容器,以便让房间热量减少。

2.2.2排水

为了解决降雨量大,首先采用了斜式屋顶的设计,并且坡度较陡,雨水排泄速度增加。同时利用屋檐将雨水排泄到固定位置,防止雨水贮存在院落当中(利用地形优势和建筑方式);长长的屋檐形成了绝佳的避雨装置,防止雨水洒落墙体。

2.2.3通风排湿

由于雨水、江水、气温的原因,造成重庆湿度较大。首先其建筑较高,每层层高也比较高,在屋顶形成热压,减少屋内热量,同时有利于排潮;屋顶瓦片排列方式并非密合,而是列与列之间存在着间隙,有利于屋顶热压的排放;房屋建筑一层只有简简单单的木质圆木地基,能够与地面隔潮。

3、重庆地区的人文环境与建筑特色

袍哥文化及其演变至今的平民文化。袍哥即有衣同穿、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哥弟,袍哥文化影响至深,更加随性,也造就了重庆建筑的特征。

随性文化更加注重灵活、不求形式的生活,转移到建筑就是依山而建,随心所欲的建筑形式,这样更加符合重庆地区,既利用了地又减少了建筑成本,这又突出了实用主义的原则。

袍哥文化注重哥们义气与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在房屋建筑都留有一定的空间,由几根柱子组成的“凉亭”,以此来进行日常生活交流。

结语:

重庆的建筑依山而立,独具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关,也与当地独特的人文环境因素有关。一方面,重庆地区群山环绕,河流众多,地形错综复杂,当地居民大多依山而建,依水而居;另一方面,受地貌影响,重庆气候非常独特,冬季阴冷,夏季湿热,这种依山建城的建筑,通过坡度、屋檐、地基等方面的设计达到吸热、排水、遮阳、通风排湿保温的效果。当然,这种独特居民建筑特色也与当地的袍哥文化和川渝独有的码头文化有关,这两种文化造就了重庆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征和急来急往的生活节奏,也造就了重庆当地这种依山而建、随心所欲的建筑特色。

[1]闫水玉,杨柳,邢忠.山地城市之魂——黄光宇先生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学术追思[J].城市规划.2010(06)

[2]戴一峰.城市史研究的两种视野:内向性与外向性[J].学术月刊.2009(10)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重庆居民
重庆客APP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石器时代的居民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剖析和对策研究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