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彦
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余世彦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7.103
在简述微课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基础上,试将微课理念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从微课选题的确定、微课内容的设计、微课的录制、微课的运用等方面,对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微课;初中历史;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微博。新兴媒体的崛起对教育领域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微课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微课已经成为教育的流行趋势,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微课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新型的课程形式,它的出现势必会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改革下,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微课具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时间短、便于传播和学习等多种优点,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好评。
微课是指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而开展的课堂讲授安排。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和教学重点突出。微课主要由课堂教学视频组成,辅助教学资源主要是与课堂教学任务相关的素材、测试题、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及教师在课堂上的针对性点评等,这些共同组成主题鲜明、关系紧密的课堂教学资源单元,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小环境。因此,微课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包括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师点评等,它是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特点包括:目标清晰、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少;教学时间短;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反馈及时;传播方式多样、效果显著;课堂资源容量小。
依据历史教材,确定微课选题要根据历史教材选择微课主题,然后进行微课制作。在选题时,针对性要强,可以从平时的作业中选取,也可以从以往的年度典型案例中摘选,制作成微课程视频,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和研究视频内容,逐渐掌握和明白所选课题内容,这样可以减少针对此类型题目的重复教学时间。例如:微课主题可以选择“全面内战的爆发”这一内容,同时将里面的“重庆谈判”作为教学重点,重点给学生讲解蒋介石三番五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及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
遵循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微课内容主题选好以后,就可以根据主题设计课堂内容。如在本案例中,确定的主题是“全面内战的爆发”,首先根据主题制作课件,然后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形成最终课件。课件首先要呈现给学生的内容就是通过分析内战后国际国内的主要形势,指出国共两党存在矛盾的原因。由于两党所追求的目标和代表的利益不同,内战不可避免,揭发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通过层次清晰的讲解,顺利推出内战爆发的原因。这是根据主题设计的课程内容。
确定主题以后,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课题细微。微课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内容较少,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宜过多,最好选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围绕其中一个重点教学环节等内容去设计。如在进行中小农经济的特点讲授时,设计内容要从学生的认识盲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使学生通过设计的教学内容最短时间内理解所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定位准确。教师是微课的制作者,学生是微课的学习者,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内容要循序渐进,并采用合适的讲解形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知识讲解工作。
3)资源完整。微课除了使用基本的教学视频外,还要完善配套资源内容,如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自主学习内容等,使学生通过完善的资源内容体系在掌握教学知识的同时进行自我检测。因此,只有完善的微课教学资源,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适用性强。微课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适用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微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因此,所选主题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注重微课录制媒体的选择 本案例主要应用的媒体是PPT 和 CamtasiaStudio 录屏软件,前者用于制作课件,后者用于制作课程视频,全部制作完后反复斟酌,形成最终版。将制作完整的内容进行打包,上传到相关的视频分享网站,然后通过微信、微博等工具发布。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其他媒体,满足网络时代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可以运用更多的方式学习。
运用微课开展历史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反复观看上传的微课程视频,了解和掌握本案例中内战爆发的真正原因,然后下载相关习题进行学习检测,明确自己所学的程度和掌握的内容。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视频下方评论处将疑惑表达出来,然后和教师及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同时也可指出课程视频中的不足,方便教师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如在“重庆谈判”课程视频中,详细讲述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及蒋介石的重大阴谋,使学生了解“重庆谈判”发生的历史背景,并描述中央各领导人在接到蒋介石的邀请后的截然不同态度。在学生看完视频后,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蒋介石为什么三番五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二是毛泽东为什么会坚决赴约?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样实际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总结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勤于思考,搜集和整理信息,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和分析问题,改变以往机械式、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形式。
微课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我国教育的改革,转变了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使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首先在进行微课选材时,不仅要呈现出完善的教学知识,还要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教师要明确自身地位,在微课堂上指导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最后,教师要做好课堂总结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和升华学习内容。■
[1] 张洁 . 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D]. 济南 :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 赵世波 .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5):47-48.
[3] 徐皓漪 . 从幕后到台前 : 浅谈微课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J]. 新课程 : 中学 ,2015(10):169.
[4]周燕平 .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J].中学教学参考 ,2015(13):107.
G633.51
B
1671-489X(2016)17-0103-02
作者:余世彦,毕节市七星关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研究方向为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研究(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