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霞 黄丽娟 黄秀梅 黄雪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成都市 610041,E-mail:380269936@qq.com)
护理经验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黄 霞 黄丽娟 黄秀梅 黄雪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成都市 610041,E-mail:380269936@qq.com)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患者PTSD得分为(36.64±17.02)分,其中阳性症状者(≥50分)46例,占22.8%,高警觉症状得分为(11.08±5.11)分,高于闯入性再体验症状的(9.25±5.09)分及回避症状的(9.01±4.84)分。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癌症分级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TSD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男性、离异或丧偶、癌症分级Ⅱ、Ⅲ级的患者发生PTSD的风险更大。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高警觉是其主要表现。性别、婚姻状况、癌症分级是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
乳腺癌;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或厌恶等严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警觉性增高症状群、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再体验症状群以及反应性麻木症状群[1-2]。PTSD可引起明显的职业、心理和社会功能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研究报告PTSD患者的自杀率是健康人群的6倍[3]。乳腺癌作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由于乳腺癌治愈率低且易复发,加之患者常自感身体完整性缺失,因而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因此很容易患上PTSD。有研究显示,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可大大降低PT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4]。因此,有必要及时了解乳腺癌患者PTSD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科学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3~4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201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标准:存在感染或高热者;对疾病不知情的患者。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自行设计,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两个部分。人口学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疾病相关情况包括手术与否、病程及癌症分级。
1.2.2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 self-rating scale,PTSD-SS)由24个条目构成,可划分为对创伤事件的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和社会功能受损5个部分。若条目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0.4且在某一因子上的负荷量≥0.4时为选取条目的标准,24个条目均达到此标准。每个条目根据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分为1~5级评定,代表“没有影响”到“很重”,累积24个条目得分为PTSD-SS总分,得分越高应激障碍越重。该量表得分结果50分为分界值,≥50分为存在阳性症状,≥60分为重度PTSD。
1.3 调查方法 调查组人员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讲解填写问卷的相关注意事项,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必要时可辅助患者填写,严格要求在选取规定的时间点内完成,避免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严格控制失访量,减少病例的流失,易避免因此给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录入的数据资料需经两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录入数据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乳腺癌患者共201例,其中男性18例(9.0%),女性183例(91.0%),年龄15~82(43.80±13.97)岁,病程(2.32±2.71)年;汉族184例(91.5%),少数民族17例(8.5%);工人24例(11.9%),农民37例(18.4%),公务员16例(8.0%),教师22例(10.9%),其他职业102例(50.7%);小学及初中70例(34.8%),高中及专科60例(29.9%),本科及以上71例(35.3%);未婚24例(11.9%),已婚143例(71.1%),离异或丧偶34例(16.9%);术前148例(73.6%),术后53例(26.4%);癌症分级Ⅰ级138例(68.7%),Ⅱ级43例(21.4%),Ⅲ级20例(10.0%)。
2.2 乳腺癌患者PTSD得分及PTSD检出情况 201例患者的PTSD总分为0~96(36.64±17.02)分,阳性症状者(≥50分)46例(22.8%),其中有严重PTSD者(≥60分)23例(11.4%)。PTSD的闯入性再体验症状(即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及高警觉症状得分分别为(9.25±5.09)分、(9.01±4.84)分、(11.08±5.11)分。
2.3 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单因素分析 PTSD患者与非PTSD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病程、癌症分级及接受手术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单因素分析
2.4 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患者PTSD发生与否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病程、手术与否、癌症分级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分级、婚姻状况、性别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TSD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男性、离异或丧偶、癌症分级Ⅱ、Ⅲ级的患者发生PTSD的风险更大。见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的PTSD检出率为22.8%,稍高于Boyer等[5]报告的21%,这提示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乳腺癌患者不仅要面对死亡的威胁,还要承受身体完整性缺失的沉重打击,尤其很多患者都是年轻女性,无疑会遭受巨大的心理创伤,极易出现焦虑、压抑、恐惧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进程。因此,极有必要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从而能让其保持较为乐观的心态来配合治疗,并能在康复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高警觉得分为(11.08±5.11)分,高于闯入性再体验症状的(9.25±5.09)分及回避症状的(9.01±4.84)分,提示其更易出现高警觉症状,也高于李文姬等[6]报告的(7.31±4.77)分。高警觉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应着重针对患者的该症状表现给予相对应的干预措施。
有研究显示,男性乳腺癌虽较为罕见,但过去25年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本研究的男性患者占9.0%,而PTSD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非PTSD者(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提示男性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风险更大。考虑可能与男性该病常易漏诊,而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故预后较差[8],易因过于担忧、恐惧而诱发PTSD有关。因此,社会应加强对男性乳腺癌的宣传力度,对于已患病的男性,应给予高度关注,避免其疾病严重化、复杂化。此外,PTSD患者中离异或丧偶比例高于非PTSD者(P<0.05),且婚姻状况也是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P<0.05),提示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患者更易发生PTSD,PTSD的症状更严重,这与鄢利福等[9]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是其长期内心较为孤独,因而缺乏安全感,当再次面对严重应激源时,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表现。PTSD患者中癌症分级Ⅱ、Ⅲ级的比例高于非PTSD者 (P<0.05),癌症分级也是乳腺癌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P<0.05),因此,应及早给予心理干预和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此外,本研究结果亦显示,PTSD患者与非PTSD者在年龄构成、文化程度、职业、病程及手术者比例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及手术与否可能与乳腺癌患者的PTSD症状存在关联。其中,PTSD患者中≥60岁者比例高于非PTSD者(P<0.05),提示≥60岁乳腺癌患者可能更易出现PTSD症状,这与Brown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由于癌症死亡率高,老年人倾向于对死亡有更多的心理准备,甚至是对癌症后生活、工作及社会功能丧失的准备[11],且其人生阅历较丰富,因此面对人生遭遇更难坦然面对,因此应激表现更为明显。此外,PTSD患者中农民的比例高于非PTSD者(P<0.05),考虑可能与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关。调查中,PTSD患者小学及初中学历者比例高于非PTSD者(P<0.05),提示小学及初中学历的患者可能易患PTSD,这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12]。这类患者接受疾病知识往往更为被动,缺乏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难对疾病信息有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更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PTSD组术后患者比例高于非PTSD组(P<0.05),提示经历手术后乳腺癌患者的PTSD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这可能与患者逐渐意识到身体的残缺,而过于失落、难过,甚至厌恶自己有关。PTSD组病程>1年患者比例高于非PTSD组(P<0.05),提示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PTSD症状,这与李玉香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患者虽然疾病康复,但回归社会后面对自己身体的不完整,无法忍受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眼光,因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同时,由于乳腺癌的高复发率,过于担心复发也可能是其PTSD症状重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高警觉是其主要表现。男性、离异或丧偶、癌症分级Ⅱ、Ⅲ级的患者发生PTSD的风险更大,针对乳腺癌患者存在的PTSD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能更好地正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加速康复进程并能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1] Baelow DH.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3版)[M].刘兴华,黄 峥,徐凯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6-67.
[2] Ozer EJ,Best SR,Lipsey TL,et al.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ymptoms in adults:a meta-analysis [J].Psychol Bull,2003,129(1):52-73.
[3] Kessler RC,Sonnega A,Bromet E,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ry,1995,52(12):1 048-1 060.
[4] Ehlers A,Clark DM,Hackmann A,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ognitive therapy,a self-help booklet,and repeated assessments as early intervention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10):1 024-1 032.
[5] Boyer BA,Bubel D,Jacobs SR,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and their daughters[J].Am J Fam Ther,2002,30(4):323-338.
[6] 李文姬,马兰兰,李晓瑾,等.乳腺癌住院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29(1B):174-178.
[7] 薛 妍,郭晓彤,刘文超.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癌症,2007,26(10):1 148-1 152.
[8] O′Malley CD,Prehn AW,Shema SJ,et al.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rates in a population-based series of men with breast carcinoma[J].Cancer,2002,94(11):2 836-2 843.
[9] 鄢利福,施琪嘉,于世英,等.住院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及影响因素[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6(1):39-43.
[10]Brown RT,Madan-Swain A,Lambert R.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 and their mothers[J].J Trauma Stress,2003,16(4):309-318.
[11]Kangas M,Henry J L,Bryant RA.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cancer.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Clin Psychol Review,2002,22(4):499-524.
[12]Wettergren L,Langius A,Björkholm M ,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Acta Oncol,1999,38(4):475-480.
[13]李玉香,张桂青.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23):15-17.
黄霞(1983~),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精神护理。
黄雪花(1972~),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精神护理,E-mail:huangxuehua10@163.com。
R 473.74
B
0253-4304(2016)11-1623-03
10.11675/j.issn.0253-4304.2016.11.43
2016-07-17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