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树森 王 斌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自贡市 643000,E-mail:zengshusen67@163.com)
临床创新
右旋糖酐70滴眼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曾树森 王 斌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自贡市 643000,E-mail:zengshusen67@163.com)
目的 观察右旋糖酐70滴眼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右旋糖酐70滴眼液滴眼,观察组患者给予右旋糖酐70滴眼液联合中药内服,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试验(S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T、BU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ST、BU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旋糖酐70滴眼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干眼症;白内障;右旋糖酐70;中医药;辨证论治
白内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致盲率较高,分为先天性、外伤性和后发性白内障等类型[1]。主要临床症状为视力减退,是由于泪液的质和量发生改变所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和眼部不适所引起;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术后容易出现眼部干涩、有异物感等干眼症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干眼症在中医上属于“白涩症”,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一书中将其描述为“干涩昏花”。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方案较多,但疗效好坏不一。本文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给予右旋糖酐70滴眼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10例,均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3]:患者主观感受眼部有异物、灼烧、干涩感,眼疲劳、眼红、眼酸胀和畏光等;泪液分泌试验:<10 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10 s;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呈阳性。所有患者术前均无任何干眼症状,术前进行术眼泪膜稳定性检查和泪液分泌测定。排除合并有青光眼、眼部剧痛、眼睑异常、角结膜损伤等眼部疾病,或有长期眼部用药史,合并全身结缔组织病及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50~80(60.32±3.28)岁;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9例,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6例;病程1~20(3.78±0.44)年。观察组5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52~81(62.52±2.34)岁;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1例,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4例;病程2~17(3.96±0.5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式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右旋糖酐70滴眼液(齐鲁制药,国药准字H20020474)滴眼,3~5次/d, 1~2滴/次,疗程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为眼部干涩伴隐痛感,眼睑有重坠感,白睛淡赤,口臭,便秘等属脾胃湿热,治疗主要以清利湿热为主,处方:杏仁、厚朴、半夏、豆蔻仁、菊花和苍术各10 g,甘草6 g、薏苡仁15 g。患者症状表现为眼部干涩同时畏光,视觉易疲劳,头晕耳鸣,舌红,夜寐多梦等属肝肾阴虚,治疗主要以补益肝肾为主,处方:枸杞子、牡丹皮、山药、菊花和石斛各10 g,茯苓和泽泻各6 g,熟地黄15 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test,ST)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泪液分泌实验:副泪腺分泌功能,将泪液检测滤纸条一端反折5 mm放置下眼睑外侧1/3结膜囊内,避免接触角膜,5 min后取出并观察滤纸条湿长。泪膜破裂时间: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面麻醉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 min。正常为10~15 mm,<10 mm为低分泌,<5 mm为干眼。泪膜破裂时间<10 s为泪膜不稳定。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眼干、眼涩等症状消失;泪液分泌试验>5 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10 s。有效:患者眼干、眼涩等症状稍有减轻,泪液分泌试验>5 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10 s;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呈中度染色。无效:患者自觉症状眼干、眼涩等症状无减轻;泪液分泌试验<5 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10 s;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呈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T、BUT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ST、BUT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t=15.661、21.913,P均<0.001;观察组t=50.079、33.914,P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ST、BU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T、BUT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结果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均有所改善(u=4.901,P<0.001;u=6.911,P<0.001),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改善程度更好(u=2.217,P=0.033)。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结果比较(眼,%)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1.8%,观察组为83.6%,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u=2.246,P=0.012)。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中医学将干眼症归于“白涩症”,认为其病因涉及脏腑、气血津液等,主要为肝肾阴虚,阴液不足。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应着重从肝、肺、肾脏器入手[5]。西医认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主要原因有[6-7]:(1)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角膜缘细胞受损,从而导致黏蛋白分泌减少;(2)手术后手术部位局部发生炎症反应,副泪腺损害,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影响黏蛋白的分泌,从而加重干眼症状;(3)患者术后没有按医嘱用药,擅自更换或使用防腐剂含量较高的滴眼液,造成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溃烂等从而导致角膜损害、泪膜不稳,引发干眼症;(4)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
引发干眼症的原因各有不同,目前临床治疗也没有统一标准,可以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倍然等人工泪液替代品进行治疗,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还可以通过佩戴硅胶眼罩等以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进行治疗[8]。有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有一定疗效。巴景斌等[9]采用人工泪液加中医辨证治疗干眼症患者36例,结果治疗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单纯采用人工泪液治疗的对照组,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余洁等[10]采用0.5%卡那霉素滴眼加服益肾养目汤(葛根、菊花、柴胡、白芍、枸杞子、生地等)治疗干眼症患者,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右旋糖酐70滴眼液属于等渗等张的人工泪液,可以减轻干眼症患者的灼热、刺激感等眼部不适症状,该药所含的防腐剂毒性较低,能够稳定泪膜,临床上广泛用于干眼症的治疗[11]。本文观察组采用右旋糖酐70滴眼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中药方中的麦冬具有内热消渴、润肺清心、养阴生津之功;石斛具有益胃生津、养阴清热之功,治肾虚目暗、内障失明等,常与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配伍;芍药具有散淤止痛、清热凉血和敛阴止汗之功;豆蔻仁具有化湿消痞、开胃消食和行气温中之功;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和清热泻火之功;半夏具有消痞散结、降逆止呕和燥湿化痰之功[12]。
综上所述,采用右旋糖酐70滴眼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疲劳、眼部干涩、灼痛、肿胀等干眼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善善,崔 巍,高 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2014,22(6):571-573.
[2] 卢 奕,叶鸿飞.白内障与眼内散射光[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8):765-768.
[3] 赵光明,赵 平,倪宝玲,等.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2):370-372.
[4] 苑明茹,闫锡秋.中医辨证联合倍然滴眼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62例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2):52-53.
[5] 徐 卫,毛得宏.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8(9):734-735.
[6] 黄宝琴,吕世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9):240-241.
[7] 朱奕睿,陈 蔚.糖尿病相关干眼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4,16(9):568-572.
[8] 李平山.中医辨证联合倍然滴眼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76例[J].环球中医药,2012,5(4):303-304.
[9] 巴景斌,王晓航.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1):86-87.
[10]余 洁.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4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53.
[11]帅少帅,谢瑞珍,何夏怡,等.右旋糖酐70滴眼液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9):70-71.
[12]金 明,王晓娟,宋海姣,等.中药及熏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16(2):71-73.
曾树森(1967~),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眼表疾病。
R 776.1
A
0253-4304(2016)04-0577-02
10.11675/j.issn.0253-4304.2016.04.40
2015-09-11
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