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峰(五台县职业中学,山西 五台 035500)
莎士比亚诗和剧的哲学意蕴
王丽峰
(五台县职业中学,山西五台035500)
〔摘要〕莎士比亚的诗和戏剧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莎翁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其自身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高超的语言艺术及深邃的哲学思想使其创作出的作品表现出深厚的哲学意蕴。如他在《凤凰和斑鸠》《十四行诗集》及《李尔王》等诗和剧中采用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手法,讴歌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痼疾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丑恶,表现出了深邃的价值意识和哲学意蕴。
〔关键词〕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哲学意蕴;生活哲学基础
中世纪晚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5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6世纪席卷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一时期欧洲的经院哲学在意识形态中失去了统治地位。然而,这一时期的文化却出现了新旧并行或交替的局面,即人文科学与神学、古代哲学与经院哲学相互碰撞与混淆,其特征可概括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两大主题。这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由于被宗教禁欲主义所蒙骗和禁锢,压抑了其与生俱来的情感和欲求,扭曲了正常的人性。而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大功绩就是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近代哲学的兴起,它代表着欧洲社会文化的全面复兴,最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人性的复兴,还给人类作为主体的地位,赋予了“文艺复兴”过渡时期及近代哲学和文化形态的鲜明时代特点。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他一生创作的作品(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无论是对青春和美、爱情和友谊的热烈礼赞,还是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以说,莎士比亚其诗和剧中的众多人物均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存在于丰富的民俗和哲学、历史的故事之中,展现出广阔的社会图景和人生视野。其情节,其语言,通过毫不妥协的讽刺和哲理性的思索,并以理性的渗透、强烈的感情和深刻的洞察力,揭露和鞭挞了充满剧烈矛盾下的封建社会的丑恶。因此,19世纪西方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马克思指出了莎士比亚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反映世界、说明世界,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从而得出必须变革现实、改造世界的结论。这应该是莎士比亚个性特征的真实反映,其所创作的诗和剧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环境。
(一)莎士比亚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莎士比亚是一位“自然诗人”,即莎士比亚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诗人,也就是说,生活本身赋予了莎士比亚艺术家的灵气和哲学家的睿智。莎士比亚并非生来就是一个绝代的天才,在开始的时候,他一边演戏一边着手改编旧戏和修改其他作家的剧本,供剧场排演上戏,后来,他才独自创作剧本。他不仅写剧本中的国王,同时还在舞台上扮演过几百次国王和其他角色。他曾说,“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当他通过生活实践和舞台创造出角色,并且如醉如痴地把自我和剧中人融为一体时,使他即便是在演出结束走回后台也无力立即“恢复自我”。这说明他把自己的生活实践与艺术哲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专心致志地融入其角色的创造之中,使其所扮演的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最终真正占领舞台。
莎士比亚的生活似乎跟他的诗和剧一样,在他青年时代的生活中戏剧性的情节一环扣一环地出现。从他第一次走上舞台“救场”演出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看,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勤杂工——剧院门外的牵马夫一鸣惊人,征服了观众,似乎他有一种天赋的本能。其实,他在生活中对此剧本早已多次熟读、思索,全部台词能够背诵得琅琅上口,无需排练,就可以上台了。可以看出,青年时期莎士比亚的艺术生活首先是从舞台演剧来体现的,而角色的情感、语言,开始时他是照着剧本读的,随着多次扮演角色,他则把自己的理性、灵性、体验和启示为主要特征的哲性之思逐渐赋予他的艺术角色与文学形象之中了,即将艺术与哲性浑然为一体。
(二)莎士比亚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
这从他与伊丽莎白女王的交往中可见一斑。一次,女王问他“一个艺术家最大的享受是什么”时,莎士比亚回答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善于享受人生中寻常的赏心乐事,尤其还要享受不幸和痛苦。痛苦越深,从中获得的享受越多”。更令女王惊叹的是他对待荣誉的态度:“一个人无论禀有什么样的奇才异能,倘如不把这种才能的光辉照耀到别人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当然也没有荣誉。”他不仅将他的语言艺术运用于人际交往的对话中,而且亦将这一艺术手段运用在日后创作的诗和剧中,赋予了剧中角色以深刻的哲理思考。因此,莎士比亚是世界数千年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他被马克思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诗和剧创造的千百个不朽的人物,成为千古不朽的艺术杰作、哲理杰作。
(三)莎士比亚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
不应忽略的是,我们从莎士比亚与伊丽莎白一世的交往中,从女王问起有关柏拉图、苏格拉底、尤维纳利斯等人的著作,莎士比亚均一一对答如流的事实看,他在演剧、写诗、创作剧本时,就已谙熟这些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意大利诗人们的思想精髓,这正表明莎士比亚在其诗和剧的创作之前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中蕴藏的哲学资源。他受培根、奥康、霍布斯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很深,他们的哲学智慧是他进行诗和剧创作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众所周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人文主义典型。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就是作者自己的私仇和不幸的真实反映,正是因此才使他不再用天真的眼光看世界,而是更多地注意社会的黑暗与不正义、不公平。这些都是莎士比亚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思考所得,它产生于事物本质造就的必然,这是莎士比亚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哲学观点。
莎士比亚诗和剧的哲学意蕴集中反映于其所创作的《凤凰和斑鸠》《十四行诗集》《李尔王》等作品之中。
(一)《凤凰和斑鸠》的哲学意蕴
《凤凰和斑鸠》于1601年出版,全诗共67行,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号召群鸟来参加葬礼行列,第二部分是葬词,第三部分是一首哀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引用全诗,但要摘录阐述部分诗中所表现出的朴素、凝缩、高度哲理化的特点。
传说中的凤凰是美丽的奇鸟,见于阿拉伯沙漠中,以香木筑巢而居,活到五百年时自焚而死,但又从灰烬中起而重生。斑鸠则历来是爱情忠贞的象征,作者将两者放在一起,是对爱情与忠贞同死亡与重生的思索和表达。诗的情调是肃穆的,适合所写的葬礼,而之所以有葬礼,是因为“爱和忠贞已经死亡,凤和鸠化作了火光”。然而对此结局,诗人并没有泛泛地表示哀悼或老生常谈地论述爱情不朽,反而采用了一种奇特的表达,例如:“它们彼此相爱,本质乃是一体;分明是二,又浑然为一,数已为爱所摧”。这里提到了“本质”“数”,而“分明是二,又浑然为一”则引来了矛盾之言,这就进入了思辨的领域。然而被“摧”的何止是数,连距离和空间也消灭了,如“两心远隔,却不分离;虽有距离,但无空间;在凤和鸠之间,就是这样神奇”。当神奇到一定程度时,连物的性质也变了,如“物性变得离奇,己身已非原身;同质而有异名,不叫二,也不称一”。因此,理智本身也陷入困境:“理智也感到困惑,眼见是分,却又合一;两者也难说我或你,简单变成了繁琐。”由此可以看出:事物由简变繁,归真反璞已无可能,伊甸园和黄金时代都是梦幻。“于是理智喊道:‘看似一体,却又成双,爱有理而理无常,但愿分而不倒!’”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唱起哀歌。哀歌是实在的,再不谈“一或二”“此和彼”了,而转到“美,真,罕见的风流,始终朴素更难求!却只剩灰烬遗留”。诗的最后出现了新意:凤和鸠没有后代,因为它们虽然结婚而保持贞节,是柏拉图式的精神结合;它们的死亡表示这种纯洁的理想也已灭绝,因此:“今后再说真,是谎;夸美,也只是假相;真和美已被埋葬。还剩真或美的人,请走近这骨灰瓶,为死鸟把祷词轻吟。”诗至此结束,以真实的鸟开始,经过抽象的思索,终于回到了骨灰瓶的实物,虽然偏离了凤凰不灭的传说,但多少表示了在较低的层次上还有重生的希望。
然而,哲理诗必须是美的,它的文字干净而含深意,是一种美。它有矛盾,所思涉及人生中大问题,值得回味,也有美。它形式完整,三部分各有重点,也是美的。所以,关于《凤凰与斑鸠》一诗,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首伟大的哲理诗,称其写得绝好,在莎士比亚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此不再引述。
(二)《十四行诗集》的哲学意蕴
《十四行诗集》创作于1590至1598年之间,共收诗154首。这一时期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诗风一方面表现为对善的执着,对爱情和友谊的憧憬和追求;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破灭的厌恨和反抗。
十四行诗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比喻新颖,音调铿锵入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的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哲理格言。如第三首:
照照镜子去吧,给镜中脸儿报一个信,
是时候了,那张脸儿理应来一个再生。
假如你现在不复制下它未褪的风采,
你就骗了这个世界,叫它少了一个母亲。
想想,难道会有那么美丽的女人,
美到不愿你耕耘她处女的童贞?
想想,难道会有那么美丽的男子,
竟然蠢到自甘坟茔,断子绝孙?
你是你母亲的镜子,在你身上,
她唤回自己阳春四月般的芳龄。
透过你垂暮之年的窗口你将看见,
自己的黄金岁月,哪怕你脸上有皱纹。
若你虽活着却无意让后人称颂,
那就独生而死吧,人去貌成空。
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的创作中所写的“浅发的朋友”和“黑肤女郎”,在生活中他们同诗人有过一定的友谊或爱情,然而,当诗人还在赞美他们的高贵、美貌、真诚、善良之时,转眼间“浅发的朋友”却背叛了友谊,“黑肤女郎”背叛了爱情。这种惨痛经历使诗人倍尝“人生”的痛苦,体验了“人性”的复杂、多变,同时也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对“爱”与“人性”、“女性”与“男性”的看法,说明了人性的完整性。此外,莎士比亚笔下的这种人性元素表明了人性的完整性必须由两性的协调互动及以和谐统一的人性为哲学基础。正因如此,莎士比亚把现实生活赋予他的如此经验感受移入戏剧创作,于是就有了“黑肤女郎”般的克利奥佩特拉,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性格复杂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性格复杂的人物就是莎士比亚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的人生、人性进行深刻哲学体悟的产物。
(三)《李尔王》的哲学意蕴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李尔王》的主要剧情是:李尔王的两个女儿极尽其花言巧语,当她们骗得父亲的财产权后则原形毕露,一跃变成了魔鬼,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她们将其父弃于荒野外。此时的李尔王才发现女儿们冷酷残忍的真面目。
李尔王的两个女儿丧失良知与人性,逾越道德约束,残忍凶狠,她们的行为和言论,以及与她们密切相联的吃人野兽的意象,再现出一种残暴的原始动物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追逐金钱色欲的种种病态。莎士比亚在悲剧中提示人们,李尔王的错误在于平时对其女儿们的言行只是靠感觉而非靠理智予以思考和判断,结果她们的假相欺骗了他,只得自食其果。最终在《李尔王》第三幕第二场剧中,李尔王在暴风雨中呼喊道:“你,瀑布一样的倾盆大雨,尽管倒泻下来,浸没了我们的尖塔,淹沉了屋顶上的风标吧!你,思想一样迅速的硫磺的电火,劈碎橡树的巨雷的先驱,烧焦了我的白发的头颅吧!你,震憾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世上!”在暴风雨中,李尔王得以“清醒”并“复活”。
莎士比亚作为一位深刻哲理思考的剧作家,他在悲剧《李尔王》中思辨地将个人的灾难扩展为整个社会的灾难,将整个时代的危机扩展为人生的荒谬、世界的痛苦。该剧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社会秩序紊乱、道德沦丧、民不聊生的现实面貌,批判了忘恩负义、骨肉相残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歌颂了人文主义的哲学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员〕张慧云,王斌援莎士比亚爱情诗歌中空间隐喻的认知翻译——以《凤凰与斑鸠》与《情女怨》为例〔允〕援安徽文学,2015(10):87-89.
〔圆〕方平.莎士比亚全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猿〕赵霞.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多种译文比较研究〔J〕.长城,2013(3):199-200.
〔源〕朱廷波.莎士比亚诗歌研究(下)〔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
〔缘〕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援
责任编辑白慧玲
〔作者简介〕王丽峰(1977-),女,山西五台人,五台县职业中学教师。
〔收稿日期〕2015-员2-09
〔中图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1-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