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队院校教员应具备的素质

2016-02-17 14:25:30赵广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军校教员

◆赵广华

浅谈军队院校教员应具备的素质

◆赵广华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于军队院校教员的素质。从政治思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军队院校;教员; 创新型人才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022

1 前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军队院校教员更是军校学员学习的指导者。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军队院校教员的素质,只有高质量的教员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员。因此,军队院校教员的素质要求显得至关重要。

2 军队院校教员应具备的素质

政治思想要非常坚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讲的就是教师一方面要恪守师德规范,以自身良好形象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以教育者的身份做好学生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军队院校教员担负着培养教育军队人才的重任,其职业要求每一位教员都应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热心服务。

一是政治立场坚定。军队院校教员在政治立场上要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要正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确保在“三尺讲台无杂音”,成为学员思想政治上标杆。

二是热爱军事教育事业。献身国防教育事业是军队院校教员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体现着对党的事业和国防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世界各国军队都坚持把是否热爱军校教育事业作为教员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首要条件。美国军队院校非常明确地把“注重基本品格教育”作为办学思想之一,要求军队院校教员必须“模范地效力国家”;日本自卫队强调,教员必须要有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军队院校教员一定要坚定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信念,要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和军队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服从军队和国防建设大局,为军队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力量甚至生命,为培养打赢未来战争的高技术、复合型军队人才而努力奋斗。

作者:赵广华,南昌陆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军队院校教育(330103)。

三是思想品德纯洁高尚。思想品德修养是教员培养军事人才的思想基础,是师德的内在要求,更是教员的灵魂。军队教员要始终树立热爱国防、勤奋学习、真诚待人、无私奉献、不计得失、淡泊名利、谦虚谨慎、表里如一的良好行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在教育工作中关心、爱护、尊重、信任学员,要用公平公正的心理去对待学员,同时要严格管理和要求学员,做到在人格上尊重、作风上严格、生活上关心。

军事专业知识要精深前沿 具有精深且非常前沿的军事知识,是教员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核心要素,更是胜任军队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方面。军队教员学习和了解的军事知识越多,专业知识越前沿,教得就越活,质量也就会越高。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是越来越快,如果不能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不去学习和跟踪世界军事前沿,不精深军事专业知识,就难以胜任军事教员这个岗位,更谈不上去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因此,面对未来的军事新发展和战争新形态,世界各国均重视军队院校教员的军事业务素质。如美国国防大学,大部分教官走的是由理工科逐渐转向文科发展的路子,以此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专业知识具有较广阔的发展潜力,以便能进一步适应军事教育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军队院校教员要具备广泛坚实的文化知识,要有相对应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军事高技术知识。针对军队新发展,及时更新军事教学内容,不断学习新的军事理论知识,及时吸纳军事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和军事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一些新军事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和新训法的教学。

教学能力要全面过硬 教学能力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育工作是一项规律性较强的工作,一个出色的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学问外,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课,感觉上课非常快乐、有兴趣,这样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军队院校教员的教学同样如此,一个教学能力强的教员能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军事学和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理论别具匠心地组织教学内容,将实际运用能力有机地渗透到军事知识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获得军事教学实践的高效率,提高军事人才培养的质量。

军队院校教员要根据军队院校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培训目标,在能力素质上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员、指挥员、研究员“三员合一”的复合型转变。教学能力包括很多,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技能等。除此之外,军校教员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具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二是要有良好的军事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加强军事教学的研究,钻研军事学科专业前沿理论,更新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三是要有良好的教学指挥能力。军校是培养军、政、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群体的地方,也是培养军队指挥人才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军队指挥院校。军事指挥能力是军队干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校教员更应从言传身教上来提高学员军事指挥能力素质。

科研能力要贴近实际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大凡精彩的教学,必然伴随着深刻的研究背景。正如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学要以研究成果为内容,只有自己从事的人才有东西教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因此可以看出,只有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好的教师。科研内容应该是未来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重点、难点问题,必须以研究性、研讨性教学和科研为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些均决定了军队院校教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用到部队的训练和战斗力提升上。学员知识能力的培养,既要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培养能力,这其中就包括研究能力。教员在向学员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依据岗位需要,立足现有条件,着眼未来战争发展,围绕解决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难点开展教学研究。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先进性、前沿性、针对性,才能引导学员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其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要与时俱进 军队院校教员除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针对军事教育目标的需要,不断丰富军事实践经验,同时要紧跟军事发展新变化,在军事教育创新上与时俱进。军校教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军事教育才能更加贴近军事斗争准备,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学员的第一岗位任职需要。军校教员要每隔3~5年就要到最基层的部队当兵锻炼或代职锻炼半年以上,以便了解部队建设和发展情况,丰富自身军事知识和素质,为针对性教学提供更好的实践依据。

随着军事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军队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包括军事学在内的各学科领域知识更新速度愈来愈快,军事教育更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而创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军校教员的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显得更为重要。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院校,院校的主体在教员。可见,军队院校教员必须更新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再学习,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创新、再实践、再创新。■

[1]李纯钊.中国军校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

[2]任海泉.外军院校教育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G645

B

1671-489X(2016)12-0022-02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军校教员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读与写(2019年34期)2019-11-27 15:02:54
用少年军校特色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8
晚安,教员先生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4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