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
姚姿如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启蒙性质,在整个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现阶段的小学生是在自媒体蓬勃发展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为使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对自媒体的了解和使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该文首先分析了自媒体时代对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新要求,之后以“超越保护主义”为价值诉求,对自媒体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进行了探讨,继而分析了新时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框架。研究认为,我们应将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为一种培养学习者“技术理性”的启蒙教育,一种培养学习者媒介认知、媒介技能、媒介价值观念的综合素养教育,一种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的奠基性教育。由此理念出发,我们应将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限定为指向自媒体系统认知的媒介知识教育、指向技术理性启蒙的媒介观念教育、指向自媒体有效应用的媒介技能教育和指向学习者自我教育的媒介学习方法教育。
自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定位;内容体系
20世纪30年代初期,有英国学者就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1]。经过了80余年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我国而言,近十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引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时聊天工具和社交软件已成为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较之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式,以QQ、微信、MSN、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很少受到传播机构的监管和筛选,每一位信息接受者可以迅速转变为信息的传播者,建立专属传播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小学生如不能习得正确的媒介素养,就很容易迷失在为数众多且不易管理的“自媒体”信息中;另一方面,未来社会对自媒体的使用一定会愈加频繁,而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只有了解自媒体、善用自媒体,才能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以自媒体认识、自媒体使用、自媒体辨识为主要内容的媒介素养教育,而澄清自媒体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然目标,设计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问题。
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英国自20世纪30年代起便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我国学者也在1994年开始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译介、研究[2]。其后,我国不仅深化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认识,形成了大批研究成果,而且还在很多学校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实践,将媒介素养教育由理论化为了现实。20余年过去了,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现代社会是以“信息”为核心的社会,人类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着,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建构信息、传播信息已成为每位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素养。人类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仅存在着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式,也存在着以QQ、微信、MSN、微博为代表的新的“自媒体”形式。传统媒体形式产生时间较早,它们一直是以“主流媒体”的面貌出现的,一方面,传统媒体重在介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主要事件,它们传播信息的内容和渠道会受到专业媒体机构的严格监管和筛选,这就使它们往往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多是单方向的“点到面”传播,即专业媒体机构全权负责信息的选取、编写和发布工作,而普遍大众在其中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人们接受着“统一的声音”和“统一的价值观念”。
自媒体(We Media)是在近十几年才兴起的,它们又被称之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一类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传递规范或非规范信息的私人化、大众化、自主化的媒体形式,有别于传统媒体形式。其一,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由普通民众参与和主导的,它并不存在严格的身份准入,任何会使用自媒体平台的人都可以与参与到这一传播活动中来,所以,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多方向的发散式传播,我们既在接受和甄别着自媒体信息,也在建构和传播着自媒体信息;其二,自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和渠道是完全自主的,它很少受到外在的监督和筛选,个体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相对自由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主张,所以,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是多元的,其中并不全是主流的和真实的信息,还包括一些非主流和虚假的信息。
自媒体的发展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的同时,也潜藏着对我们生活的困扰。首先,就其积极方面而言,传统媒体虽然能够保证信息的权威性,但这些信息的传播速度却相对滞后,渠道也相对单一。与之相对,自媒体则充分利用了现代电子产品和移动网络的技术优势,不仅因其不受时空环境的限制而提高了我们获得信息的效率和数量,也因其多样的具体形式而丰富了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另外,就其消极方面而言,自媒体由于缺少外来监管,会有很多暴力、色情、诈骗信息混杂其中,对接受信息的个体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当代小学生的成长伴随着自媒体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迅速普及过程,自媒体已经深深融入到了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沟通、娱乐、获取信息的工具,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很早就开始了对自媒体的接触,而他们对自媒体的“无师自通”也已然是一种常见现象,有很多孩子甚至在入学前就可以娴熟地使用自媒体。
然而,与技术层面的“早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当代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由于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他们在思想层面仍是一些非常“稚嫩”的个体,不仅缺少处理生活、学习问题时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缺少自我控制、自我反思的能力。这就造成我国当代的小学生在长时间使用自媒体的同时,不仅没有将自媒体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起来,将其转变为获取知识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渠道,而且由于不具备对自媒体信息的甄别和选择能力,还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中获取、利用以及辨识、筛选信息的能力,使自媒体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就要根据自媒体的特点重新设计媒介素养教育,使之能够紧跟时代的特点和需要。
由于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国内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略有不同。在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是怀着“文化保护主义”的诉求登上历史舞台的,其目标在于增强学习者甄选信息的能力,从而降低不良媒介信息可能带来的危害,防止它们对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的侵蚀。之后,在“大众文化主义”的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向了对媒介信息积极作用的介绍。进入20世纪90年代,“超越保护主义”又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思想,这一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帮助学习者形成对不良媒介信息的辨别和抵制能力,还要帮助学习者形成善于利用乃至创造性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3]。
我国尽管没有经历西方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以往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多地倾向于“文化保护主义”,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对不良媒介信息的抵制方面。然而,近年来自媒体对青少年生活影响的日渐加深,客观上需要我们以“超越保护主义”为价值诉求,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做出调整,突出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信息的积极接纳态度及对人培养的综合性。
即便蕴含着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但媒介终究是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效率的工具。工具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它只存在人类对其使用方式的恰当与否。一项现代化的媒介技术,如果不能被恰当地使用,也一样会导致消极有害的结果;一项相对过时的媒介技术,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也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可以推知,在自媒体时代,教育者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媒介技术,而单纯对QQ、微信、微博等新兴的媒体形式抱以警惕性的批判态度或盲目乐观的接受态度都是不足取的,这就要求我国的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应具有一种“超越保护主义”的情怀,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媒体正反两方面的认识,逐渐启蒙他们包括的媒介批判意识、媒介利用意识和媒介创新意识在内的“技术理性”。
一方面,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应帮助小学生认识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媒介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启蒙他们的媒介批判意识和辨识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了解并娴熟地使用信息技术是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个体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自媒体的出现更是强化了对于这种素养的需要。自媒体一改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者身份专业性的要求,它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的所观、所闻和所想,这就使自媒体成为了一种很强开放性、交互性和即时性的媒体形式。信息传播者门槛的降低,客观上会导致信息传播内容的随意化,很多无效甚至有害的信息也会夹杂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小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再加之生活经历少、思想简单,比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以“警示”和“预防”的方式,向他们澄清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哪些是真实可用的,哪些是虚假有害的,虚假有害的信息又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从而使他们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形成批判地分析和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应引导小学生充分了解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媒介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启蒙他们的媒介利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唤起小学生注意自媒体运用不当的风险绝不是要“因噎废食”。事实上,在一个每天都需要借助媒介获得信息的时代,我们不仅不应当对自媒体等现代媒介技术抱有过强的警戒心理,反而应在自媒体发展的浪潮中扮演更加主动的角色,将思考的重点置于如何使媒介技术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如何引导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创造性地使用自媒体技术上来。所以,当前的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既要向学生普及自媒体知识,丰富他们对自媒体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认识,也要锻炼学生利用自媒体搜集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着眼于培养“人们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介获取的声音和视觉形象中制造个人意义的能力”[4],而对“个人意义”的制造,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个体态度、观念、认知的共同参与。因此,自媒体时代的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它不应被简单地定义为帮助小学生初步掌握媒介相关知识和媒介使用技能的教育,而应被看成是对小学生从媒介认知到运用、媒介习得到创新、媒介观念到行为的各个方面的一种“全启蒙教育”。
媒介素养建立在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的基础上,也以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的提高为前提,但媒介素养的内容却要比单纯的媒介知识或媒介技能更加丰富,它涉及“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这四个方面[5],是对媒介知识、媒介技能、媒介观念的综合性教育。故而,媒介素养教育应是旨在提高个体媒介认知和媒介使用能力的教育,应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6]。
要实现向综合素养教育的转变。首先,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要继续担当好“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这是培养学生综合媒介素养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对自媒体的“娴熟运用”多停留在休闲娱乐的层面。除此之外,他们对自媒体其他功能的认识其实还十分有限,因此,作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启蒙教育,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就要帮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媒体的功能、传播方式,学会利用自媒体查找、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此外,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还要强化自身作为“媒介价值观念塑造者”的角色。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外界的很多信息还缺少清晰的判断标准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要适当进行“道德说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甄选、建构及传播自媒体信息的基本准则,引导他们形成对待自媒体传播信息的理性态度,使他们明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为恰当地使用、传播自媒体信息。
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一种专业准备教育,它不是要将学生培养为媒介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也不是要向学生传授“用无不尽”的媒介知识和技能,其性质只是一种初步的奠基教育,意在为学生今后学习和使用媒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开始实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保证学生在接触媒介较早时期就能得到正确的价值引导,这对于其今后媒介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7]。
“普及、启蒙、规范、激发”应是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四个核心主题。普及是指向学生传授最基础的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启蒙是指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技术理性,规范是指向学生澄清甄选信息的是非标准,激发是指唤起学生学习媒介的兴趣。这四个主题,既蕴含着帮助学生适应媒介现实发展状况的诉求,又蕴含着帮助学生适应媒介未来变化趋势的期待。
在任何时期,“适应”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主题,使学生获得已有媒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重要任务。然而,在自媒体时代,由于媒体的表现形式、媒体的使用方法以及人们对于媒体的认识都有着非常快的更新过程,仅凭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已经很难跟上这样快的变化速度,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如果只看重学生对“当下”的适应,只传授那些已有媒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就很容易使学生的媒介素养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原因,自媒体背景下的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就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注重为学生未来终身性地学习媒介知识和媒介技术,即为他们的终身媒介素养教育奠定基础。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师无需将已有媒介的全部相关知识和技能一并传授给学生,也无需恪守媒介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教师应以那些基础的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应培养学生对于自媒体的正确态度,应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自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媒介知识和技能做好知识、方法、态度上的准备。
根据新时期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我们对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也要有所变革,使之更加契合小学生心智发展特点及其学习、生活需要,为他们合理高效地使用自媒体做好准备。总体而言,自媒体背景下的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涵盖指向自媒体系统认知的媒介知识教育、指向技术理性启蒙的媒介观念教育、指向自媒体有效应用的媒介技能教育和指向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媒介方法教育。
媒介知识是媒介素养形成的基础。尽管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当代小学生在入学前大都已经有过自媒体设备的使用经历,并具备了一定数量的媒介知识,但总体而言,他们对自媒体的认识依旧是简单而不成体系的。所以,向学生系统传授更深层次的自媒体知识,加深他们对自媒体发展历史、自媒体功能、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类型的认识,作为现阶段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组成部分仍有必要。具体而言,当前小学阶段的媒介知识教育应包括:其一,自媒体的发展历史,如自媒体在我国的发展概况、自媒体的新技术与新发展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自媒体的由来、演变过程;其二,自媒体的形式与特点,其目的在于使小学生了解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媒体属于自媒体,以及自媒体较之于其他媒体形式的新发展和新特点;其三,自媒体的优势和潜在风险,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自媒体对人类社会的造成的影响,并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到自媒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利弊之处。
随着自媒体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自媒体传播的大量信息中甄选出真实、可用的信息已成为每一位公民不可或缺的素质,而小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养成的思想观念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会长远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除传授媒介知识外,还需要向他们澄清评判自媒体及自媒体信息的标准,进而启蒙小学生的技术理性,使他们初步具有能够正确对待和合理判断自媒体及其所传播的信息的内在观念。具体而言,当前小学阶段的媒介观念教育应包括:其一,对待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各类媒介的合理态度,目的在于使学生正确理解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媒介技术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认识到自媒体使用不当可能带来的危害,形成自觉抵制这种危害的意愿;其二,借助自媒体获取、传播信息的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是在于使学生深刻理解运用自媒体获取和传播信息时所需恪守的基本准则,逐渐形成对自媒体传播信息的是非判断标准。
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技能性部分既要注重提高,又要注重实用。当代小学生在接受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之前,大都已经通过日常生活掌握了一些使用媒介的技巧和方法。所以,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并不需要从零开始。然而,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毕竟还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感性认识,再加之其中的很多“技巧”和“方法”多还停留于休闲娱乐、日常交流层面,至于如何使用自媒体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使用自媒体提高自己学习、生活的效率,小学生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一方面,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要在向学生传授一些新的媒介技能同时,应注意将小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媒介使用经验予以系统化和规范化,纠正那些错误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更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媒介,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它无需涉及太多的专业技能,关键是要把如何利用媒介发现问题、搜集所需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具体来说,当前小学阶段的媒介技能教育应包括:其一,自媒体使用方法介绍,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使用自媒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纠正他们存在的错误,明确如何通过自媒体获得需要的信息;其二,自媒体的应用实践,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自媒体使用方法的实际应用,熟悉使用自媒体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具体方法和流程,将媒介理论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结合起来。
媒介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公民养成良好的媒介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8]。在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媒介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为他们进行独立的自我媒介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说,当前小学阶段的媒介学习方法教育应包括:其一,在方法层面熟悉接受自我媒介教育的渠道和平台,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借助怎样的途径和如何使用这些途径实施自我媒介教育、获得开展自我媒介教育所需的知识信息;其二,在情感层面养成接受自我媒介教育的习惯,意在使学习者产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兴趣,能够将外在驱动型的媒介素养教育变为积极主动型的自我媒介教育。
[1] 张立国,杨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1,(9):4-8.
[2] 白龙飞.十年:追寻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轨迹[J].电化教育研究,2006,(2):24-29.
[3] 罗生全,欧露梅.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2,(7):23-28.
[4] 陈晓慧,刘铁珊等.公民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35-39.
[5] 姚姿如,王以宁.教育技术知识学科化研究——基于西方教育技术知识研究的回溯[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106-110.
[6] 姚姿如.试论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转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14,(3):187-190.
[7] 陈晓慧,张哲等.基于公民教育视域的我国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标准与目标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7):6-12.
[8] 马凤英,陈晓慧.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36-41.
The Targets and The System of Content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media Era
Yao Ziru
(School of Media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Primary school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has the na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which is in the foundational status in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The growth of Pupils are accompanied by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we media at present stage. In order to mak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o better serv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use we media,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in we media era, and tak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as value proposition, discusses the targe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tent framework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make the target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as one kind of enlighten education cultivating learners “technical reason”, one kind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education cultivating recognitions of media, skills of media and values of media, as well as one kind of foundational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learners’ lifelong learning of media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this concept, we should limit the contents of primary school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o the media knowledge education pointing to th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we media, the media concept education pointing to the technical reason, the media skill education pointing to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we media, and the media method education pointing to th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We Media;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argets; System of Contents
李馨 赵云建
G434
A
1006—9860(2016)07—0058—05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自媒体视阈下基于CCT模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4JF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6年4月26日
姚姿如: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传媒教育、跨文化传播(ziru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