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燕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试论古典诗歌的含蓄和现代诗歌的直白
彭雪燕
从古到今,诗歌作为直面现实、抒写人生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中国人喜欢在诗歌中寄托美好的生活理想,自古就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探求“诗意的栖居”的生存方式。因此,中国诗歌就具有了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彰显了东方文化的智慧。笔者结合中国古典文化的特点以及现代人的需求,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美和现代诗歌的直白美这一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虽然中国古代诗歌风格不一,但是从其构思与语言角度来考察,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歌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
因为古典诗歌最讲究的是意境,而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要有“韵外之致”。这就是说诗歌一定要含蓄,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例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中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复杂情感,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味之无穷;至于李商隐以《锦瑟》为代表的“无题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因此,“含蓄”是古代诗歌语言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含蓄,诗歌便失去了其特有的韵味。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这正讲出了诗歌含蓄的妙处。
应该说,中国古代诗歌含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艺术和社会原因。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也不一而足。然而,无论是何种诗歌,都格外注重“含蓄”二字。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除了艺术上的考虑与追求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文人的含蓄气质。此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文化专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文人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诗歌的含蓄特点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辛弃疾的《水龙吟》“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衣翠袖,云英雄泪。”其中英雄末路时的凄凉,壮志难酬的抑郁虽没有直接说出,却已溢于纸外。再如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对腐败朝廷的控诉都转化成了对历史的反思,采用这种含蓄的写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于无奈,却也收到了一种更加悲切深沉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在鉴赏这类诗歌时,一定要注意诗歌含蓄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体味到诗歌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诗歌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太多的流变,从总体上说,它已逐渐式微。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接受,诗人们也尽量使它向通俗化方向发展,诗为心声,写出来就是要让大家都看得明白,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诗歌的大众化,首先以能让人读懂为基础,如果他人连读都读不懂,更不用言其他。从这点意义上讲,直白手法不应该成为一种被摒弃的手法。就拿古人诗词做例子: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著名的爱情诗,畅快淋漓,直抒胸臆,表达矢志不渝的爱情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能抒发感情,表达深意,引起共鸣,就应该是好诗,如果再配上熟稔的文字技巧就是佳作。
再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朦胧、含蓄这样的诗歌已经不符合当代的诗歌读者。当诗歌离读者越来越远的时候,那么就应该寻找新的诗歌形式。那什么样的诗歌更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呢?我认为,通过直白的创作,直抒胸臆的诗歌更符合当代诗歌的发展需要,更适合当代读者的口味和心境。但这样的诗歌创作不仅要易懂,而且不能低俗;这样的诗歌要深入读者的内心,却又不是作者自己的无病呻吟。而且由于诗歌的创作要追求美感,我们不能忽略“意象”的表现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现代诗歌中,不乏这一类佳作。如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抓住瞬间的美丽使其变成了永恒;还有海子:“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纯朴直白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舒婷写到:“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种真挚的诗句,至今温暖着热爱诗歌的人。又如,光未然的《黄河颂》里,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它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可见诗歌的责任,是要肩负社会的使命,以感染人的内涵取胜,以产生的社会效应为标准。
当前,随着文学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诗歌呈现出五彩缤纷,良莠不齐的现状。“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爱你万年也不够”“桌上书本不是书,学生用来当枕头,老师讲的挺带劲,学生可惜个个睡”等现代以口语俚词入句的,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举措吧,然而,这类诗因为缺少必要的意象烘托,却不具备诗歌应有的美感,充其量只能算是快节奏生活的调剂,登不了大雅之堂。
不过,我认为,无论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从内容上讲,仍然要表现对社会、人生、世界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思考,仍然要表现诗人的审美情趣。至于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哪个更优秀,更具有文化价格,那就只能说“淡妆浓抹总相宜”,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当然,我个人更偏向于古代诗文,如果你问原因,我只能借用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是这样形容南国之秋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我认为古代诗文更像北国之秋:回味悠长,意境深远!就像陈年的窖藏,越久越香。
★作者单位:云南丽江市玉龙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