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难以言说的“特点”——以《信客》为例刍议现代散文阅读教学
陈娟
《信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标星号的略读课文。搜索一下网上的课件,较常见的课堂设计如下:
1.你认为“信客”这种职业有哪些特点?2.文章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3.信客经历了百般挫折,为什么还要坚持那么久?4.作者为什么要为信客留下文字?
这样的设计思路清晰,体现了文章重点,但是实际操作未必顺利。一次,同年级某教师执教《信客》时也用到了类似的设计。第一个环节时课堂就出现了小插曲。“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特点’。”该班一个很乖、成绩中等的小女生,她迟迟不说话,最后说了这么一句。教师有些意外,坐在她旁边的一个小男生插了句:“不就是个送信的邮递员嘛!”怎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
课后,笔者又浏览网上课件,重点查阅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有的概括为“苦”、“信”,有的小结为“为他人服务”、“生活凄苦”、“乡村和城市的纽带”、“要以诚信为本”、“常受委屈”……繁简各异。但同时从笔者下发的问卷来看,学生有很多是从“干什么的”来理解“特点”。
看似简单的“特点”其实并不简单,现代散文教学难以言说?
形散神不散。这五个字多么简单,教学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散文作家们各具个性,写出来的文章风格迥异,单是要转换成学生能接受的教学设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散文教学要么没有一点章法,作者写得率性,教师上得更是跟其它文体没有区别;要么就是成天追着学生问“好不好”“好在哪”。散文教学真是难以言说!
我们是否能对现代散文教学有一个更明晰的认识?
问题教学法在我们现行的阅读教学中较为常见,就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设问和释问中学会自主学习,逐渐养成自能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堂的问题设计至关重要。该设计怎样的问题?怎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文体。郁达夫先生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梁实秋先生也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而王荣生老师对现代散文阅读的要领则概括为: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
由此可见,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作者个性化的语言,感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那么,《信客》中作者的独特体验是什么呢?
余秋雨先生一系列的“文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思。诚信可贵,要重视诚信,固然是本文表达的重点。但是,这样的概括似乎无法体现特定的表达环境、表达目的,原有的作品个性被抽象化。该文的独特性在哪?余秋雨先生曾说:“我把我已经想明白的问题交给课堂,因为我是个教授;我把我可能想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学术,因为我还写许多学术著作;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信客》还深藏着些什么呢?
细读文本,我们会读到这样的句子:“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乡村”、“城市”不断出现。文中的信客讲的不只是个人,这是一个特别的职业,富含人格的力量。秋雨先生莫不是要思考基于乡村城市背景之上的诚信的意义?
农村是落后陈旧的,但它是中国人千年的根;城市是年轻新奇的,它给农村带来的是强烈的冲击。一边是灯红酒绿的城市,一边是淳朴闭塞的乡村,信客行走在变与不变之间,见证着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不变的是信客脚下的路,和心中的故土乡情。“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信客完全可以选择不做信客。然而“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一代又一代的信客,处处为乡邻着想,忍辱负重,担起了这副担子,可是到最后,坚守诚信的人却不能说真话!变迁的时代里,两个信客都没有坚持到最后。丧失诚信极易,守住诚信奇苦,诚信的价值只有在失去后才能懂得。没有人能够“撑持”得了这个“信”字,没有人能挡得住变迁!变迁冲击着传统,信义遭受质疑。人们能守得住千年的根吗?需要守护的还算是根吗?同乡设置邮政代办处是救赎还是诚信的回归?
基于以上理解,是否可为文首的问题设计一些辅问题:①一开始并不愿意当信客的年轻信客,被老信客打动而接了班。他有没有坚守一生呢?他为何没能坚守一生?试从文中寻找依据。(感受信客之难)②年轻信客虽然没有坚守一生,但仍然坚持了几十年,几十年他都做了些什么?圈画出体现信客生活、工作的句子细细品味。(指向文本,了解信客的生活工作)他苦苦坚守的是什么?(理解乡情乡意、诚信)③两个信客都没有坚守一生,你从他们的放弃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物质变化对传统美德的冲击)
孙绍振老师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厌恶……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们常常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理解兴趣,以为提高兴趣就必须开展竞赛活动。诚然,通过竞赛活动的确能激发学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却很容易陷入“空热闹”的尴尬局面。其实,我们更应该从教学内容上来理解这种兴趣。有学者指出:“有趣味的活动一般是指学生已经有所体验,但仍感到有疑难的活动,或者是使学生感到意外,引起他们好奇心的活动。根据趣味安排的教学顺序是先从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开始。”重视学生体验,关注学生兴趣,课堂会更具实效。
课堂上,小男生的那一声“邮递员”引起了笔者关注。这不正是孙老所提到的情况吗?教学完全可以以这个突发事件为契机,进而追问:信客与你见到的邮递员一样吗?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读出来的。然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寻找关键词句,侧重理解信客负责的事情和体现的品质,再集中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老信客主动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给年轻信客,年轻信客受老信客之托当上信客,这个职业颇具民间手艺传承的“师徒”味道。②信客“传死讯”时,要“帮着安慰张罗”,要两地奔忙,要饱受“诘问”“当作死神冤鬼”,要“直到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作者用“危难”一词概括其职业风险,词句中信客的无错揽错,忍辱负重尽显无疑。③信客还要负责代读代写书信,而且因为“要写信总是有了不祥的事”,就必须“琢磨”“调理”语句,再“郑重地装进信封”,信客周全处事,一心为乡亲着想。④信客遭受了不白之冤,但仍然“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如果换作是我们一般人,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⑤信客舟车劳顿,基本靠步行,生活贫困。信客不做信客后“他的生活在乡村属于中等”。比较完两者的区别后,再来讨论信客的坚持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这样学生方可对余氏笔下的信客有更深入的理解。
另外,反观前例,“特点”一词比较抽象,难以言说,指向性不明确,放在一堂课的开头,学生无从下手,一上来就给了学生一闷棍,尤其影响了后面课堂教学的进程。因此,散文教学尤应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要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及时进行调整,积极地在散文个性与学生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这样才能使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效性趋于最大化。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余姚三七市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