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刚 管建涛 陈晨
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过几道坎
文 姜刚 管建涛 陈晨
是继续外出务工,还是返乡创业就业?随着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创业环境改善,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之下,农民工日渐成为返乡创业的生力军。
落实扶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软环境”仍待优化。
在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民电商协会,四五名员工正通过网络联系有购买意向的商家。会长商英杰今年36岁,出生在农村,中专毕业后回家种了一年地,然后便开始了打工生涯。
当过屯长,干过农村经纪人,2014年商英杰成立了英杰源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面积从200多亩发展到1000多亩。随后他注册了“粮王爷”商标,2015年4月成立了公司,“粮王爷”牌农产品正式开售。6月,公司开始利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目前已有两家淘宝店,线上收入超过40万元,占营销收入的四成。
如今,商英杰拥有4000亩种植基地,“粮王爷”旗下有十余种产品,已带动30余户农民走上致富路。“作为农民创业者,我的创业还只是在路上。”商英杰说,他正筹划着开拓市场,今年准备再开两家网店,争取线上收入翻番,让“粮王爷”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
当前,各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总量呈现上升趋势,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资金缺乏和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同时一线工人短缺、技术支撑不够等难题也亟待解决。
在甘南县,像商英杰一样返乡创业的农民还有不少。“虽然总量不大,但还是呈上升趋势。”甘南县劳转办主任朱晶桓介绍,目前甘南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人数超过400人,主要是农民。
相较于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多依托当地资源,生产经营模式相对传统,不少是家族式小作坊和企业,其中从事种植养殖的比例较大。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层台镇斯栗村,村民胡启波联合村里18位村民于2014年创办了斯栗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生猪养殖。目前,合作社建起占地6000平米的圈舍,配备包括生猪配种、产崽、育肥等多个功能分区及多台养殖产业设备,存栏已达8000头。
“对农民工创业来说,市场好很重要。今年持续上涨的猪价让我更有信心把猪养多、养好。”50岁的胡启波表示,合作社与屠宰场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打造出“斯栗猪”生猪品牌,吸引了不少养殖场和屠宰场前来订货。目前已吸纳十七八位返乡农民工就业。
作为斯栗村最早出门打拼的一代人,回乡创业一直是胡启波的梦想。“我们这代人读书少,创业就要盯紧熟悉的项目。养猪在农村最常见,也最熟悉。”他说,大量的扶贫政策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措施为他们提供了支持。
办厂也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选择。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为了带动移民搬迁群众脱贫,当地创办了很多社区工厂。政府更是每年由县级领导带队,分批次赴北上广深等地开展招商活动,鼓励引导平利籍在外创业人员返乡办厂。
34岁的奚精华之前一直在福建的服装厂打工,现在他回到平利县,带着福建的技术、生产管理理念和订单创业。目前已经在5个镇7个移民小区开设了专门生产手套的社区工厂,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双。
“2011年至今,全县共召回平利籍在外创业成功者45名,其中28人创办了社区工厂。”平利县人社局局长杨飞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县865名返乡农民工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现了创业,占创业农民工总数的78%。累计返乡成功创业的农民工2100余人,年营业收入达5亿元,带动县内1万余人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加快,逐渐培育出新的增长点,出现农民工“回流”。“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就业,既满足了地方企业的用工需求,也是地方经济活力的一种表现。”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江永红教授认为。
安徽出现了明显农民工“回流”迹象。自2015年起,安徽积极落实农民工创业就业政策,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农民工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比例进一步提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较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他们带回了见识和技术,对地方经济、相关产业熟门熟路,也容易和当地群众沟通交流。”陕西省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认为。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兴隆村,9个组均有诸如面条厂、砂石厂、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不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返乡了,留守现象得到改善。据了解,单在一张姓创业者所办公司的辐射带动作用下,村内留守儿童数量就由126人减少到60人,空巢老人数量由21人减少到11人。
然而,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资金匮乏和融资难是创业者普遍面临的困扰。在毕节市,创业者王平(化名)正在为公司发展缺资金犯难。“为了贷款,家里和公司能抵押的都抵押了,但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公司至少还缺50万元的周转资金,不知该怎么办。”王平说,由于没有可抵押的东西,找银行贷款更困难。
从2013年的小微企业到如今注册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贷款难是王平最深刻的感受。“刚起步的小企业没多少资产抵押,银行贷款的授信额度低,手续也繁琐。”他说,创业三年,遇到资金困难时大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钱解决。即便能从银行贷到款,资金量也小,而且限制较多。
“我最头疼工厂一线专业工人短缺。”陕西安康的创业者杨业强(化名)说,虽然社区工厂建厂初始想解决移民搬迁社区居民和返乡农民工就近工作,但对于他这样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工厂而言,工人流动性太强,培训成本始终维持在高位,甚至因经常无法按时交货而损失订单。
“现在工厂有300多人,但4月进入采茶季后,很多工人为照顾家里种的茶叶就不来上班了,人员流失明显。可工厂的货还要交。”杨业强说,新员工手把手从零开始培训,很多人刚能上手又出于各种原因走了,厂子始终难以满负荷运转。“工厂一年生产量为500万双手套,可订单最高有2500万双,我不敢接,接了也完不成。”
一些创业主体还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指导。“目前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品种,就是看周边农民种啥好,就直接选啥品种了。我们希望能得到农业科研院所专家的指导,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同时也帮我们提高一下种植技术。”商英杰表示。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在农村形成产业带动,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带动地方脱贫致富。但从当前状况看,创业者还面临不少“看起来好,申请却难”的尴尬,政府还需在创业“软环境”营造上下更大力气。
一位创业者反映,几年前企业刚起步时,他了解到政府有个扶持政策规定:小微企业注册资金达10万元的,可享受5万元的政府补助。但直到2015年他才拿到这笔钱。
“为了拿到补助,前后跑了很多次部门,各种花销近3万元,但是在最需要资金时却没领到钱。”这位创业者表示,返乡创业就是看好这些优惠政策,但是实际申请并不容易,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有所欠缺。
与上述创业者有同感的创业人士不在少数。他们表示,希望政府出台更多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措施,譬如落实减税和降费政策等。同时,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监督,确保相关帮扶政策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让创业激励真正落实到位。
就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问题,多位基层工作人员和创业者建议,应开辟专门信贷业务,设立创业发展基金,多措并举破除创业“拦路虎”。
“希望政府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更多贷款支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辟专门的贷款业务,以满足农村创业的多元资金需求。可联合工商联和县财政等部门,设立农民创业发展基金,作为农民创业的初创资金,或短期周转使用。”王平等人表示。
针对部分政府扶持创业项目并不被创业者看好的情况,专家和基层工作人员建议,相关部门应对项目进行合理性筛选,依托当地资源选取真正具备发展优势和前景的项目,并选择真正有头脑、懂技术的农民工返乡参与项目开发和建设。同时从信息共享、金融支持、产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返乡创业者发展更轻松、创业成功率更高。
此外,多位创业者表示,希望政府多组织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和思想培训,让这部分人从思想上真正由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并更多宣传农民身边的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创业就业中来。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